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黃土塬上有個「桃花源」

2024-03-29三農

中新網蘭州3月28日電(艾慶龍)「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1800多年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一直是蕓蕓眾生心神向往的地方。而在黃土塬上也有個「桃花源」。

航拍視角下的甘肅臨夏州臨夏縣最大的連片種植油桃生產基地。(資料圖)臨夏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臨夏州臨夏縣南塬鄉張河西村,家家戶戶門口種植著果樹和不同的蔬菜、花卉,孩童在鄉間巷道嬉戲,老人們在庭院裏喝茶聊天,彩虹路兩邊的千畝油桃,吸引眾多遊客慕名前來。

臨夏縣位於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張河西村則是臨夏縣最大的連片種植油桃生產基地,是該縣特色產業經濟林果油桃產業核心區,坊間稱之為「油桃之鄉」,是依靠特色產業實作鄉村振興的一面鮮亮旗幟。

聲名鵲起的張河西村昔日卻是深藏在大山深處的普通村莊。過去,這裏的村民多以傳統農業為生,種植玉米、小麥等傳統作物,收入微薄,生活艱辛。

張河西村早有種桃的傳統,但因規模零散、技術參差,桃子只是當地人的零食。73歲的張思祥,曾擔任張河西村黨支部書記,也是最早一批種植油桃樹的人。他回憶說,當時,村裏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嘗試引進油桃種植技術,希望透過發展特色農業來改變村莊的命運。

以張思祥、張思義為代表的農民黨員遠赴山東等地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在縣上有關農業專案的支持下,開始探索油桃種植。

油桃種植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張河西村地處台塬地帶,臨近劉家峽庫區,氣候條件復雜多變,土壤為濕陷性黃土,地力貧瘠,這些因素都對油桃的生長構成了不小的挑戰。張思祥坦言,剛開始,村民對於大規模種植油桃更多持觀望態度,在臨夏縣農業農村局和南塬鄉政府的支持下,「村兩委」發動10多名村民黨員探索種植,並引進了適合當地氣候特點的油桃新品種,如中油10號、中油13號、中油14號等。

同時,當地官方協調選派農技專家每年都對油桃的修剪、病蟲害的防治、施肥等關鍵技術進行培訓,以提高種植戶的油桃種植技術水平。這些努力使得油桃的產量和質素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也吸引了越來越多村民參與其中。

臨夏州現代職業學院高級講師侯海忠曾作為技術員來到張河西村培訓農民果園管理。他回憶說,圍繞果樹的施肥技術、果樹的整形修剪技術和果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等話題,早上講理論,下午實踐,農民積極性很高。

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2023年張河西村集中連片發展油桃基地1000畝。行走在春日的桃園裏,花朵競相綻放,香氣四溢;到了夏季,滿樹的油桃掛滿枝頭,碩果累累。

「桃花朵朵開,桂花撲撲香。」說起現在的生活,45歲村民李丕碩的笑容分外燦爛,他舉例說,每當油桃成熟的季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紛至沓來,遊客可以在這裏品嘗甜美的油桃,欣賞美麗的鄉村風光,體驗淳樸的鄉村生活。

油桃產業的成功,為張河西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現在,每個農戶的年均收入已經達到了2萬元以上,油桃已經成為這裏的支柱產業。同時,油桃產業的興起也帶動了村莊的其他產業發展,如休閑度假、親子郊遊等,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和遊玩。

為進一步擦亮「南塬油桃」品牌,助力農文旅產業實作融合發展,臨夏縣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桃花節、油桃采摘節等特色節會,形成了火熱的賞花經濟和采摘熱潮。

「只有不斷創新和努力,才能克服一切困難,讓油桃產業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張河西村黨支部書記楊小林坦言,油桃產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他們需要進一步提升種植技術,增強品牌影響力,完善產業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