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中證A100:被遺忘的小透明要翻身了?(10.21)

2024-10-22財經

在A股的寬基市場,投資者對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老指數耳熟能詳,即便新近釋出的中證A50、中證A500,我們也能略知一二。

可有一個指數,早年間地位類似上證50、滬深300,卻默默無聞多年。近些年,從某種意義來說,締造了中證指數公司的A系列特色寬基,但卻沒有給予應有的「名分」,當了多年的小透明。

這個便是 中證100指數 :原規模指數的核心成員,A系列指數第一個吃螃蟹者,被市場遺忘在角落的小透

因長期被當作小透明,中證指數公司一看不行啊,於2022年5月釋出中證100編制規則修正方案,對其進行了顛覆性的修改,借鑒MSCI、富時A系列經驗,初次實踐了「市值規模+行業均配」的思路,這也是A系列指數的前身。

但由於中證100實在太透明,即便修正規則也沒掀起啥風浪,大部份投資者的仍把這個指數歸類為純規模指數,依舊被冷藏在歷史的塵埃裏。

隨著中證A50、中證A500的快速崛起,中證指數公司想起了中證100的功勞,於今年10月11日釋出公告,宣布將於2024年10月28日將中證100指數正式改名為「中證A100」指數,給予其A系列身份。

01

中證100:被遺忘的小透明

中證100指數釋出於2006年5月,至今已18年有余。早年間,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是一個純粹的規模指數,其特性類似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等指數。

顧名思義,中證100原來的編制規則為納入「滬深市值規模排名前100」的個股,屬於標準的跨市場大盤規模指數,補充上證50 市場的短板,希望與滬深300、中證500形成互補。

(圖1:中證指數公司主要規模指數一覽)

同圖1可見,在中證A系列之前,中證指數的寬基體系主要由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中證2000構建,形成規模互相排斥的A股跨市場寬基體系,實作對市場不同規模區間樣本的表征。

而中證100、中證200、中證700、中證800,更多的是為了補充和完善這個「三、五、十、二十」體系。

但對比其他輔助指數,中證100的地位顯然會更高一些,因為它針對的是上證50這個單滬市指數。隨著深市逐步崛起,需要一個指數能完整地反映整個A股大盤股的整體表現,中證100正因此而生。

但早年間滬市地位更高,說起大盤股大 條件反射的想到上證50指數。而那時指數基金也缺乏市場基礎,大家更多的是關註指數的點位與走勢,並沒有太多ETF投資者,即便有也基本被滬深300牢牢占據心智。

截至2024年10月20日,即便修正編制方案已過兩年,整個跟蹤中證100指數的產品總規模仍不足100億,而滬深300相關產品總規模已超1.1萬億。

一個成立於2006年核心寬基指數,整整陪跑了十八年,慘。

02

中證A100:小透明要翻身?

我們把時鐘撥回2022年5月18日,彼時中證指數釋出以下公告:

是不是很眼熟?

「中證全指樣本空間、ESG評價篩選、優選二級行業自由流通市值最大、各行業占比與樣本空間盡可能一致、增加10%權重限制、互聯互通」,這些特色編制策略,其實在兩年前就已經面世。

所以一個指數的發展壯大,除了編制策略,更看當時的市場環境和投資者需求。

現如今,隨著中證A50、中證A500指數在A股ETF熱潮中快速爆火,中證100也終於迎來了「正名」的機會:

本次調整名正言順,畢竟中證100確實是A系列的先行者,其編制方式也更接近「A系列」特色寬基指數。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證指數公司對於搭建A系列寬基指數,早已準備良久,緩緩圖之。

這次中證A100的正名,選擇了很好的時機,切到了中證A500的發行密集期,可謂用心良苦。基於這次正名,中證指數形成了中證A50、中證A100、中證A500組成的A系列指數布局。

與傳統規模寬基如滬深300、中證500等以市值區間做切割的方式相比,中證A系列之間的邊界並沒有那麽明確。

A系列寬基的成份股,互相呈現「巢狀狀」,即A500完全包含A100、A50成份股,A100基本包含A50成份股。基於編制規則和權重成分,它們之間的長期收益相差並不會太大。

但即便編制規則類似,但畢竟樣本數量有著較大的差異,不同的樣本數量會導致對各行業覆蓋有一定差異,且指數成份股的平均規模也有所差異。

簡單而言,中證A50面向的是各行各業的龍頭,中證A500是表征A股各行業的整體發展,新改名的中證A100則在兩者之間,取中庸之道。

A系列不會止步於此,61甚至希望中證指數公司能盡快考慮中證滬港深A500指數。若論中國版標普500,只有橫跨滬港深三市,把中國的優秀企業一網打盡,那才可堪一戰。

最後,不得不提一句:中證指數公司、Wind、Choice等公司,能否基於中證A100修正方案,將歷史點位、估值、收益、波動等相關數據修正一下?

看著新規則,用著老數據,這也太難受了。

03

61全市場估值儀表盤

04

「61」指數基金估值表(0305期)

===============

之前有朋友提到各指數搭配的問題,後續會基於新的情況,再次分享指陣列合的搭建。

若有其他需求,也可隨時留言,61會盡量安排。

===============

數據整理不易,還望多多點贊、轉發支持。

風險提示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請在做出投資決策前,仔細閱讀並理解相關基金的法律檔,如【基金合約】、【招募說明書】等。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審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