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建中央廚房到源頭工廠,西貝蓧面產品的供應鏈變革,或能為餐飲行業帶來啟發。
采訪 |【中國企業家】記者 譚麗平 李艷艷
文 |【中國企業家】記者 譚麗平
編輯 |米娜
頭圖來源 |視覺中國
一碗蓧面是如何透過供應鏈的變革,從地方美食走向全國,成為一款熱賣大單品的?
從內蒙古呼和浩特東站下車,沿著蜿蜒的盤山國道驅車約一小時,就來到了素有「蓧面之鄉」之稱的武川縣。武川縣氣候寒涼、幹旱少雨,適合種植的農作物寥寥可數,但從這裏,卻走出了一個極小眾卻遍及全國的產業——蓧面,也就是燕麥面。
1月31日,這座小城被白雪包裹,除了供熱公司冒出的熱氣,景象更似一幀靜態的畫面。但在西貝餐飲建設的武川有機蓧面基地,機器作業的轟鳴聲會在生產周期內準時響起,通常情況下是每天運作8小時,也可能是12小時或16小時——會根據庫存、訂單量及門店銷量即時調整。
在這裏,西貝每年會從統一管理的農戶手中收購近萬噸的蓧麥原糧,經過篩選和精細加工,產出3000多噸的蓧麥面粉,之後再經由采購、中央廚房、物流、門店等多個環節,最終出現在西貝蓧面村近400家門店的餐桌上。武川的種植基地正是西貝蓧面產品供應鏈的最前端,也是支撐全國門店穩定運作的基礎力量。
「已經進入了‘擠幹最後一滴水’的效率輪動。」在2023年年底一場茶飲行業的大會上,有人這樣總結了咖啡茶飲行業。 在成本和效率的極致追求下,供應鏈的力量,被視為當下企業能熬、能「卷」的重要指標。
事實上,不只咖啡茶飲行業的下半場是在供應鏈能力上決勝負,在整個餐飲業,供應鏈同樣被認為是未來較確定的稀缺成長賽道。尤其是伴隨中國餐飲市場的連鎖率不斷提升,眾多品牌接連迎來「萬店時代」,以及不少企業尋求出海的發展節點。在此背景下,穩定的供應鏈或供應鏈效率便顯得尤為關鍵。
但餐飲供應鏈結構的復雜性,以及行業高度分散、充分競爭的特性,又決定了其整合難度較大,國內餐飲業的供應鏈還在不斷建設中。
東北證券顯示,中國餐飲的供應鏈發展經過幾個階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肯德基、麥當勞相繼進入中國市場,國內餐飲開始學習國外快餐經驗,探索以冷凍方式進行產品保存;21世紀初,初步探索中餐供應鏈的標準化,早期快餐連鎖品牌嘗試自建中央廚房,借鑒西式快餐標準化、研發中式快餐標準化,但尚未提出完善解決方案;2011年後,商圈餐飲推動連鎖化發展,餐飲供應鏈進一步升級,中央廚房滲透率快速攀升,一些企業也開始深入原產地,追求品質更高、更保鮮的產品。
自建供應鏈系統,把控從原材料至配送全流程的西貝,也是較早卷向供應鏈的餐飲企業之一。2014年,為跟隨城市購物中心的發展,西貝內部推出「三代店」並開始了大規模的復制,於是來自渠道端的變革倒逼了供應鏈變革,西貝開始逐步在全國建立起華北央廚、華東央廚、華南央廚、泰安央廚、呼和浩特兩大工廠、武川有機蓧面基地、正藍旗奶食基地,實作「生產基地+工廠+門店」的全產業鏈模式建設。
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曾說,「供應鏈側的創新和改革為西貝實作中餐現代化提供了支持。」也正因如此,如蓧面這樣極為小眾的地域性美食,才得以走向全國門店的餐桌,並成為超級大單品,在全國範圍內普及開來。
從自建中央廚房到源頭工廠,西貝蓧面產品的供應鏈變革,或許能在「供應鏈制勝」時代為餐飲行業帶來些許啟發。
讓小眾美食變得可復制
在武川,由於當地海拔高,氣候寒冷,且土地幹旱貧瘠,主要農作物為「一薯一羊兩麥」——馬鈴薯、羊、蓧麥和蕎麥。
一方水土造就了當地獨特的「非遺蓧面」美食,但「靠天吃飯」的種植條件,導致蓧麥收成極不穩定,如2022年由於在幾個關鍵節點上少雨,產量較上年縮減了90%。相較之下,馬鈴薯畝產可達1萬斤,1斤可以賣出1.8元;蓧麥畝產200斤,1斤賣2元——種蓧麥的收益遠低於馬鈴薯。很長一段時間,當地蓧麥都未形成規模化的產業,主要以農戶種植和小作坊加工為主。
早年間,門店數量較少的西貝,蓧麥是由當地的小廠供應,隨著西貝門店數量的增多,為保證供應,並確保每一批蓧面質素的穩定,如何保證量大質優成為發展的難題。
最初,賈國龍帶著家鄉的蓧面進京後,曾遇到這樣的麻煩:蓧面在內蒙古蒸出來好好的,到北京就粘成一坨。導致有老鄉發問:為何做不出家鄉的味道?事後他進行反復試驗,才發現,原來是氣壓問題:北京海拔低、氣壓高,蒸的時間要短一些。
這也反映了地域性美食推廣的一個難點:如何將長期靠經驗積累的手藝,轉化成原料配比、時間、濕度、溫度、氣壓等這些科學參數,從而在保證口感的同時,能夠實作大規模復制。
實作標準化和可復制是供應鏈穩定的前提, 而這個問題在極為小眾且口感易受影響的蓧面身上尤為突出。「蓧面越新鮮越好吃,市面上能買到的蓧面大多在生產後的6個月、9個月甚至12個月,那時產品的香味、口感已經弱化了。」西貝武川蓧面加工廠廠長李佳賓介紹,由於蓧麥油脂含量高的特性,註定了蓧面是一個保質期較短的產品。這意味著蓧面要想大規模投入使用,需要面對研發、周轉和物流的重重關卡。
為保障供應,同時把控產品質素,2017年6月,西貝投資6000多萬元建成了西貝武川蓧面加工廠。可對比的是,在發展較為成熟的小麥產業,6000萬元可以建成一個日產300~500噸的小麥加工廠,而西貝的蓧麥加工廠卻只能日產二十幾噸。主要原因在於器材占去了1/4,西貝花費1500萬元引進了最先進的瑞士布勒成套加工器材,並針對生產工藝流程進行不斷測試,最終總結出了一套標準的工序流程。
現在,在這套四層樓高的加工器材裏,經過初步篩選的蓧麥原糧,會經過篩選、震動、去石、精選、色選、潤麥、風炒、打磨等28道工序,每顆糧食在機器內會「走」超過1000米的路程,最終變成一袋袋的蓧面粉。
這些還不包括一道工序的重復流程。比如蓧面的去雜質過程非常關鍵,於是磁選這道工序需要經歷八九遍,篩粒要篩五六遍,以確保去除蓧麥中的金屬、沙石、泥土、灰塵、草籽、麥稭、麥芒以及顏色和顆粒不標準的麥粒等。
在更前端,田間地頭,西貝也早早籌建了蓧麥基地。根據經驗,產地和種子會影響蓧麥的質素,不同產地的麥子生產出的產品,脂肪含量、口感和顏色上會存在不同;過去供應商給西貝的蓧麥,時常會存在品種不統一的情況。要保證消費者每一次吃到的產品口感都是一樣的,便需從根源,也就是產地上解決問題。
早在2013年,西貝便和內蒙古農科院合作進行蓧麥種子的培育,並最終確定下來蓧麥的品種壩蓧一號;育種結束後,2016年,西貝籌備了武川有機蓧麥基地,再用3年時間培育土地,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並對空氣、土壤、水質等各個環節做檢測,最終拿到有機認證時,已是2019年。
目前,西貝對原產地的管理,是聯合下遊的企業,在武川當地統一發放種子,由農戶自行種植,中間進行統一管理、收割、收購,以確保最終蓧麥質素的穩定。
產地和工廠穩定之後,有2/3的蓧麥面粉會進入西貝的中央廚房;另1/3則直接進入門店, 用於生產「蓧面窩窩」等產品,直至最終端上消費者的餐桌。
渠道倒逼
西貝在供應鏈上的變革,始於2014年。
那一年,西貝做出了一個重要的門店變革,即推出「三代店」。西貝一代店,是在城市邊緣開大店,每家門店面積都為1000平方米以上,以宴請為核心的業務邏輯;2012年左右,城市購物中心快速崛起,並邀請西貝這樣的品牌進入,西貝二代店便是將一代店搬入了購物中心內。這是在早期,購物中心租金還不貴的前提下,尚可以實作,但隨著租金的不斷上漲,西貝迎來了三代店。
三代店是「小而美」的店型,面積為300~500平方米——這在過去或許只是西貝一代店的一個廚房,為了讓三代店顯得更為「大氣」,這類店鋪設定了明檔廚房。「明檔廚房不可能進行剝蔥蒜等粗加工處理,由此凈菜加工變成西貝產業鏈變革的最早雛形。」西貝餐飲集團副總裁吳生(化名)向【中國企業家】介紹,從此開始,西貝把一部份產品的加工環節挪出了門店。
渠道端的變革傳導而來的,是對集中化和高效率的需求,同時也拉動了供應端的變革。 西貝最快「行動」的是離門店最近的環節——首先建立了中央廚房,解決了產業高標準供給,讓門店加工更簡單。之後逐漸開始往上遊供應鏈延伸。
吳生觀察到, 2014~2018年,供應鏈是整個餐飲行業投融資的重點。 這是由於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餐飲行業供應鏈的變革,無法一蹴而就,因食材供應極為分散、整合難度大的行業特性,導致此前業內並不存在大的加工廠。
餐飲供應鏈體系的不斷發展,也讓傳統中式正餐突破了無法保證品控,從而進行規模化發展和連鎖經營。「2012年到2019年,中國餐飲行業走進了大眾餐飲時代,2018年9月海底撈上市,便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一個標誌性事件。這是一波資本的狂歡,吸引了資本市場對餐飲企業的下註。」吳生認為。
被視為行業標誌的海底撈,以良好的服務和精細化管理的直營模式聞名,但真正的壁壘,實則是海底撈背後建立起的火鍋底料、調味品、食材供應、人力資源等各環節中的多個供應鏈子公司,打通了火鍋全產業鏈。海底撈創始人張勇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最強的地方其實是供應鏈。」
華泰證券將餐飲供應鏈理解為「 工業化+預制化的雙重替代 」,並將市場主要參與者分為四類:速凍米面、速凍火鍋料、冷凍烘焙、預制菜肴及調味品等食品加工企業,以千味央廚、安井食品等為代表;運輸流通企業,如依托互聯網公司美團、在生鮮品類供應較強的美菜網;連鎖餐飲企業的關聯公司,如服務關聯企業逐步面向全市場的蜀海;全供應鏈一體化企業,如自建供應鏈系統,把控從原材料采購至配送全流程的絕味食品、巴比食品等。
自建供應鏈系統後的西貝,門店數從2014年底的60家,拓展到如今的350余家。
不過,盡管餐飲供應鏈目前已經有了多家上市公司,但有分析報告認為中國餐飲產業鏈仍處於發展早期。如何將損耗實作最佳最佳化,如何降本提效,提高供應鏈的效率,依舊是需要長期追求的目標。
效率大比拼
對於一家連鎖餐飲企業而言,是否所有產品都需要從源頭自建供應體系?西貝的另一大拳頭產品羊肉,則並未為此建立自己的加工廠。
吳生解釋,由於蓧面產業發展較為初級,以小加工廠為主,產量低且生產加工工藝標準低,導致西貝不得不建廠。西貝的正藍旗奶食基地建設也是基於類似的背景。但羊肉情況不相同,羊肉依靠選擇。「我們從羊群中選擇品質最優的羊,比如從100只中挑選60只,但如果羊群全都由自己養殖,會面臨好羊和壞羊都會存在的情況,反而會拉低羊肉的品質。」
背後核心的考量,是 產供銷效率——盡可能提高源頭的采供效率,降低采供成本,從而提高交付效率。 「過去西貝只采購羊的部位,比如羊排、羊腿,其余部位如無法處理,成本依舊會轉嫁到西貝身上,這極大提高了采購成本。現在西貝是采購整羊,變成各種各樣豐富的菜,整體屠宰的效率反而變高。」
保障供應、提高效率、質優價廉, 這是采訪中不斷被提及的幾個關鍵詞。想要做到這些,就需要在原料研發、產線改造、精細管理上持續下功夫。
據李佳賓介紹,在蓧面產線的篩選環節,2023年引入一台國產器材替代了原先進口的器材,效能較原器材更好,價格卻低了一半;透過產線效率提升和人員成本控制,2023年西貝有機蓧麥面粉的出廠價格整體1斤降低了1元;2023年,門店端曾對工廠端提出新需求,希望增加面粉的吸水性,西貝門店蓧面制作的標準是蓧面與水的比例為1:1.4,為避免濕度不統一,導致終端門店制成的產品口感不同,就精細到了對生產端面粉的要求。
一個更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數碼是,2019年武川工廠蓧面的出成率為60%,而現在已經提升至71%,也就是透過技術手段,在不影響最終產品呈現的情況下,提高成品產出,減少了損耗,降低了成本。「提升5%的出成率,能讓每斤蓧面降價三毛錢左右。」李佳賓表示,西貝每年會投入兩三百萬元用於工廠技術的更新,比如2023年年初規劃了300萬元用於整個產線升級。
今年,西貝計劃提高蓧麥麩皮的利用,也就是燕麥皮,過往這些「邊角料」多數情況下會被當作飼料使用,每斤價格在一兩元,但如果像小麥麩皮一樣用於麪包、曲奇等產品的制作,每斤面粉價格能夠達到8元~10元,也能變相降低蓧面產品的材料成本。
供應鏈一端連結著生產源頭,一端又連結著服務終端,在消費趨勢變化迅速的餐飲行業,供應鏈需要足夠敏捷,才能既滿足後端所需要的規模化、標準化,又給前端消費者留出動態調整的空間。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這也是中餐標準化的難度所在。
菜品是在工廠還是門店制作,都需要經過不斷嘗試。比如,西貝有一款菜品牛大骨,嘗試過在工廠端制作完成後統一配送給門店,但發現口感還是有差異,經過不斷調整,最後決定將醬汁標準化,由門店現燉;西貝明星甜品黃米涼糕,也經歷了類似轉產的過程。「 與其他行業不同,餐飲行業供應鏈拼的就是敏捷,速度足夠快地去調整 。」吳生說。
賈國龍去年有幾個月的時間一直在海外考察,計劃未來將西貝蓧面村推向世界。這些變化較早反應在了工廠端,今年,武川蓧面工廠的其中一項計劃就包括,研究如何透過工藝技術的改善,讓歐美燕麥做出來的蓧面與國內水平無差異。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