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這種魚叫「石滾皮」,30年前隨處可見,有人拿它餵雞,現在成新寵

2024-05-19三農

這種五彩小魚叫「石滾皮」,在30年前的農村隨處可見,有人曾拿它餵雞,現在它們搖身一變成了水族玩家的新寵!

作為「80後」一代,很多人的童年生活都是在農村度過的。

30多年前,在農村生活好像並沒有什麽好玩的遊戲,那個時候的物質文化生活相當貧瘠,好像並沒有什麽可以玩的東西。在記憶中,每次放暑假, 有三種必玩的遊戲:抓魚、玩泥巴、爬樹

把河裏的泥巴揉成「碗」狀,使勁扣到地上,看誰扣的聲音響;玩完泥巴後,再跑到河裏抓魚,或者爬到樹上去摘人家的棗子吃。手列根本沒有幾件像樣的玩意兒,不像現在的孩子,有數不清的玩具。

小編生活在北方農村,豫西南地區的大平原。從小就喜歡抓魚的遊戲, 還記得七八歲的時候,經常把家裏吃剩下的罐頭瓶收藏起來,一頭系上麻繩,裏面放一點碎饅頭渣 ,然後把瓶子扔到家後面的池塘中,過一會再去把它提上來。

一會兒功夫,瓶子裏就裝滿了不少小魚。

記憶最深的有兩種魚,一種叫「麥糠花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麥穗魚。還有一種魚,身上五彩繽紛, 那個時候我們叫它「石滾皮」,當時不知道這個名字的意思,現在回想起來,大概就是這種魚像是被石滾碾壓過一樣吧 ,身體扁平,就像只有一張皮似的。

這種小魚由於體色漂亮,大家都很喜歡。30年前,印象中「石滾皮」到處都是,池塘裏隨便撈幾下就是幾十條。這種魚由於魚肉太少,而且多刺,很少人會去吃它們,一般都是把它們撈上來餵雞、餵鴨子。

有時候一到暑假,家長給分配的任務就是去河裏、池塘裏抓河蚌,順帶還要抓一些小魚,其中就有「石滾皮」的身影。

把這些東西撈回來之後,家長們會把河蚌敲碎,用剪刀剪成小塊,小魚不用收拾,然後將它們一起扔到地上餵雞。 用這些東西餵養出來的雞,長得很是肥美,下的雞蛋吃起來也香。

現在想想,當時家禽的「待遇」就是好啊,能吃得上這樣的「河鮮」,是不是有點暴殄天物了。

後來,考上大學之後,回家的次數就少了。偶爾探親幾次,也時常想重新找回這種小魚,曾經帶著孩子在30年前的那個池塘中試了一下,幾乎同樣的罐頭瓶,扔到水中,撈上來之後什麽魚也見不到,當初的「石滾皮」已經不見了蹤影。

向老家的人打聽過後才知道,這種魚已經好多年不見了。 不僅僅是「石滾皮」不見了,連「麥糠花兒」也少見了。 想到這裏,心裏難免有些傷感。

再往後,記得一次在城市裏逛水族館,看到魚缸裏有一種魚看著十分熟悉,外形和小時候的「石滾皮」一個樣,五顏六色看起來非常好看。問了一下老板, 得知它叫鳑鲏魚 ,再往細處打聽,老板說這魚就是30年前農村隨處可見的「石滾皮」,有的地方也叫菜板魚。

如今,農村沒有了它們的身影,但卻在城市的水族館見到了它們。 隨口問了一下,一條魚大概要兩三塊,體色好看一些的更貴。 回過頭再去想一下30年前,我們拿它餵雞的小魚,如今搖身一變,它竟然成了水族館中的貴賓。

圖:水族館中的鳑鲏魚(石滾皮)

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

在交談中,得知鳑鲏魚現在已經成為不少水族愛好者的新寵,它們就像一道「中國彩虹」,風靡水族界,這可能也是很多人找回童年記憶的一種方式。

在水族館,我還有幸看到了鳑鲏魚繁殖的畫面。它們的繁殖方式很有趣, 雌魚會把魚卵產在河蚌裏面,這個時候雄魚會趕快湊過來把自己的「精華」順帶著噴到河蚌體內(看下面的動圖) ,這樣它們的魚卵就會保存在河蚌中,不受外界因素的幹擾,大大提高了幼魚的成活率。

圖:鳑鲏魚產卵的過程

同時, 河蚌也會把自己的卵產到鳑鲏身上,讓它們幫著自己散播種子。 這是一種奇妙的伴侶關係,兩者互惠互利,幫助對方繁衍後代。

了解了它們的這些習性,更加對鳑鲏魚另眼相看。前不久五一節回老家,又特意到家鄉小河邊的水溝中,試圖尋找這種魚的蹤跡。雖然也能發現一些,但還是沒有恢復到之前的水平。 不過從老鄉的口中得知,鳑鲏魚現在也有人吃了,把它們裹上面粉,下油鍋裏炸一下,簡直就是「嘎嘣脆」,別提有多美味。

這讓我又想起了30年前的「石滾皮」, 當時物質條件匱乏,為何沒人想到去吃這種魚呢?也許是因為它們肉少刺多,還帶著一股苦味。

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此,當時人們對物質的追求不太一樣,更喜歡吃大魚大肉。現在大家吃膩了山珍海味,再去回味一下鳑鲏魚那種「苦苦」的味道,估計也是一種享受。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農村。曾經的「石滾皮」也隨著大家搬到了城市裏,成為水族館裏面的新寵,這也許就是時代的變遷吧!各位70後、80後網友,你們還能想起這種小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