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文/慧心重力佳
編輯/慧心重力佳
近年來,一種新的「逃離」方式悄然興起,那就是逃往資源枯竭型城市。
這些城市,曾經是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如今卻因資源枯竭而陷入衰退,房價也隨之跌落谷底。
對於那些在大城市苦苦掙紮的年輕人來說,這些低房價的城市,仿佛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他們一絲喘息的機會。
鶴崗,這個位於黑龍江省的小城,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2017年,海員李海用5萬元在鶴崗買了一套房,訊息一出,瞬間引爆網絡。
對於很多在大城市奮鬥卻連首付都付不起的年輕人來說,5萬元買套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一時間,「鶴崗」成為了低房價的代名詞,吸引了無數人的關註。
網絡上關於鶴崗的報道鋪天蓋地,有人將它描繪成「低欲望」的烏托邦,認為在這裏可以擺脫大城市的壓力,過上輕松自在的生活。
更有甚者,將鶴崗視為「投資窪地」,認為這裏的房價遲早會漲回來,現在抄底正是好時機。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那些「逃離」到大城市的人,真的找到了他們想要的生活嗎?
資源枯竭的傷疤
個舊,這座位於雲南省的小城,曾經有著「錫都」的美譽。
這裏錫礦資源豐富,開采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已經開始。 新中國成立後,個舊的錫礦產業更是得到了大力發展,雲錫公司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案之一,個舊也因此成為了雲南省的工業重鎮,經濟一度十分繁榮。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長時間的大量開采,個舊的錫礦資源逐漸枯竭,產量開始下降,到了20世紀90年代,個舊的錫礦產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2003年,紅河州政府駐地由個舊遷至蒙自,更是給了這座城市沈重一擊。 大批企業和人口外遷,個舊的經濟發展雪上加霜,最終被國家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
鶴崗的情況也同樣不容樂觀。 這座位於黑龍江省的城市,曾經是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擁有「煤城」的美譽。
然而,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和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鶴崗的經濟發展也陷入了困境。
2011年,鶴崗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成為了全國首個財政重整的地級市。
近年來,雖然當地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動產業轉型,但收效甚微。
人口流失、經濟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這些問題始終困擾著這座曾經輝煌的「煤城」。
資源枯竭,就像一道深深的傷疤,刻在了這些城市的骨骼裏,難以磨滅。
曾經的繁華和榮耀,如今早已化作歷史的塵埃,留下的只有無盡的落寞和無奈。
低房價的誘惑
2020年,來自江西的外賣小哥「蓮花哥」在個舊花7萬元買了一套房,並把自己的經歷發到了網上。 一時間,個舊的低房價再次引發關註,被網友們稱為「南方鶴崗」。
同樣是資源枯竭型城市,相比於冬天寒冷的鶴崗,四季如春的個舊似乎更具吸重力。
3000-5000元/平米的房價,對於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
然而,低房價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問題。
2021年,在北京送了四年外賣的吳斌,決定前往個舊買房。
他厭倦了大城市的喧囂和壓力,想要尋找一個節奏慢、生活壓力小的地方安家落戶。
最終,他花了30多萬,在個舊市區買了一套電梯房。
「這裏的環境確實不錯,空氣清新,生活節奏慢,而且物價也比北京低很多。」
吳斌說,「但是,這裏的工作機會太少了,我來了大半年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和吳斌一樣,很多被低房價吸引來到個舊的人,最終都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失望地離開了。
資源枯竭型城市,往往產業結構單一,缺乏支柱產業,難以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
個舊雖然也在積極推動產業轉型,但新興產業發展緩慢,無法滿足大量勞動力的就業需求。
對於那些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從事基礎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來到這裏,無異於「自斷後路」。
「我本來以為,來這裏買房之後,就能過上輕松自在的生活。」 一位來自廣東的年輕人說,「但是我錯了,這裏的生活成本確實很低,但我卻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來源,我拿什麽來生活?」
這位年輕人最終選擇離開了個舊,回到了他熟悉的城市,盡管那裏房價高昂,但他至少能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
資源枯竭型城市,雖然房價低,但生活成本低並不意味著生活質素高。
缺乏工作機會、發展空間有限、配套設施不足,這些問題都是年輕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困境。
年輕人的掙紮與迷茫
有人說,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其實是在「逃避現實」。
這句話雖然有些偏激,但卻也道出了部份年輕人的無奈。
在大城市,他們面臨著高房價、高消費、高競爭的壓力,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感覺身心俱疲,卻看不到希望。
而那些資源枯竭型城市,雖然經濟落後,發展緩慢,但卻有著大城市所沒有的寧靜和安逸。
低廉的房價,更是給了他們一個「喘息」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暫時逃離大城市的「圍城」,尋找片刻的寧靜。
然而,這種「寧靜」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2022年,25歲的女孩小麗在鶴崗花1.5萬元買了一套房,並花費5萬元裝修,過上了「躺平」的生活。
她每個月花1000元請保姆,自己則專心在家寫作、畫畫,過著閑雲野鶴般的生活。
小麗的故事,一度被網友們視為「成功逃離」的典範。
然而,這種「躺平」式的生活,真的適合所有人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首先,並不是所有年輕人都能接受「躺平」式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他們渴望的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而不是「混吃等死」。
其次,「躺平」式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
小麗之所以能夠「躺平」,是因為她本身就有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而且沒有房貸壓力。
但對於大多數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並沒有這樣的「資本」。
更重要的是,「躺平」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不是靠「躺平」就能解決的。
缺乏工作機會、發展空間有限、配套設施不足,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並不會因為你「躺平」就消失不見。
事實上,很多選擇「逃離」到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年輕人,最終都選擇了「回歸」。
他們或是因為找不到工作,無法生存下去,或是因為無法忍受小城市的落後和封閉,或是因為看不到希望,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焦慮。
「我以為,來到這裏,就能過上與世無爭的生活。」一位曾經在鶴崗生活過一段時間的年輕人說,「但是,我發現我錯了。 這裏的生活,比我想象中還要枯燥乏味,而且,我在這裏看不到未來。」
這位年輕人最終選擇離開了鶴崗,回到了他熟悉的城市。
他說,他寧願在大城市裏辛苦打拼,也不願在小城市裏「混吃等死」。
「逃離」和「回歸」,其實都是年輕人面對現實困境的一種掙紮。
他們渴望找到一個能夠讓自己安心生活的地方,但現實卻往往事與願違。
結語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是時代發展留下的傷疤,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對於那些選擇「逃離」到這些城市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或許能夠在這裏找到片刻的寧靜,但想要真正「安家樂牌業」,卻並非易事。
文章資訊來源:
紅星新聞:資源型城市的困與救②|世界錫都個舊(上篇):曾經的「雲南小香港」,有人賣掉鶴崗房子定居於此
正觀新聞:雲南個舊接棒鶴崗:9萬元買房,四季如春
北晚線上:幾萬塊就能買套房,黑龍江鶴崗樓房成「白菜價」?其實真相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