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中歐貿易戰升級:電動汽車關稅引發中國對歐反制措施

2024-10-12財經

歐盟 27 國投票結束後,正式確立對中國發起關稅制裁,中國隨即發出警告,並迅速采取行動促使局勢再度升級。中歐之間的這場對弈,不僅是一場貿易戰,更是一場政治博弈。在令人錯愕的短時間內,千億大單被中國移交給了俄羅斯市場,整個事件背後的本質值得深入探討。

中歐之間關於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糾紛已經持續了半年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推動的親美政策成功遞交了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的終裁草案, 27 個成員國以 10 票贊成、 5 票反對和 12 票棄權的結果透過了這一草案,意味著未來 5 年裏,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高昂關稅。針對這一決定,中國商務部立即作出回應,指出歐盟的單邊貿易保護行為不僅違反 WTO 規則,還會嚴重阻礙中歐之間的投資合作,進一步影響歐洲的綠色轉型。本質上,這更像是一場由政治立場和經濟利益交錯而成的復雜局勢。

歐盟在今年早些時候就以緊急通知的方式計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臨時關稅,這一突然的制裁讓中國感到意外,並積極尋求與歐盟方面進行溝通。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多次努力,歐盟的回應一直模糊不定。直到 6 月份,歐盟確定了對中國新能源電車企業的反補貼審查行程,中歐之間的談判才真正開始。盡管展開了十幾輪的談判,但雙方間的分歧依舊難以彌合。

中國商務部部長親自前往歐洲進行磋商,嘗試以價格承諾等方案來避免貿易摩擦的進一步激化。然而,馮德萊恩等歐盟親美派的政客卻堅決推動制裁,最終導致草案在投票中透過。這一政策背後,體現的是歐盟在面對美歐關系和自身利益平衡時的復雜考慮。

事實上,歐洲並非中國電動汽車的主要市場,份額僅占全球總量的 8% 左右,難以對歐洲本土車企形成實質性的威脅。相反,中國在 2022 年對歐洲的投資總量超過 1000 億美元,占中國對已開發國家投資比例的 34% 。這些數據表明,與其說中國依賴歐洲市場,不如說歐洲更需要中國。然而,歐盟的決策讓雙方關系迅速降至冰點,中國也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

面對歐盟的舉動,中國迅速對歐洲的豬肉、乳制品和葡萄酒等商品發起了制裁,並計劃對歐洲出口到中國的大排量汽車進行壁壘設定。這一系列反制措施,旨在令歐洲切身感受到其措施的代價。法國幹邑酒的主要生產地,因中國市場在其銷售額中占比巨大,出現了大規模抗議活動,要求法國政府投票反對制裁。然而這些努力未能阻止制裁草案的透過。

面對中方的反擊,歐洲多國也感受到了壓力。法國、意大利等 10 個國家支持對華加征最高 35.3% 的關稅,德國、匈牙利等 5 個國家投反對票,其余 12 個國家選擇棄權。從投票結果看,盡管制裁草案最終透過,但棄權票的數量也反映出內部的不統一和不滿。

中方連發三次警告,促使歐盟看清形勢。中國明確表態,歐盟加征關稅不僅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還會阻礙中方對歐洲市場的投資。與此同時,中國敦促歐盟以溝通和對話的方式來化解貿易摩擦,而不是繼續采取制裁對抗。最後,中國表明會采取一切措施維護中企的合法權益。

言出必行,在對歐洲豬肉類制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後,俄羅斯順勢而上,迅速填補了歐盟在中國市場留下的巨大空白,獲得了原本屬於歐盟的訂單。俄羅斯企業看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普京的支持下迅速行動,進一步鞏固了俄中經濟合作。

當前局勢雖然緊張,但中歐雙方顯然都不希望徹底破裂,還留有重新談判的余地。歐盟在透過草案的同時也表示,這並不影響繼續與中方談判解決問題。中國商務部在 10 7 日再次與歐盟磋商,顯示出中歐之間依舊有可能透過溝通找到共識。

制裁與反制裁的背後,中歐應該意識到,合作才是互利共贏的基礎。未來雙方需要在彼此尊重和互相理解的基礎上,透過溝通和協商解決問題,實作共同發展。歐盟應當理解追隨他國的制裁政策只會帶來兩敗俱傷的後果,而中國仍然願意作為歐盟的重要貿易夥伴,共同推進綠色轉型和經濟復蘇。只有雙方都冷靜思考並付諸實際行動,才能避免陷入更深的對抗泥淖,實作互惠互利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