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中國最後的「夥婚」村落:一半的家庭是一妻多夫,他們怎樣生活?

2024-05-22三農

麻煩大家右上角點選一下「關註」,這樣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你們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在2021年3月這一特殊時刻,充滿歷史韻味的俄亞大村榮幸摘得「四川最美古村落」的桂冠,這無疑為這座古老而神秘的納西族村落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長久以來,它猶如鑲嵌在雲南和四川兩省接壤位置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靜靜地躺在那裏,等待著世人去揭開她的面紗。

如今,隨著公路的建立和開通,這個藏匿在高原深處的人間仙境與外部世界相互連線,現代生活的腳步也悄悄地踏進了這塊世代居住的土地。

村裏的年輕人滿懷好奇和期待,紛紛萌生了外出闖蕩的想法,希望能夠親身體驗異域風情。電視機、摩托車等現代化產品也逐漸走進這個與世隔絕已久的小村莊,即使是年長的村民,也開始學習並接受這些新奇的事物。

然而,馬匹和騾子仍然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每當馬幫隊伍歸來時,整個村子都會被熱鬧非凡的吆喝聲和馬蹄聲所包圍,仿佛是從夢境中醒來。

曾經在俄亞大村占據主導地位的「一妻多夫」夥婚家庭數量正在逐步減少。如今,村裏已有部份家庭開始遵守合法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例如,次玲的哥哥正是其中之一,而年加的小兒子則以上門女婿的身份「嫁入」了離家不遠的女方家中。

俄亞大村的面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但那些歷經滄桑的獨特習俗和傳統依然得以保存完好。石板鋪成的道路蜿蜒曲折,磚石堆砌的密集民居依然保持著蜂巢式的布局。

只是,一些家庭的門口已經開始出現晾曬的棉被和簸箕,預示著這裏正在經歷著潛移默化的變革。

要探究俄亞大村的起源,我們不得不回到十四世紀末期,那時一位名為瓦赫嘎加的人物在此留下了他的足跡。

彼時,麗江山麓的木氏土司帝國正值權力頂峰的輝煌階段。身為其深諳政治手腕的管家瓦赫嘎加,每逢歲末年初之際,必定會陪同各方親朋好友及臣民浩浩蕩蕩地前往蘇打河畔進行狩獵活動。

為了更精準地捕獲獵物,他常常在河畔的山崖之上搭建一座簡易的棚屋,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

在一個平凡的日子裏,瓦赫嘎加悠然漫步在蘇打河畔,突然被眼前這片富饒的土地深深吸引住了目光。

於是乎,一股無法言喻的沖動驅使他立即采取行動。當天夜晚,在烹製晚餐的過程中,瓦赫嘎加順手將米中的幾粒谷種播撒在清澈的泉水周圍。

或許他僅僅是抱著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卻未曾預料到這個不經意間的小動作,竟引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變革。

翌年的秋天,當瓦赫嘎加再度踏足這片土地時,眼前呈現出的壯觀景象令他瞠目結舌——只見那些原本不起眼的谷物已然長成了豐滿碩果的谷穗,隨風輕輕搖曳。

滿懷憧憬的瓦赫嘎加迅速返回麗江,向當地的納西族人民熱忱地分享了他的新發現以及宏偉藍圖。

最終,一群深受感動的麗江納西族人齊心協力,共同來到這片被群山環抱的峽谷之地,將先進的農業技術引入這片與世隔絕的土地,從此在此紮根繁衍,建立了自己的家園。

俄亞大村應運而生,成為了納西族人世代傳承的精神家園。

自此以後,這片土地便承載著納西族人的夢想與期望,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與無盡渴望。俄亞大村因瓦赫嘎加的這個意外契機而得以存續至今,生生不息。

在俄亞大村,那獨樹一幟的「一妻多夫」夥婚習俗,正是源自於此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與嚴酷的生存條件。

俄亞大村坐落於高山峽谷之間,四周群山環繞,交通極為不便。雖然距離木裏縣城僅有短短200余裏的路程,然而前往此地需要整整8天時間,返程亦需耗費同樣漫長的時光。

於是乎,作為絕大多數的村民們,自出生之日起便深深地紮根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之上,一生之中所能夠走出去的最遠距離,僅僅局限於鄰近的幾個鄉村之間。

這裏長年被嚴寒籠罩,土地的肥力匱乏,收成的艱辛可想而知為了避免有限的資源與勞動力進一步分散,當地的人們獨具匠心,創新性地創立了「一妻多夫」的夥婚制度。

在這樣的夥婚家庭中,丈夫們必須來自同一家族、同宗同姓的親兄弟群體。他們共同迎娶一位妻子,齊心協力地肩負起養家糊口的重任。

妻子在家中的地位尊崇無比,家中的大小事宜皆由其一手操辦,丈夫們必須無條件地遵從。

這些丈夫們會根據各自的特長進行分工協作,一人外出闖蕩,另一人則堅守農田,共同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有時候,一個妻子甚至可以同時擁有三位丈夫,共同相伴育兒,構建起一個龐大的家庭聯盟。

正因為生存環境的極度惡劣以及生存壓力的巨大,俄亞大村的納西族人民才會獨創性地發明了這種獨特的婚姻習俗。對他們來說,夥婚不僅有利於集中有限的財富和勞動力,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夠保證家族血脈的傳承,可謂一舉多得。

時至今日,夥婚家庭在俄亞大村依然盛行,大約有七八十戶人家堅守著這份古老的習俗。由此可見,這一文化傳統早已深深地植根於當地,歷經風雨洗禮,穩若磐石。

在俄亞大村的夥婚家庭中,一條獨特的規則世代相傳——妻子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話語權。

每個家庭都會為妻子單獨準備一間臥室,而丈夫們則分別居住在不同的房間,互不幹擾。以年加這位典型的「一妻兩夫」家庭主婦為例,她在21歲那年便嫁給了同胞、年齡相仿的兩兄弟,共同構築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大家庭。

兩位丈夫在家中各司其職,一人遠赴他鄉從事馬幫生意,負責維持家庭經濟來源;另一人則全力以赴投入農業生產,辛勤耕耘。

他們將年加所生育的三個孩子視為己出,親切地稱之為「大爸爸」、「二爸爸」,彼此之間充滿了關愛之情。

有時候,兩位富有責任感的丈夫會為了彼此體貼,精心策劃一些別出心裁的安排。例如,每當那位馳騁草原、為家庭帶來豐厚收益的跑馬幫丈夫歸家之際,令一位善解人意的丈夫便會自覺地遷居到偏遠農田中的簡陋居所,從而避免產生無謂的爭吵及矛盾。

年加對這樣雙雄並立的婚姻生活感到滿足且無比喜悅。在她眼中,兩位丈夫各司其職、相互協作,使得整個家庭事務得以有序進行,生活質素也隨之顯著提升,變得更加輕松愉快。

盡管最初他們的家境頗為拮據,然而隨著三個英勇果敢的兒子逐漸成長為家庭的頂梁柱,勞動力得到有效補充,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也逐漸擺脫困境,走向繁榮富強。

除此之外,在俄亞大村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還有一些更為獨特的"一妻多夫"家庭,如次玲的母親就擁有三位丈夫。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次玲早已習慣了三位父親各自獨立、互不幹涉的生活方式。

當家庭內部出現紛爭時,她的母親這位家庭的最高領袖總能以智慧和耐心化解矛盾,使三位丈夫都能聽從她的公正裁決。

在這些獨特的夥婚家庭中,禮儀規範、謙恭有禮成為了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年輕男子若是對某位女子心生愛慕之情,便會選擇在深夜時分悄無聲息地"走婚",悄悄來到女方的閨閣,但務必確保不會被女方家人發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尷尬。

直至女方懷孕後,雙方家庭才會鄭重其事地商討婚禮事宜。

2010年,連線俄亞大村與木裏縣城的公路終於順利竣工通車,這無疑標誌著俄亞大村邁開了現代化發展的嶄新步伐。

曾經需要耗費8天時間的漫長旅程,如今只需短短8小時即可抵達縣城。交通的便捷性極大地拓展了俄亞大村的視野,使其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愈發緊密。

一些思維敏捷的年輕人開始懷揣著好奇心與憧憬,勇敢地踏上前往異鄉打拼的道路。

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湧入,電視機、摩托車等現代生活必備物品也開始在俄亞大村普及開來。即使是那些年過花甲的村民們,也逐漸學會了接納和使用這些新鮮事物,生活方式正經歷著潛移默化的變革。

然而,對居住於俄亞大村的居民而言,馬匹以及騾子仍舊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關鍵交通出行方式!當馬幫們穿越崇山峻嶺,滿載而歸之時,整個村莊立刻被喧鬧的吆喝聲以及那清脆悅耳的馬蹄聲所瞬間包圍,宛如從寧靜的夢境中被喚醒而來!

這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腹地的神秘之地——俄亞大村,雖然已經受到現代文明的逐步滲透,但那些曾經在這裏占據主導地位的「一妻多夫」夥婚家庭仍然在逐漸減少。

如今,部份家庭已經開始接受並遵循合法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例如次玲的哥哥以及年加的小兒子便屬於此列。

然而,即便如此,俄亞大村的獨特風俗以及生活習慣依然在頑強地堅守著。那些古老的石板路蜿蜒曲折,民居依然保持著如同蜂房般緊密相連的分布狀態。

只是,在某些家庭的門前,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棉被和簸箕的身影,這無疑預示著這裏正悄然發生著一場無聲的變革。

時光荏苒,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然而這個猶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卻始終堅定不移地守護著自己深耕已久的文化與傳統。

盡管現代文明的力量無比強大,但它終究無法在這片土地上徹底抹去歷史留下的深深烙印。

俄亞大村依然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匯之處躊躇不定,努力尋求一條能夠兼顧兩者的發展道路。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個神秘之地在未來的日子裏,將會以何種姿態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