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內蒙古探索推廣「統種共富」解決「誰來種地」問題

2024-02-11三農

2024年2月2日,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侯家營子村官牛犋南社2023年度「黨建引領 統種共富」分紅大會現場。(楊耀中攝)

日前釋出的2024年中央一號檔提到:聚焦解決「誰來種地」問題,以小農戶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社會化服務為支撐,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產經營隊伍。記者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正在進行相關方面的有益探索。

2月2日北方小年當天,內蒙古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侯家營子村官牛犋南社「黨建引領 統種共富」分紅大會現場鑼鼓喧天。熱鬧的場面中,全社281人共領取了約520萬元分紅款。「這是第五年分紅,人均比第一年多7200元。」全家5口人分到92500元的村民王靜說,「太高興了,今天村裏的‘共富食堂’也開始營業,公公婆婆在這裏吃飯便宜又幹凈,我和老公在城裏做生意就更放心了。」

為解決年輕人「不願種地」、留守老年人「種不動地」的問題,2019年官牛犋南社在鎮黨委和村黨支部引領下成立土地合作社,110戶農民全部自願以土地入股,按照「成本共攤、利益均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原則,對村裏3000多畝耕地進行合作化經營。

與其他地方的村民合作社不同的是,所有村民、全部土地入股,由村兩委班子成員任合作社負責人,既抓集體生產又管村社治理。大家選出6位村民負責種地,民主決策確定種植品種,利用大型電腦械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土地收益中,10%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和公共事業,20%作為土地管理費用,剩余70%給村民分紅。此次人均分紅18500元,比上年增長500元,分紅金額再創新高。

春節前,達拉特旗王愛召鎮、吉格斯太鎮等地的許多村子也迎來「分紅季」。2023年初,旗政府分析官牛犋南社的成功經驗認為,這是實作土地規模化經營和群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將這一做法提煉總結為「統種共富」模式,並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更多的村子進行土地合作化經營。

達拉特旗農牧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旗「統種共富」土地經營面積達78萬畝,涉及46個行政村的281個村民小組、3.9萬人,目前已有14個行政村共計分紅8000多萬元。

「統種共富」模式引起自治區重視,官牛犋南社成為全區農牧業系統觀摩學習熱點村。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要求各地發揮村集體組織協調作用,在具備條件的地方逐步推廣,促進耕地高效利用和群眾增收。

多地幹部群眾說,「統種共富」使「小田變大田」,利於機械作業、科學種田,是破解農民老齡化、種地收益低等農業發展難題的一個良方。

官牛犋南社社長高勇告訴記者,土地集體經營後,許多青壯年安心在外發展,村裏利用政府獎勵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資金,給耕地上了先進的滴灌設施,更能節約水肥、降低成本、提高單產。

達拉特旗旗長王小平介紹,旗裏2024年將打造「統種共富2.0版」,著力在調結構、引良種、套用先進技術上下功夫,努力再破畝產「天花板」。

這是2022年8月30日拍攝的達拉特旗昭君鎮水稻田。(楊耀中攝)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員、達拉特旗政府農業顧問李昌平認為,「統種共富」模式把分散的小農戶變成組織化、專業化、現代化的生產經營共同體,是又一次來自基層的自發性改革創新。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