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從返鄉大學生到全國人大代表,董振興談鄉村振興:創新、轉型、招商三步棋

2024-03-10三農

「有人說我名如其人,是為鄉村振興而生的。」董振興在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開玩笑地說道,他是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橫車鎮九棵松村黨委書記,也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全國兩會,他將繼續圍繞「鄉村振興」和「農村發展」建言獻策。

董振興是土生土長的九棵松村人,2006年,他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畢業後,放棄了在武漢創業發展的機會,毅然響應「十萬大學生進農村」號召,回到村裏,從村辦汽配廠的一名車間工人幹起,最終成為村裏的黨委書記。

全國人大代表董振興。圖/受訪者提供

在他的帶領下,九棵松村花了6年的時間,完成了振興和蛻變,村集體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均實作翻番,越來越多人願意回到村裏上班。

目前,九棵松村擁有57家企業,形成了森工企業、汽車配件、石英砂加工及銷售、食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擁有鄂簧牌板簧、九棵松家具、九棵松地板三個湖北省著名商標。

黃岡市蘄春縣橫車鎮九棵松村。圖/受訪者提供

以下是九派新聞和董振興的對話。

【1】抉擇:放棄城市發展機會,毅然回村

九派新聞:大學畢業後,當時為什麽會選擇回到村裏發展?

董振興: 那個時候家鄉的發展遇到了一些瓶頸,也比較缺人才。我從小上學就得到過村裏的資助,我熱愛我的家鄉,對它有很深的情感。我想如果能為鄉親們做點事,為家鄉發展出點力,也能夠體現我個人的人生價值。

而且我覺得城市有城市的好,農村也是一片廣袤天地,大有可為,我就積極響應「十萬大學生進農村」號召,毅然回到了村裏。

九派新聞:作為大學生回村發展,周圍人會有什麽樣的態度?

董振興: 我的親戚朋友反對的聲音很多,他們會想當然地認為,在城市混不下去才回農村,甚至有些鄉親還開玩笑地問我是不是拿不到大學畢業證。

我家裏人也有點阻力,當時我大學畢業後先是在武漢創業,當時年收入已經過十萬了。我女朋友認為,好不容易上了大學,在城市發展得也還不錯,如果又回到農村,那這麽多年的書豈不是白讀了。

九派新聞:然後呢?

董振興: 最後我還是下定決心回村。2007年,我進入村辦汽配廠,成為一名車間工人,3年後被調任為村後備幹部。2012年擔任村黨委副書記,隨後相繼當選為縣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2018年,當選為村黨委書記。去年又榮幸地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省勞動模範和青年先鋒。我說這些,不光代表了我個人的榮譽,也反映出農村確實是一片廣袤天地,大有可為。

【2】難關:基層情況千頭萬緒,只有貼近群眾,才能開啟局面

九派新聞:回村後,有遇到什麽樣的困難嗎?

董振興: 早年間,九棵松村依靠礦產資源優勢,先後辦起了石英砂廠等一批集體企業,成為湖北老牌「明星村」。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滋生了許多矛盾,人心渙散,山頭盛行,導致我們村在長達十余年的時間裏發展停滯。

2018年11月,我當選為村黨委書記後,擺在我面前的是人心不穩、幹群關系緊張、發展停滯不前的問題。我每天疲於應付各種問題,找我的群眾排起了長隊,有時候連喝口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當時亟須將村集體資產盤活,維護集體的利益,只有村民富起來,村裏的很多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九派新聞:你是怎麽解決的?

董振興: 當選村黨委書記後,我想既然組織信任我,村裏黨員群眾信任我,我就一定要把班子帶起來、把人心聚起來,幹出個樣子來。我向我們村70歲的老書記請教了很多問題,還常常領著村「兩委」一班人蹲田間、進車間,聽黨員群眾的心聲,向企業老板取經,才逐步將村裏的頭緒厘清。

董振興在走訪調研。圖/受訪者提供

對於矛盾問題比較突出的幾位村民,我經常到他們家做思想工作,了解他們的訴求。比如在我走訪過程中,發現我們村的王某說起她工廠需要技術升級,苦於沒有資金,四處尋求幫助。我思慮再三,一咬牙把自己和爸媽的房子作抵押,貸了100萬,借她周轉。

當時王某負債在身,但我認為她有闖勁、能做事,懂感恩,也是真心想幫她,我覺得如果能幫助她走出難關,也許就能開啟九棵松村穩定的新局面。後來,她的新產品在市場大獲成功,當年就盈利100多萬元,成為鄉村振興、實幹創業的典範。

在她的影響下,此後支持我工作的人越來越多。我也真切感受到,只有貼近群眾,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他們才會真心支持你。

【3】經驗:創新、轉型、招商三步棋,為鄉村振興註入發展新動能

九派新聞:可以介紹一下你們村的發展經驗嗎?

董振興: 我們村早年間靠資源發家,也受資源制約。為實作可持續發展,我們始終堅持產業興村的理念,因為只有發展了產業,才能有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的增長。

首先是盤活集體資產,我們對部份村辦企業進行改制。那段時間,我常常帶著村「兩委」班子去調研,聽取民意。最後我們作出承諾,將改革的紅利分給全體村民,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最終順利完成改制,每年為集體增收1000多萬元。

董振興和村民進行交流。圖/受訪者提供

另外,我們村也探索出了一條轉型之路,由於過度資源開發,礦山周邊環境遭到破壞。我們在聘請專家進行科學論證後,決定對靈虬山石英礦實行邊開采邊復綠,打造礦山公園,並投資2000萬元開發了九龍谷生態湖旅遊度假區,建成後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00萬元。

2019年,我們村投資800萬對騰空後的燕加隆廠區進行改造升級,建成了眾創科技園,對路、網、氣、水、電配套設施進行了完善,並提供廠房30多間,可以讓企業輕松入駐。此後,我們引進多家企業入駐九棵松眾創科技園。

同時,我們還與武大、地大等高校合作,打造「中國地質文化村」和「蘄艾體驗文化村」,發展鄉村旅遊。透過創新、轉型、招商三步棋,我們為鄉村振興註入了發展新動能。

為了能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幾年來,村裏還累計投入1.5億元,完成了246項基礎設施和民生建設,每年向村民發放生活補貼、老年人補貼、教育補貼、創業補償金等「十補貼一補償」高達1000多萬元,還為全村720名老年人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對大病醫藥費實行「二次報銷」。

包括基礎設施方面,我們也進行了提檔升級,我們村累計投入了3000多萬元,改造基礎設施236處,現在村裏建成了文化廣場、運動場,配有廣場書吧、健身器材等,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有幾百人在廣場上休閑娛樂。

九派新聞:你們是如何引進企業,發展產業的?

董振興: 一方面,我們積極培育本地企業,從最初以賣礦石為主導的經濟,逐步轉型並擴充套件了石英砂板材、石英板材廠及相關的包裝廠和其他產業,由此延長了石英石的產業鏈。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本地村民會自己創業,這也增加了我們中小企業的數量。

另一方面,我們還著力打造眾創科技園,最佳化營商環境,以吸引更多的企業來九棵松村投資。對於那些在我們村中成長迅速的企業,我們提供廠房土地支持,甚至對有融資需求的企業提供融資協助以及招工幫助。很多企業之間都是口碑相傳的,營商環境好了之後,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來到我們村,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速度日益加快。

例如,我曾一個月四次到廣東,拜訪一家休閑用品公司,最終讓他們決定在我們村投資。一花引得百花開,此後,陸續有10多家企業入駐,年創收600萬元,為村集體發展註入新動能。

九派新聞:村民的收入提升明顯嗎?

董振興: 六年來,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8年的不到3000萬到今天的7000萬,增長了4000多萬元;目前,村民人均收入超4萬元,戶均收入超10萬,均實作翻番。群眾福利從400萬增長到1500萬,翻了三倍。

同時,我們還增加就業崗位超1000個,有越來越多人在村裏上班。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九棵松成功爭創3A景區。未來幾年,我們有信心爭創4A景區,村集體經濟突破億元,將九棵松打造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示範村」。

九派新聞特派記者 曾怡婷 北京報道

編輯 陳偉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