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寧海 縱橫融入長三角 千億起點再攀高

2024-06-06財經

(寧海天明湖)

人意山光,自在寧海。

翻開地圖,寧波寧海位於象山港、三門灣之間,天台山、四明山山脈交匯之處,占據寧波南部重要位置。

初看寧海,生態優越,山、水、海、島、泉、礁一應俱全,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連著水、城靠著海,這是一座省5A級景區城。

細觀寧海,瞄準「文化+健康」「光伏+儲能」「模具+新能源汽配」等主賽道,加快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聚力推進「五大革新」,千億起點再攀新高,這是寧海的硬實力。

近年來,寧海借力長三角「東風」,搭上「一體化」快車,有序推進杭甬「雙城記」各項工作,加快建設甬台一體化合作先行區,硬件聯通、機制協同、合作交流多輪驅動,全面推動高質素發展。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六年。善弈者,重在下好先手棋。寧海緊扣「一體化」和「高質素」兩個關鍵詞,以更積極、更主動的姿態按下「加速鍵」,深化產業生態共建、科技創新協同、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長三角更高質素一體化發展增長極。

千億縣的破圈與融圈

2023年,寧波寧海憑借1001.2億元,首次入列「千億縣」隊伍。

作為東部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的一個縣域城市,寧海經濟發展起步相對較早,但也遭遇過發展不平衡等「成長的煩惱」。此次破圈依賴於多張「王牌」同時出擊,「文化+健康」「光伏+儲能」「模具+新能源汽配」三大主賽道,無一不激蕩著經濟發展的澎湃動能。

破圈,亦是融圈。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更大突破,需要在加速新質生產力效能釋放方面走在前面、作出表率。放眼寧海大地,因地制宜的產業基礎、成群成勢的產業集群,形成了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競跑之勢。

寧波南部濱海新區地處三門灣北岸,是寧波輻射台州的「橋頭堡」,也是連線環杭州灣產業帶和溫台沿海產業帶的重要節點。

在這裏,旗濱集團兩條1200萬噸/日光伏高透基材生產線專案正加緊施工,第一條已經點火。專案全面建成投產後,每年能為寧海光伏產業提供35億元產值的補鏈產品。

在東方日升南濱基地,由捷造科技制造的1GW高效異質結電池產線全線貫通,並完成首批電池出片,這也是浙江省「GW級高效光伏電池生產裝備」的首台套。

震裕科技將與全球新能源龍頭寧德時代深度合作,該公司新能源動力鋰電結構件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二,明年預計完成產值30億元。

短短3年間,寧海光儲產業已豪擲300億元,上遊光伏裝備研發生產,中遊電池片、光伏玻璃、儲能系統整合,下遊「電站建設+儲能+運維服務」等儲能套用市場聚合,寧海全鏈式打造的「光伏+儲能」產業鏈正形成上下「一盤棋」的新局面。2023年寧海光儲產業實作規上工業總產值294億元,同比增長78%。

從「不起眼」的小縣城到「新破圈」的「千億縣」,寧海的「蛻變」令人驚嘆。

創新,是長三角城市的底色,亦是寧海發展的關鍵變量。

2023年,寧海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科創成績單,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速全年領跑寧波,規上工業企業中開展R&D活動企業比重居寧波第一,每千家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數比重居寧波第一,每千家企業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居全省第一……諸多「第一」見證了寧海的創新實力。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持下,寧海正處於吸引人才的好時機。今年初,借助「新春第一會」,面向各界人才廣發「求賢若渴」的「英雄帖」——寧海熱切期盼四方英才紛至沓來、爭做科創藍海的「弄潮兒」、科技高峰的「攀登者」。

如捷造科技一邊「借腦引智」,一邊將研發團隊人數從20余人增加至2023年底的78人,占員工總人數的比重達33.2%。

隨著長三角協同創新逐步走向深入,寧海深化共建寧海縣浙工大科學技術研究院,高質素舉辦中國新能源汽配產業座談會、光伏儲能產業發展研討會;共唱杭甬「雙城記」,舉行在杭鄉賢大會,凝聚在杭寧海鄉賢力量。用好這些資源,對寧海匯聚高端智力、推動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寧海灣)

鄉村美的共繪與共享

在鄉村振興這個大棋局中,寧海以「藝術鄉建」串聯起鄉村生機勃勃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近年來,寧海利用地緣優勢,引進長三角高校資源,充分發揮本土文藝人才作用。「藝術振興鄉村」模式從大佳何鎮葛家村起源,培育農民鄉建藝術家300余名,建設藝術賦能村40余個,目前正在抓緊推動建設6條鄉村藝術谷。

隨著「藝術鄉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寧海持續對接高校藝術家團隊開展暑期融合實踐行動,開啟寧海校地協同合作,引導高校師生不斷走進鄉村振興「實驗室」。

「把論文寫在大地,把設計做在鄉村」——村民投擲選題,大學生設計師接招;畢業設計走出校園,「真題真做」落地鄉村。2024全國聯合畢業設計寧海行動,圍繞藝術鄉建、城鎮更新、文旅開發、產業升級等4個方面,在地選題、開題、答題,最終形成了30多個選題,共吸引全國百所高校500多名師生參與其中。

2022年,寧海首創高校畢業設計聯合行動,組織號召全國各大藝術類院校透過校地協同、產教融合等方式,打造全國首個高校畢業設計之城。經過兩年的探索,全國聯合畢業設計寧海行動從長三角高校輻射至全國高校,把更多的青年力量凝聚到寧海,將城鄉發展與高校深度連結的人才模式、寧海樣本推及全國各地。

在長三角地區,地緣相鄰、河湖相連、人文相親,鄉村振興的核心課題還在於如何畫好綠色生態的「同心圓」。當前,寧海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變「獨奏」為「交響」,與鄰裏縣市共譜生態「協奏曲」。

清溪流域跨越寧海縣、台州市天台縣和三門縣三地,一條河分三地管。為解決跨區河道管護問題,提高畫質溪治理保護水平,寧海與三門、天台建立了跨界河湖(清溪)聯防聯控制度,打破以往「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區域壁壘,疏通河流治理「最後一公裏」。

沿線村級基層攜手共富,寧海桑洲、天台泳溪、三門沙柳等55個村,組建「清溪裏」共富聯盟,共享精品村建設、民宿和茶葉產業等發展經驗,聯合推出的「尋遊卡」「工會遊」等旅遊套餐專案,深化三地合作共贏。

作為浙江省六大灣區之一,三門灣素有「金銀灘」的美稱,寧海、象山、三門三縣在此濱海相鄰、依灣而居。近年來,三地高度重視海洋生態保護,合力把三門灣區域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生態友好型、濱海風情型、產城融合型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海灣。

在新時代的山鄉巨變中,寧海以藝術帶動美麗鄉村「出圈」,用綠色描繪和諧畫卷,共創美好生活,奔向共同富裕。

(2023年寧海越野挑戰賽)

文旅圈的示範與先行

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既要有主動擁抱的胸襟,也需要人無我有的資本。

今年5月19日是【徐霞客遊記】開篇411周年紀念日,也是第14個「中國旅遊日」。這一天,「天下旅遊」再一次從寧海出發。

寧海是【徐霞客遊記】開篇之地,兼具山海之美、歷史之韻。徐霞客用「人意山光、俱有喜態」,寫盡寧海的神韻。

近年來,該縣全力利用「徐霞客遊線標誌地」這張「金名片」,深入挖掘和整理徐霞客留下的文化遺產,自2002年起至今已舉辦22屆「徐霞客開遊節」,逐步成為融合旅遊、文化、民俗、美食、體育等於一體的全民大聯歡。

在寧海,有一條路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那就是徐霞客古道。2012年,依托徐霞客古道,寧海將西部山區步道延長到400多公裏。

如今,這條古道變身全國首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為寧海體育與旅遊註入了蓬勃的發展動力。寧海越野挑戰賽3次入選超級越野跑世界巡回賽——UTMB世界系列賽,還有環中國單車業余賽、中國戶外運動節等戶外運動賽事,吸引了數以萬計的跑者踏遍寧海山水,不斷跑「熱」這座城市。

同時,這條步道也將沿線景區景點、自然景觀、農業基地等各種資源「串珠成鏈」,形成精品遊線20條,盤活了沿線各鄉鎮的特色經濟。穿越桑洲茶園的步道讓高山茶香飄萬裏;雁山鳧水間的登山步道、騎行綠道讓梅林街道鄉村旅遊異軍突起;橋頭胡街道雙林村因為「龍潭環線」成為戶外團建熱點,全村民宿生意紅火……據統計,這裏平均每年吸引長三角地區遊客約800萬人次,寧海也因此獲評「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系寧波唯一。

(長三角滑翔傘定點降落邀請賽在寧海胡陳鄉舉行)

山海相擁、城景相依,5A級景區城寧海是詩畫浙江大花園裏的一顆明珠。全省只有6個5A級景區城,寧海何以得到這份榮譽?寧海以旅遊業「微改造、精提升」、文旅融合、文旅富縣等為抓手,開展「全域大景區」建立,打造形成各美其美、錯位發展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深入推進,寧海的目光伴隨山海奔騰,自東海之濱望向全國。

用「詩與遠方」扛起「流量擔當」的寧海將持續深化文旅融合發展,加速推進全域化空間布局工程、全景化城鄉共建工程、全鏈化產業融合工程等「全域旅遊再出發」八大工程,舉全縣之力打造全國全域旅遊高質素發展的示範地、文化和旅遊創新融合發展的先行地。

(本版圖片由寧海縣委宣傳部提供)

來源:浙江日報(仇 歡 蔣 攀 陳則銘 陳亞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