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讓更多人看到了背後的商機,無論是誰都想在新能源市場分得一杯羹,所以才湧入了一大批跨界玩家。在這些跨界玩家中,有互聯網出身,也有賣手機出身,甚至還有賣家電和房地產出身的新勢力,可跨界造車談何容易。
在新勢力品牌中雖然有「蔚小理」這樣的成功案例,但更多新勢力品牌都是默默無聞,甚至還成為了業界笑談,就比如遠航汽車。
高起點低成就的遠航汽車
在汽車領域,你可能沒有聽過遠航汽車、大運汽車這兩個品牌,但大運集團最經典的宣傳廣告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比如說國際巨星張柏芝頭戴頭盔、身著黑色酷颯的皮衣,騎在大運摩托車上,旁邊還配有大字標語「風馳天下,大運摩托」,成為了不少人童年時期最經典的回憶。
那麽,遠航汽車和大運摩托又有何聯系呢?其實,遠航汽車就是大運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在大運集團這邊不僅有摩托車業務,大運重卡同樣在卡車市場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所以,相比「蔚小理」這樣的造車小白,遠航汽車嚴格上來講只是「半跨界」玩家。
在成立時間上,遠航汽車並不具備優勢,甚至成立時間比小米汽車還要更晚,直到2022年才正式成為大運集團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沒錯,和「蔚小理」一樣,遠航汽車的品牌定位也是瞄向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從遠航汽車的產品布局來看,雖然在2022年才成立,但在2022年的成都車展上就一口氣帶來了遠航Y6、遠航Y7、遠航H8和遠航H9四款產品,其中遠航Y6和Y7定位為D級轎車,遠航H8和H9為全尺寸SUV,目前這四款車型均已上市,售價最便宜的遠航Y6起步價也高達26.98萬元,定價最高的遠航H9起步價更是來到了40.98萬元。
雖然遠航汽車旗下四款車型都已上市,但從市場表現來看並不樂觀,其中遠航Y6在4月份的銷量為286輛,遠航H8在4月份的銷量更是僅為36輛,如此糟糕的銷量表現甚至還不如已經瀕臨倒閉的高合汽車。
不靠技術靠碰瓷,遠航汽車終究走不遠
按常理來說,身為「半跨界」玩家的遠航汽車起點比「蔚小理」要高得多,特別是在造車技術方面,雖然摩托車和重卡與乘用車並不相通,但遠航汽車至少不會為資金和造車經驗發愁。可遠航汽車偏偏在技術領域毫無作為,甚至創始人遠勤山還在公開場合表示技術不重要。
資料顯示,遠航汽車全身上下幾乎都是用的他人技術,其采用了博世的電子電氣架構、一體化智能底盤整合技術、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華為的整車域控制器、一體化熱管理技術、中央閘道器、智能轉向系統,甚至連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智能座艙用的都是阿裏斑馬系統。與其說遠航汽車在造車,倒不如說是在做資源整合來得更貼切。
遠勤山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這些先進的東西如果都要做,可能再做10年也達不到博世現在的水平,搞軟件再搞10年可能也達不到華為的水平。現在我們跟大家戰略聯合起來,就比別人還要先進,費用還很低,產品也更有競爭力。」
事實真是如此嗎?按照遠勤山的說法,做資源整合在節約成本和精力的同時,還能有著更強的競爭力,但在遠航汽車現有車型中,除了定價高、定位高外,幾乎看不到遠航汽車的賣點到底在哪,況且如此高的定價與實際價值並不匹配。
在行銷層面,造車已經邁入第三個年頭的遠航汽車至今也沒能開啟知名度,多數人對遠航汽車都還聞所未聞,即便是對遠航汽車略知一二的人,也是因為遠航汽車Logo碰瓷賓利才有所了解。但很遺憾,遠航汽車並非賓利,也沒有與賓利叫板的實力。
寫在最後:
相比於傳統新勢力品牌,遠航汽車的確是最獨樹一幟的一個,畢竟現在已經很少有車企還敢采用「拿來主義」來造車。整合嫁接他人技術雖然能快速打造出量產車型,但新車問世並不代表能夠暢銷,遠航汽車所走的路其它國產品牌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走過,事實證明「拿來主義」終究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