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美國颶風式收割印度,印度股市重挫,15萬億從印度撤離

2024-10-09財經

目前,就在美國金融市場漲勢趨緩、基準十年期美債收益率重新飆升至4%高位、美元指數連續七日漲超1.6%,創下兩年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疊加美國非農數據超預期異常強勁降低了降息的必要性以及中東沖突等創紀錄的不確定性之際,美國正在醞釀一場颶風式的收割風暴。

不用懷疑,現在的美國正透過操縱就業數據和美元指數的震蕩來轉嫁、甩鍋和外溢美國持續飆升的債務赤字、通脹壓力、債務違約和經濟衰退等風險。

摩根資產管理的投資組合經理Bob Michele在10月6日發表的報告中認為,目前,美國貨幣市場基金有近6.5萬億美元準備在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後立即撤離,清場式拋售,部份將轉向收益更高的市場。

另據倫敦證交所在10月5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自8月以來,投資者大舉拋售了價值5349.9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基金,這是自2022年12月中旬以來最大的月度凈處置量。

緊接著,華爾街預言家彼得希夫進一步分析稱,美聯儲已經犯下了重大政策錯誤,緊隨降息其後的將是量化寬松的回歸,這將會產生更多的債務和赤字,並推動通脹重新飆升,這將壓垮美元和美債。

這表明,美國再次出現歷史性的債務違約問題已經變成了一個自我證實的預言,結合美國此前發生過兩次技術性違約的歷史經驗,在美聯儲發出最新的颶風式收割輪回訊號的背景下更會加快聰明資金轉向的速度,至少可能將會使36萬億美元的國際資金將會在數年內從美國資產市場中清場式撤退,此時的美聯儲怎麽辦?

答案很明顯,美國會隱蔽地把不斷增長的金融風險持續轉嫁出去,從而實作對通脹的打壓,並開始持續收割一些經濟結構和金融債務問題比較明顯的經濟體,以收取鑄幣稅,這些市場的經濟、資產和匯率將會持續受到影響。

這更讓印度經濟不寒而栗,並可能將會對印度經濟引流成「洪水猛獸」般的潮汐收割效應後,印度的信譽受損的企業和脆弱的金融債務市場就很容易被華爾街盯上。

比如,現在印度一些財務造假,信譽有問題的企業就正處在被美國收割的過程之中,並可能將會成為引爆印度金融系統危機的催化劑,而美國華爾街機構從8月12日開始再次高調做空「印度財閥」阿達尼就是最生動的例證。

分析表明,美國機構對阿達尼的做空和收割只是開始,在印度經濟和企業的信譽面臨重大考驗的壓力下,接下去,更廣泛的印度經濟可能面臨倒退的風險。

很明顯,現在高企的美元融資利率和外部債務壓力正在打擊印度經濟活動,同時,全球經濟發展低沈和中東沖突持續使得油價上漲和供應鏈緊張等因素也將給印度帶來通脹和需求壓力。

據IMF在9月最新釋出的報告顯示,印度是所有新興市場中債務率最高的國家,截至3月,印度國家債務占該國名義GDP的比例已經升至58.9%,且為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其中,僅2024財年外部美元債務就占到18.9%,目前,印度聯邦的總負債為160.69萬億盧比。

這說明,印度經濟過去的高增長,都是巨額美元債務堆積的,印度並不具備寬廣的外儲護城河,這在美國開始收割的過程中,將會加劇印度市場波動以及擠出國際投資,特別是印度股票市場和飽受信譽質疑的制造行業。

比如,掌握印度制造業大部份利潤的歐美廠商已經從去年開始撤離,甚至,據媒體的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190多名印度裔高管被美國企業開除。

我們註意到,數月以來,印度制造業被外企撤資的報道也層出不窮,自去年以來,印度經濟實行的一系列排外措施,使得包括福特、通用、哈雷戴維森、比亞迪和特斯拉等車企拒絕與印度合作的訊息更是被媒體進行大量報道,這其中也包括富士康、谷歌、亞馬遜、諾基亞、三星、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際知名企業。

根據聯合國最新數據,2023年至今年8月,印度至少共有近3200家在印度註冊的外資企業主動或被迫關閉在印度的業務,選擇撤離印度市場,這些外商企業約占全部來印度的外資數量的35%,且去年到現在為止已有超過3萬億盧比的制造業投資撤離印度。據悉,目前迪士尼也正在考慮從印度逃離。

據印度官方機構在10月5日公布的數據,包括制造業和金融市場在內的外國資金從2022年印度開始收緊貨幣政策迄今,已經從印度清場式撤出了價值高達接近15萬億盧比的資金,相當於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期間凈流出量的4倍,至少是25年來的最高年度撤出量。

華爾街機構花旗銀行已經在10月7日再次下調了印度股市的評級,印度股市目前的估值較高,印度公司盈利狀況不佳,已經到了獲利了結的階段,這在印度財政部在7月份數十年來首次大幅調整股票投資收益和限制股票衍生品交易量的措施的背景下更會加快外國資金從印度撤離的速度。

根據孟買證券交易所在10月6日公布的臨時數據,外國投資者在過去七個交易日中,大舉拋售了超過1萬億盧比的股票,這也使得印度貨幣暴跌,由於擔心大量外國資金撤出印度股市以及中東沖突導致油價上漲,印度盧比在10月7日跌至歷史低點附近。

這表明印度經濟和世界工廠計劃的可持續性並不強,使得印度經濟可能衰退的景象進一步加劇,而這背後則隱藏了印度經常采取激進措施擾亂經濟的可能性,對外商企業開天價罰單,巧取豪奪,投資政策更是反復無常。

比如,去年8月,印度當局突然宣布限制筆記電腦進口,以促進本地生產,該措施在該行業引起了恐慌,而像這樣的幹預主義政策也會讓投資者失去熱情。

所以這一系列的跡象都表明,美國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在10月6日更新發表的報告中預測稱,印度不太可能會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和世界工廠,「潛力」被高估了。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當局在9月11日新德裏附近召開的芯片會議中表示印度力爭到本世紀末實作5000億美元的電子產業目標。

很明顯,這些全球制造業企業撤離印度的舉動對印度當局希望吸引外國投資者實作世界工廠的雄心壯誌造成了重大打擊。

據印度統計部門的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9月,印度有超過101.2萬家公司倒閉或被除名,而他們在印度面臨的障礙清單主要包括:「監管反復無常、高關稅壁壘、限制競爭選擇的采購規則、繁文縟節、復雜的土地政策、基礎設施問題以及其他與經商便利性相關的等等問題」。

比如,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形勢終於在數周前出現了巨大的逆轉,2024年7月,富士康宣布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重建新的總部大樓,就連美國蘋果手機這樣的大客戶,也把之前轉移到印度的部份產業鏈重新返回了中國。

比如,近日,蘋果和三星的制造工廠也接連在印度踩坑,制造產能受到重挫,今年9月,三星印度南部工廠的工人出現規模空前的足以將動搖印度經濟根基的罷工事件,以表達對印度相關職能部門的不滿。

緊接著,9月28日,因管理不當,位於印度南部用於生產蘋果手機零件的塔塔電子工廠也發生了一場火災,之後宣布進入無限期停產狀態,據了解,這是在印度唯一一家為蘋果代工手機背板及其他零件的供應商,使得蘋果需從中國等地方調配關鍵零件,若該印度制造工廠無法及時恢復生產,蘋果可能會在中國另設一條生產線。

所有證據表明,印度的勞動力成本看起來很便宜,但是這個經濟體的混亂管理意味著生產率低下,印度人實際上已經沒有足夠的動力去開發創新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

這導致的後果是,印度的制造工廠,職能部門,包括私營部門的職能部門充滿了混亂、浪費,無法進行規劃,不會遵循制度,英國FT亞洲版主編皮林也認為,印度制造名字取得響亮,但實際上卻是「海市蜃樓」。

很明顯,這些印度制造工廠的重返舉措無疑給印度「引以為傲」的「印度制造」計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並且正在引起了其他在印度投資的外國公司的跟進。

對此,按印度前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在10月5日再次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說法就是,「盡管印度取得了不錯的增長,但是如果不能夠很好地應對當前面臨的制造業撤離和美國颶風式收割印度企業由此引發的信譽問題,那麽印度很有可能會倒退20年,特別是制造出口行業,同時,印度的基建設施也存在嚴重落後的問題。

世界銀行在今年4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預計,印度需要的基建投資高達1.7萬億-2.2萬億美元。三年前,印度曾提出計劃斥資6.92萬億盧比用於道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專案建設,但現在的新訊息和一些跡象均表明,時至今日,並沒有看到印度在基建方面有太多的改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