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投入回報比,特斯聯劍指公域AIoT第一股
近期,港股市場表現頗為亮眼,截至2024年10月10日,港股三大指數均達到了令人矚目漲幅,而科技股及潛在科技股亦成關註焦點。特別是一家剛剛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的AIoT公司—特斯聯,引起了市場的註意。據報道,成立至今,特斯聯已成功完成9輪融資,融資規模累計約50億人民幣;估值已超過200億人民幣,在手訂單20億人民幣。值得註意的是,特斯聯最近三年依然保持虧損,這也引發了一些對特斯聯發展前景的關註。
短期戰略性虧損,還是短期盈利
科技企業的終極選擇
到底是盈利能力不足導致虧損,還是戰略性虧損?這是擺在特斯聯面前的一個核心問題。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特斯聯營收分別為12.07億元、7.38億元、10.06億元,2024年上半年為3.57億元。可以看出,特斯聯在整個疫情期及經濟大環境偏弱的背景下,營收規模上呈現出一定的波動。但隨著疫情結束,特斯聯營收開始反彈,2023年營收較2022年提升36.3%。行業知情人士分析,受季節性影響因素,預計特斯聯2024年營收不一定弱於2023年。總體而言,特斯聯已經具備10億元級別的規模化創收能力。
虧損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特斯聯分別虧損28.28億元、23.87億元、8.03億元、11.28億元。對此,特斯聯在招股書中做出解釋稱,主要是由於附有優先權股份的公允價值虧損、股份支付開支、研發開支等。
其中,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特斯聯優先權股份的公允價值虧損金額分別為20.44億元、13.03億元、1.14億元、2.92億元。同時,由於特斯聯於2018年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相應股份開支也出現較大波動。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確認的股份支付開支分別為1.13億元、9227.10萬元、7339.20萬元、4.68億元。
可見,優先權股份公允價值變動占據了特斯聯利潤虧損的大頭。但這裏的「公允價值變動」,本質是其優先權股份在賬面上的價值體現。而股份開支,與特斯聯實際業務營業無關。這些並非來自於企業經營層面的影響利潤的收益,在財務專業上有個專屬名稱「非經常性損益」。如果要體現一個企業的實際盈利能力,就得拿利潤總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從而得出扣除非經營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
和通常意義實際的虧損不同,非經營性損益越大,說明公司的發展越好,價值的提升越大。美團、小米、美圖等新經濟企業上市前都存在大量優先股融資,上市前的財務報告中計入了因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化導致的巨額賬面虧損。
而在一級市場,以優先股方式融資非常普遍,尤其對於上市前的早期融資而言,由於投資初創企業風險較高,投資人通常會設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條件,透過優先股的方式進行投資。在財務處理上,優先股會被視為「債務」,影響了資產負債表;優先股對應的公允價值在公司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增值,因為股東沒有結束,這部份對股東而言是賬面「浮盈」的價值增長部份,在IPO之前就被計為公司對股東的負債,這個過程並沒有對企業產生實際的虧損,相反是公司價值成長的證明。
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特斯聯經調凈虧損分別為9.83億元、6.00億元、3.56億元,呈現出持續收窄的狀態。與其同期的收入規模相比,虧損對特斯聯發展並不會帶來根本性的影響。對於處在創業期的高科技公司而言,適度虧損往往是企業保持高速成長的戰略性選擇,也就是「戰略性虧損」。
戰略性虧損基本是科技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由之路。對於一家初創的高科技公司,一方面,虧損是必然的,因為前期需要大量的技術研發、人才投入和基礎能力建設;另一方面,在現金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戰略性虧損也是保持市場競爭力的保證,這樣可以確保對客戶或顧客、使用者的價格吸重力和市場競爭力。如果在創業起始階段為了利潤采取保守戰略,企業則有可能錯失市場機遇、裹足不前,最終被行業淘汰。
業界人士分析認為,目前AI行業正處於規模化套用的早期階段,AI大模型及各垂類賽道的公司仍在加大研發,科技公司高成長性與虧損往往相伴相生,虧損並不會成為特斯聯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而且,特斯聯經調凈虧損已經在持續收窄,有望成為業界最快盈利的公司。
高投入回報比
特斯聯劍指公域AIoT第一股
同樣引發業界討論的還有特斯聯快速增長的估值。有聲音指出,特斯聯當前212億估值較天使輪暴增約300倍。事實上,高風險、高回報——在企業具有較高不確定性和風險的初始階段,基於其業務呈現出的增長潛力評估下註,並長期陪伴企業成長以期獲得高額回報,這是風險投資的基本邏輯。
估值的提升恰是印證企業潛力及投資機構早期判斷的最直接體現。明星創業公司,抑或是已完成公開發行的成熟企業、巨頭均曾經歷或正在經歷估值的快速膨脹階段。以OpenAI為例,日前,OpenAI宣布在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 66 億美元,該輪融資後 OpenAI 的估值達到 1570 億美元。OpenAI成立於2015年12月,最初定位於非盈利性的 AI 研究實驗室。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和如今公司的CEO 奧爾特曼(Sam Altman)為OpenAI最初的董事會成員,包括馬斯克、AWS、Sam Altman、Y Combinator等人,透過捐贈方式投入10億美元支持OpenAI。盡管公司並未披露彼時OpenAI估值的具體數碼,然而據業內推測,當前1570億美元的估值與8年前相比,已實作了數萬倍的增長。
與OpenAI類似,字節跳動、拼多多等國內的明星創業公司也曾締造估值快速膨脹的神話。據每經AI快訊報道,以字節跳動新近釋出股權回購價格計算,當前字節跳動估值約在3000億美元,相較其在2014年6月完成的C輪融資時的5億美元估值,字節跳動的估值在十年間實作了600倍膨脹。此外,在已上市企業中,多項積極因素刺激下,伴隨港股行情的提振,美團(03690.HK)市值亦迎來大幅攀升。當前,美團市值攀升超過1.1萬億港元,較其A輪融資時估值已實作超1400倍膨脹。
於早期入股的機構而言,早投入高回報無疑是一筆好生意。按照投中網此前估算,持有特斯聯11.93%股份的和諧系基金,按照發行前市值350億港元測算將有望實作超80倍回報,即便是以目前210億元人民幣的估值計算,其回報也已超過45倍。B1輪入股的商湯,按照發行前市值350億港元計算,則將實作約10倍收益。
於企業而言,對使用者負責、為股東創造價值無疑是通向基業長存的不二法門。伴隨港股行情穩健向好向好,特斯聯的市值表現值得長期關註。
豪華股東團隊、明星科學家加持
特斯聯迎高速增長期
自2015年成立至今,特斯聯共進行了9輪融資,吸引包括VC/PE,產業基金、金融機構或個人的投資,其股東包括中信系產業資本、科大訊飛、京東、金地集團、重科投、深圳福田、南昌望隆、徐州臻心、余姚陽明等,總融資規模達人民幣50億元。
作為成熟的市場化投資機構,光大控股是陪伴特斯聯長期成長的機構之一。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曾在證監會任職的光大控股集團管理決策委員會成員王歐於兩年前入職特斯聯,擔任特斯聯董事長兼非執行董事。近期中國證監會出台的新規規定證監離職人員入股禁止期最長延長至10年。關於王歐任特斯聯董事長是否違反新規規定亦引發部份討論。然而,這個擔心似乎一點必要也沒有,從港交所審閱其由保薦人、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共同簽署透過的招股書,再到港交所接受特斯聯上市交表這些動作來看,王鷗的過往情況並不會涉及外部擔憂的問題,反而其豐富的市場經驗會為公司的上市動作做有效助力。
【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國家提出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經濟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中國一部份成名已久的民營企業在各自領域發展賽道上所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企業自身註重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當前另一部份民營企業中的後起之秀,也是透過對相關產品的創新研發,成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民營企業不斷轉型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是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結果,也是經濟轉型升級的導向使然。一個必然的趨勢是我們會見證更多中國民營企業的崛起,助力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在更高水平競爭,這個結果的促成是需要更多對中國民營經濟充滿自豪感的擡轎人,而並非中途掣肘看笑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