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楠楠
祖輩世代都是老農,出了一個北大碩士研究生。
靠著「養生」講座 大賺350萬, 是整個大家庭的驕傲。
然而,他卻帶著這筆錢歸隱田園,與所有人失去了聯系。
他要隔絕外界的汙染,自給自足, 親自為老婆接生。
深居11年,王青松為了兒子求學 終於決定「出山」 。
這個「重返社會」的計劃成功了嗎?
現在的王青松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天之驕子
1977年,國家放開高考。
彼時,王青松正在信陽地委做機要員,負責記錄人事資訊。
這個工作,得益於王青松的特殊才能。
他記憶力驚人,過目不忘。
據說,一天時間,他能記住500個電話號碼。
從上小學開始,王青松就展示了他的學習天賦。
家裏世代務農,出了個聰明絕頂的讀書人自是欣喜不已。
就這樣,王青松在家人的支持下讀到了高中。
當時,國家還沒有放開高考政策,高中學歷已經是頂級。
高中畢業後,即使王青松沒有任何背景還是進入了政府單位工作。
高考恢復之後,王青松參加了 1979年的高考。
王青松是洛陽人,是1979年洛陽市的高考狀元。
最重要的是,他考上了北京大學,主修國政。
由於高考耽擱了幾年,王青松比同屆同學要大個幾歲。
加上在地委任職的經歷,王青松總是西裝革履的打扮,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
入學之後,王青松順利 被任命為團委書記。
分寢室時,老師故意將他和幾個毛頭小夥分在一起。
結果,王青松成了小毛孩們的老大哥。
1983年6月,王青松本科畢業。
但是,他並沒有離開北大。
他考了北大法律系,攻讀碩士。
碩士畢業之後,王青松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師。
從洛陽走到北京,從農民變成人民教師,一家人都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鐵飯碗一抱,可保此生無虞。
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王青松的人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氣功大師
上世紀八十年代,氣功學在中國廣為流傳。
在農村長大的王青松曾練習過一段時間的武術。
本科期間,他又喜歡研讀【莊子】。
順勢而為,利用自己的學識,王青松在北大開了養生班。
氣功學到底有多火熱呢?
每人收費10元,場場人山人海,座無虛席。
幾年時間,王青松就掙到了350萬。
八十年代的350萬,百萬富翁,含金量相當高。
這幾年,可以說是王青松的巔峰時期。
不僅賺到了大鈔,還收獲了一段校園戀愛。
在他開設的養生班中,有一個叫張梅的女孩是他的忠實粉絲。
張梅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在北大任教。
同樣是北大教師,又有著相同的愛好。
沒過多久,他們就步入了婚姻殿堂。
但是,自從結婚後,王青松的事業一落千丈,再也沒了往日的輝煌。
氣功學大火的時候,王青松誌得意滿。
後來,氣功學被國家嚴厲打擊,那些大師也被打回了原型。
王青松開辦的養生班逐漸沒人光顧。
享受過人聲鼎沸,再回到平淡的日常,心裏難免有落差感。
王青松不滿足於當前的教師工作,決定考博。
他的能力毋庸置疑,總分成績第一,耀眼奪目。
神奇的是,他並沒有被錄取。
從小吃慣了苦頭,王青松並沒有氣餒。
第二年,他又準備沖刺法律系博士。
或許是前半生的運氣已經用完, 王青松依舊沒有被錄取。
接連兩次的打擊,讓王青松有點摸不到頭腦。
難道是因為「氣功學」導致一些導師對自己有了別的看法?
反觀妻子張梅,事業也是磕磕絆絆。
她兢兢業業地教書五年, 卻還沒有評上職稱。
這樣的生活與王青松想象的相差甚遠。
辛辛苦苦,兢兢業業,掙一點微薄的薪水。
思來想去,王青松和張梅做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
離開北大,去往深山, 世外桃源,做一對快活神仙。
深山生活
在王青松的老家,能像他一樣有成就的人少之又少。
對於王青松夫婦的選擇,不僅家裏人看不懂,就連身邊的同學和朋友也看不懂。
北大薪水再怎麽低,也比回去種地的保障要好的多。
但是,王青松非常堅定自己的選擇。
他和張梅在北京和河北的交界地帶選了一處地方。
他花了20萬,拿到了這處 荒山50年的使用權。
他們先是在這裏建了一座小房子遮擋風雨。
然後,兩口子 開始了「開荒運動」。
在房子附近,能開墾的地方都 種上了瓜果蔬菜。
秋天有玉米高粱和花生,冬天有大白菜和薯仔,春天有桃花,夏天有西瓜。
肥嘟嘟的豬娃,喜歡攀巖的黑山羊,負責拉磨的驢,還有幾十頭黃牛。
豬牛羊為土地施肥,土地上生長的是它們的糧食。
因為只有兩個人,消耗的東西並不多。
補充蛋白質有家養雞下的蛋,偶爾他們也會 宰只山羊和雞燉肉吃。
他們喝山泉水,筷子是稭稈做的,刷碗用草木灰,洗衣服用皂莢。
夫妻兩個在山上構造了一個 純天然的生態鏈。
除了鹽巴需要從外界購買,其他全部可以自給自足。
但由於家裏的牲畜過多,他們不得不雇人來幫工。
只是,王青松和張梅有潔癖。
他們不允許工人住在山上,每天幹完活兒之後就要離開。
工人們用過的東西和吃過的東西也要帶出深山。
因為他們不想自己辛苦打造的世外桃源被別人汙染。
就連父母想要來探望他們,都被拒絕了。
山裏沒有訊號,他們也沒有手機和電視機。
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後,夫妻倆會 一起讀書或者坐在院子裏看星星。
沒有人際交往的煩惱,沒有上班當牛馬的煩惱。
4年之後,夫妻倆迎來了愛情的結晶。
王青松計劃讓孩子和自己一樣,在深山中度過一輩子。
但有一件事,讓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的命運該由自己決定
王青松為了不與外界接觸, 親自為老婆接生。
在他的努力之下,孩子順利落地。
夫妻倆為孩子取名叫做王小宇。
夫妻倆都是高等學府畢業,教授孩子知識不成問題。
讀幼稚園的年齡,小宇已經回背三字經,千字文……
年齡再大一點,張梅每天會為小宇安排3節課。
語文,數學和英語,每個學科都沒有落下。
因為沒有其他遊戲可以玩耍,小宇的上課效率非常高。
有時候,張梅也會帶他一塊去放羊。
在山上跑來跑去,小宇的體格比一般人都要強壯。
他飛奔進羊群中,充當起了羊司令。
在大山裏的生活,每天都是快樂的。
直到有一天,王青松的朋友來山裏拜訪。
朋友帶了一個相機,小宇對此非常好奇。
從這一天起,王青松和張梅對自己曾經的決定感到了疑惑。
把小宇一輩子綁在深山裏,真的是對的嗎?
最後,他們還是決定返回社會,讓孩子 到真正的學校接受教育。
王青松聯系了老同學,表明自己要出山的願望。
當王青松站在老同學面前時,他都差點沒認出來。
眼前這個邋裏邋遢,蓬頭垢面,皺紋橫生的男人會是那個西裝革履,談笑風生,令人生畏的王青松。
記者同學寫了一篇報道,王青松的事跡立馬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
北大附小承諾王小宇可以免費上學。
王青松決定用3年時間讓自己重新融入社會,並且大展宏圖。
他計劃售賣自己生產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
另外,他還想 寫一本書,沖一沖諾貝爾獎。
但是,王青松的願望並沒有實作。
回歸社會之後,王青松接受了一名記者的采訪。
但是這位記者斷章取義, 使得王青松一家被社會討厭。
王小宇的入學資格也被取消 。
王青松想要發表的書也沒了下文。
一家人再次從社會消失,回歸田園。
結語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王青松可以是天之驕子,是令人敬仰的大師。
也可以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
功名利祿如過眼雲煙。
只要得一隅平靜之處,有天倫之喜,深居大山倒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文獻
洛陽籍北大教師王青松 遁入深山當隱士——洛陽網
北大高材生「歸隱」深山20年 為兒子準備回歸社會——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