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專訪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局長寧吉喆:能否達到GDP目標,要有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能等「天上掉餡餅」

2024-03-09三農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消費成為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之一。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從增加收入、最佳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碼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激發消費潛能,政府部門應該如何綜合施策?今年,消費市場將會呈現出哪些新特征?如何緩解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最佳化消費環境又該從哪些方面發力?圍繞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專訪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家統計局原局長寧吉喆。

從供給側提供滿足 居民需求的消費品和服務

NBD: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消費,釋放了什麽訊號?今年消費市場會有哪些新亮點?

寧吉喆: 去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82.5%,說明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當然,受外貿和國際市場環境影響,民間投資出現了微弱的負增長,消費起到了頂梁柱的作用,成為「三駕馬車」中最有力的一駕。

我認為,今年消費的擴大、潛能的激發,對能否實作GDP增長5%左右的預期目標,將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消費從疫後恢復轉為進一步擴大,首先要關註聚集性和接觸性消費,從今年春節期間消費表現來看,這一類消費還是有很大潛力的,比如餐飲、旅遊、客運、文娛等。

與此同時,一些新的消費領域正在被開拓,比如跟數碼化和網絡化相關的消費——網絡購物、網絡零售都和數碼消費相關。另一方面,就是綠色消費、節能環保產品的消費、與綠色生活方式相關的消費,都具有較大潛能。此外,則是健康消費——隨著收入的增長,人們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得安全,這些都是健康消費的範疇。

當然,我們在積極拓展新型消費的同時,不能忘了鞏固傳統消費,因為傳統消費和人們吃、穿、用密切相關,比如汽車、家居、電子產品等都屬於傳統消費,這方面消費潛能釋放的空間很大,更新換代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NBD:當前,有觀點認為激發消費潛能的關鍵在於提振信心,如何解決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

寧吉喆: 擴大消費,需要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老百姓要有錢去購買消費品和服務。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透過增加收入來激發消費潛能。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居民收入增長是放緩的,但去年已經和經濟增長保持同步了,去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1%。

你提到的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可能是看到了一些居民存在持幣待購的現象。這當中有一部份人是收入減少了,但也有一部份人是收入增加、但仍然選擇持幣待購。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消費信心不夠,或者是不能滿足他的消費需求。比如有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人,由於房地產市場疲弱,買漲不買跌,選擇繼續觀望。也有一些是其他原因,導致居民存錢用於未來看病、養老等。

我們要想辦法讓居民能夠合理地運用自己的收入進行消費。因此,要從供給側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新型消費和有質素的傳統消費。企業、商家應努力提供適應居民需求的消費品和商品服務。

因城施策

改變汽車、房地產領域限制性措施

NBD: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透過減少限制性措施來激發消費潛能,如何理解?

寧吉喆: 你提到的問題和最佳化消費環境有關。打擊坑蒙拐騙、假冒偽劣,這是軟環境。還要透過硬環境的改善來促進消費。比如說,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充電樁的建設規模要跟上;大城市停車不容易,能否有足夠的停車場,包括道路的拓寬等。當然,消費環境的改善,還包括要形成一些消費中心城市、城市商圈,給居民消費提供盡可能多的便利。

消費環境的改善,同樣也包括形成一些新的消費場景和現象級消費熱點。比如哈爾濱文旅、淄博燒烤、貴州「村超」等。也就是形成區域的、局部的、有利於消費的環境。這種消費不完全是物質層面,還包括精神層面的吸引和愉悅。

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從增加收入、最佳化供給、減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綜合施策,激發消費潛能。其中,透過減少限制性措施來激發消費潛能,其實就是要破除制約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比如汽車領域,仍然存在限制購買的現象。中央政府在幾年前就提出汽車消費要從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但我們看到,一些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出於各種原因,仍然在對汽車進行限購,我認為要因地制宜地改變這種狀況。

另外,一些城市的房地產政策,同樣存在限購、限售、限貸、限價的現象。但我們看到最近一段時間,許多城市都在放寬限購,這是一個好的趨勢。接下來,建議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盡可能減少限制性措施。我也相信,在政府工作報告的指引下,各地會順應擴大消費的發展趨勢來調整相應的政策措施。

NBD:您曾提到,2024年中國經濟恢復仍處於關鍵階段。對於今年經濟執行的總體趨勢,您如何評價?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寧吉喆: 去年疫情防控有序放開後,中國經濟就處於恢復性發展的階段。從消費層面看,聚集性和接觸性的消費快速恢復,也帶動了服務業,包括整個經濟平穩增長。但是我們也看到,這場疫情被大家稱為「世紀疫情」,盡管我們已經實行「乙類乙管」,但它仍然客觀存在,對消費、投資的恢復具有一定「疤痕效應」,導致大家的消費行為,以及投資行為趨於謹慎。

去年,中國經濟呈現總體回升向好的態勢,但仍然處於疫情影響後恢復的關鍵期。所以,今年我們要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的這種態勢。從需求看,中國有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但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從供給側看,我們有完備的產業體系,基本能夠滿足社會的各類需求;從創新看,中國創新能力逐步提高,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創新投入也在增加。去年,中國研發投入已經超過3.3萬億元。從國際上看,盡管存在地區沖突、全球化逆流,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全球興起,不僅已開發國家,中國也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趨勢。

另外,經濟全球化仍然是世界不可阻擋的潮流,各國需要在一起投資做貿易。雖然存在各種各樣泛安全化的風險,但阻擋不了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因為世界經濟已經連為一體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也已經融為一體,這也是國際層面一個有利條件。

推動大規模器材更新

關鍵要讓企業自身行動起來

NBD:2023年,中國GDP增速是5.2%,今年會不會超過去年?

寧吉喆: 去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2%,實作了預期目標,非常不容易。但也要看到,2022年的基數比較低,只有3%。在此背景下,去年5.2%的經濟增速符合年初提出的5%左右的增長預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的目標仍然設定在5%左右,能否實作這個目標,關鍵要看能否適應國內外市場的變化。我們看到,2024年,推動經濟增長的各方面條件趨於正常,要充分發揮出各種生產要素的主觀性、能動性、創造性。把危機轉化為機遇,國內市場也要充分開拓,發揮出潛力。

大家看到國際上也有一些預測。有些預測是在5%左右,也有一些是略低於5%,IMF就預計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4.6%。總體來看,這些預測和我們的預期是接近的。所以新的一年,發展事在人為,要有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能等著「天上掉下餡餅」。

NBD:今年以來,中央多個重磅會議提到推動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您對此怎麽看?這釋放了什麽樣的訊號?

寧吉喆: 推動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有利於擴大投資,也有利於擴大消費。盡管我們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有十余年的時間,但我們大多數產業仍然屬於傳統產業。

比如工業領域,傳統產業占比超過80%。在這些企業當中,有許多器材已經用了很多年。隨著技術的進步,這些器材已經不符合工業互聯網的要求。數碼化改造、網絡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的要求更高了。另一方面,有些器材屬於高耗能、高汙染,排放自然就達不到現有要求,比如傳統的鍋爐、電機等,綠色化改造的需求也是巨大的。

因此,國家出台了推動大規模器材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政策舉措,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會給予政策支持,最重要的還是企業自身要行動起來,主動投入到器材的更新改造當中。過去,我們有個專有名詞叫「企業技改投資」,它會形成新的需求,而且這個需求有利於改造傳統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這也屬於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範疇。新質生產力不僅是發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也包括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企業透過更新器材,一方面符合綠色低碳的標準,另一方面,也會套用新的技術生產出新的產品,符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

除了大規模的器材更新,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到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主要指的是大眾消費品。比如一些家庭裏的電器、汽車等已經使用了很多年,更新換代的需求是迫切的,需要有一個政策的推動和支持。

當前,我們國家有4億多家庭,家電的擁有率已經很高,以舊換新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中國二手車規模也在不斷提升,二手車交易占比已經超過了整體汽車銷量的50%,新車交易量中,換購比例不斷提升。

據有關方面統計,2023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達到1841.33萬輛,同比增長14.88%,與同期相比增加了238.5萬輛。其中,新能源二手車共交易了76.3萬輛,比2022年增長了42%。所以,汽車領域的以舊換新,可挖掘的潛力是巨大的。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