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多家研究機構預測:今年中國電力供需呈緊平衡態勢

2024-06-06財經

■本報記者 蘇南【 中國能源報 】( 2024年05月27日 第 07 版)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顯示,今年,截至5月20日,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全國平均氣溫5.3°C,較常年同期偏高0.9°C,為歷史第三高。其中,東北地區大部、華北大部、西北北部、西南地區東南部、華南西部和南部及內蒙古中西部等地偏高1—2°C。

鑒於氣溫的普遍升高,中電聯、國網能源研究院等多家研究機構預測,今年迎峰度夏期間,中國的電力供需狀況整體呈現緊平衡的態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氣候變遷背景下,能源電力供應和需求都面臨關鍵影響因素變化大、不確定性增多等挑戰,電力供需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

■極端氣候挑戰電力安全執行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副主任劉蕓蕓表示,2024年迎峰度夏期間,除內蒙古東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而華南、西南、西北、新疆等地氣溫異常偏高。「我們預測,6月北方氣溫明顯偏高,華北有階段性高溫,7月和8月華南、江南南部氣溫明顯偏高,高溫日數多。」

在業內人士看來,氣候變遷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呈多發、強發態勢,對電力保供產生不利影響。氣象與能源、電力、供應鏈和產業鏈緊密關聯,比如說降雨、光照、風力等這些天氣狀況直接決定了風光水發電出力,台風、大風、強對流、冰雪、雨雪冰凍等災害性天氣,影響著能源電力輸送和發電器材安全。

「氣溫是能源需求變化的重要因素,當前,氣象對電力的影響呈現了電力全環節、時間全尺度、地域全覆蓋的特征,尤其在‘雙碳’目標下,隨著新型電力系統中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占比進一步提高,能源電力系統與氣候系統深度融合,形成了復雜的巨系統。」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未來電力需求還會進一步增長,今年年底新能源裝機占比有望超過40%,在能源電力氣候系統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與天氣、氣候關系將變得更為復雜交織。

■電力供需平衡難度加大

頻發的極端氣候事件作為風險的倍增器,會進一步加劇電力系統穩定安全執行面臨的挑戰。如今,中國電力供需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

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歐陽昌裕分析,從用電側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降溫、采暖負荷「尖峰化」特征明顯,例如,近年來夏季國網經營區空調負荷峰值占總負荷比重已經超過三成,局部地區某些時間段甚至超過五成,成為影響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從發電側看,新能源作為新增發電裝機主體,日內出力波動大,極熱無風、極寒無光、晚峰無光可能導致新能源出力嚴重受阻,影響發電能力。這對電力系統的氣候彈性、安全韌性、調節柔性提出更高要求。

尤其是今年風光等新能源裝機繼續迅猛發展,給電網執行排程帶來極大挑戰。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2030年新能源發電規模將遠超規劃,但出力「靠天吃飯」,關鍵時刻頂峰能力不強,加大了電力電量平衡難度。以去年8月的夏季高峰為例,光伏白天最大出力達到2.3億千瓦,但平衡緊張的晚峰日落無光、出力基本為零。風電最大出力可接近1億千瓦,但最低降至1800萬千瓦,僅為風電裝機的5.5%。

特別值得註意的是,西北、西南等傳統電力外送區域,部份時段也出現了供電緊張、外送能力不足的問題。去年,西北電網跨區「網對網」外送電量61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0%,四川富余水電外送規模同比降低29%。

■電力供需「前高後穩」

「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東部季風區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多。我們預測2024年全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華東、華北和南方電網區域是主要拉動區域。」國網能源研究院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專家汲國強預測。

汲國強表示,綜合考慮經濟、氣溫、閏年等各方面因素,預計2024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規模達到9.8萬億千瓦時左右。預計二、三、四季度用電量增速穩步回落,季度增速整體呈「前高後穩」態勢。

「預計2024年全國新投產發電裝機容量比上年增長9.4%,其中新能源新投產裝機占全部新投產裝機的比重將達到80%左右。2024年迎峰度夏、度冬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平衡偏緊,局地高峰時段電力供需緊張。」汲國強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電力需求較快增長、新能源裝機比重持續提高以及極端天氣的多發頻發,給電力系統供需平衡帶來了多方面的挑戰。

談及如何應對電力供需平衡偏緊難題,汲國強認為,首先要加強一次能源供應保障,合理統籌電源規劃與建設,加強機組運維管理,提升電力供應能力。其次,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送受端電網結構,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再次,加強中長期交易組織和管理,充分發揮跨省跨區電力互濟的作用。最後,加強負荷管理,持續最佳化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透過價格等市場訊號,進一步挖掘需求響應潛力。

業內人士認為,為能源生產、供給、消費和安全提供全鏈條、高質素的氣象服務,也是有效應對電力供需偏緊的關鍵因素。巢清塵表示,未來國家氣候中心除了加強氣候資源評估,支撐風能、太陽能規劃選址外,還將加強清潔能源發電精細化和能源保供氣象服務,助力電力系統穩定執行。

中國能源報聯系電話:010-65369450,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