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三萬億後重慶再出發④|出口增長 重慶外貿「三新」值得期待

2024-02-22財經
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去年,重慶外貿出口超過4700億元,其中一般貿易出口近2000億元,同比增長7.5%,為重慶去年GDP突破3萬億作出了貢獻。
然而,當前國際形勢復雜,重慶外貿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如此背景下,重慶外貿的「三新」,則是未來出口能否突出重圍,更進一步的關鍵。
新產品:
新能源汽車出口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重慶是全國汽車重鎮,「重慶造」汽車也是重慶外貿出口的主力。
去年,全國汽車出口近500萬輛,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重慶造」汽車抓住這一風口——全年出口超過330億元,同比增長51.9%,其中乘用車出口超過25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79.2%。
今年重慶如何在汽車出口方面穩住上升的趨勢?答案便是新能源汽車。
市商務委外貿促進處處長劉侃介紹,從整體來看,重慶去年汽車出口還是以燃油車為主,這意味著,在新能源汽車出口方面,重慶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這裏有兩個契合點。一來,新能源汽車本就是去年全國外貿出口增長的「新三樣」之一,可以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新能源汽車都將作為中國外貿出口的主要產品。
二來,這一趨勢與重慶汽車產業發展布局契合。重慶進出口協會副會長羅亞表示,外貿出口是一個城市產業的外向型表現,去年重慶部署了「33618」現代制造業體系,明確了重慶要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這一萬億級產業,這就為重慶新能源汽車出口奠定了基礎。
另一方面,以長安汽車、賽力斯汽車為龍頭的兩大汽車企業,在重慶加速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大背景下,也不斷轉型升級,提升產品質素,在市場上闖出了一片天地。
比如在今年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榜單中,問界、深藍、阿維塔三大「重慶造」新能源汽車品牌均進入銷量前10,其中問界更是以近3.3萬台的成績首次成為月度銷量之冠。
目前來看,重慶已經在作相應的準備。比如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要繼續實施「渝車出海」行動計劃、推動「新三樣」產品出口等,從而推動重慶外貿出口。
以「渝車出海」行動計劃為例。該計劃提出,重慶要加快建設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出口基地,實作由產品出口向品牌及技術輸出等價值鏈高端環節躍升。到2027年,全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較強的國際輻射能力,年出口金額超過1200億元。
新業態:
重慶是中西部地區跨境電商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提出了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服務貿易、數碼貿易、跨境電商出口等要求。
「跨境電商就是數碼貿易的主要組成部份,也是未來數碼貿易的‘必爭之地’,更是衡量一個地區數碼貿易的‘晴雨表’。」市商務委外貿管理處處長李國田說,重慶是全國首批入選國家跨境電商試點的城市之一,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也探索出了很多積極成果。
以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為例。因為緊鄰團結村中心站,該園區是重慶跨境電商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現已入駐淘寶、天貓國際、eBay等32個平台、200多個商家,倉內商品已有7000多種,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近年來,重慶不斷完善跨境電商平台體系,以產業園區為載體集聚跨境電商主體,已構建起「1+N」的跨境電商產業發展體系,認定了5個市級跨境電商示範區,全市跨境電商企業約有2500家。
去年,重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近200億元,對此,李國田表示,整體來看,重慶是中西部地區跨境電商業態最活躍的城市之一。
「我們將擴大跨境電商出口,從而助力外貿穩增長。」李立國說,之前重慶出台了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實施方案,目標在2025年,全市要建設10個要素集聚、主體多元、服務專業的跨境電商示範區,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700億元以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居全國前列。
在具體措施上,重慶也有規劃。比如,重慶將全面推廣「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深入實施「渝貿全球 跨電賦能」跨境電商助力產業帶出海行動,在2023年,我市就開展了10余場活動,幫助超過350家重慶企業對接平台、服務商等資源。
新模式: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將帶來集聚效應
龍年伊始,大足龍水五金市場的商家就忙了起來。
「現在我們出口刀具明顯方便了很多。」重慶翔鋒工具制造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肖文芳介紹,他們每年要出口1000萬元左右的貨物,以前他們把產品運往適合小額貿易的城市,現在更多是在家門口就做起了外貿生意。
這種改變,源於2022年12月重慶正式開啟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
所謂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區別於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是一種新的貿易模式。簡單來說,它是在規定的區域內,采購單票貨值不超過15萬美元的產品,就地辦理出口手續。
「這種模式源於浙江義烏,具有免征增值稅、允許以人民幣結算、報關手續簡化等優勢,更適合多品種、多批次、小批次的產品出口。」劉侃說,重慶以大足龍水五金市場為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的實行區域,一年多來取得顯著效果。
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重慶透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共計出口1726票、金額1.74億美金(折合人民幣12.5億元)。
「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在大足落地試點,不僅有助於更多本地商戶從事外貿出口的業務、拓寬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大龍水五金城的輻射範圍。」大足區副區長楊樺表示,隨著這一外貿新模式的完善,有望吸引更多國內其他城市的五金產品到大足來出口,從而使大足成為國內知名的五金產品出口「集聚地」。
劉侃則表示,從義烏的經驗來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一旦走順,來重慶集散分撥的將不僅僅是五金產品,而是所有符合「多品種、多批次、小批次」的產品,成為重慶外貿出口的新動能。
「這種模式雖然只能小批次出口,但能有效增加市場出口主體企業數量,實作積少成多,而且能與跨境電商等業態契合。」劉侃說,義烏一年透過這一模式出口的外貿額已超過3000億元。
他透露,市商務委正在爭取其他相關市級部門支持,計劃以主城都市區為重點,輻射渝東南、渝東北,分片區舉辦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推介會,引導全市範圍內適合市場采購貿易的企業積極參與,形成全市聯動,共推市場采購貿易做大做強、上量放量的新局面,從而推動重慶整體外貿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