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五團鎮茶園村:傳承紅色基因 致力鄉村振興

2024-02-01三農

紅網時刻新聞1月31日訊 (通訊員 陽望春 陳科帆 汪新忠)1月31日,共青團邵陽市委、少先隊邵陽市工作委員會審議透過了城步苗族自治縣五團鎮茶園村關於申報邵陽市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的申報材料,這是茶園村庚續紅色資源、弘揚長征精神、大力振興鄉村的又一成效。

茶園村地處南山國家公園和金童山自然保育區中心位置,下轄勾頭巖、坡子寨、巖子水、十林頭四個自然村落,紅色資源豐富、紅色文化底蘊厚重。1934年9月9日紅六軍團9700余人、12月6日紅一軍團、紅九軍團、中央直屬機關紅軍主力、12月8日第三、五軍團後衛部隊分別紮營茶園,並在茶園開展了革命鬥爭、政治宣傳、開倉分糧、打土匪惡霸等大事件,至今茶園還保留著紅軍墓、紅軍路、紅軍井、紅軍街、紅軍使用過的老物件等紅色遺存,且留下了口口相傳的「紅軍長征過茶園」「背水缸送魚給紅軍」等動人紅色故事。自從茶園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以來,透過召開村組幹部會、群眾代表和黨員會、院落會、入戶走訪調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村情,聽取民意,掌握了村裏的整體情況和村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緊緊依托紅色資源優勢,加強鄉村治理,探索文旅融合,做強做優產業,穩步推進駐村幫扶工作。

堅持黨建引領 構建鄉村治理新格局

茶園村既註重源於「紅」,更註重傳承「紅」,透過用紅色文化烘托紅色精神,以紅色精神啟用紅色基因,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目前,茶園村依托村兩委幹部、退役軍人、黨員群眾,在全村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五微線上」網格管理體系,從全村推選了熱心村級事業、群眾威望高、相對年輕的16名黨員群眾擔任專兼職工作員,全面發揮他們在紅色誌願服務、安全生產、信訪維穩、平安建立、「廁所革命」、鄉村建設等工作中的作用,使支部成為群眾身邊最具活力的「紅色細胞」,開創了社會治理「微區域、大民生」的新局面。

做優做強產業 探索文農旅融合新路徑

該村持續做優做強油茶、峒茶等特色產業。全村種植油茶2000余畝,峒茶200畝,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同時,不斷挖掘紅色基因和傳統文化,完善周邊附屬設施,把紅色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積極探索集生態旅遊、紅色旅遊為一體的文旅農旅融合發展新路徑。近年來,爭取資金先後完成了紅軍烈士墓、紅軍井、紅軍廣場的修繕、修建,繪制紅色文化墻繪3處,收集整理了紅軍長征過茶園的史料素材,做到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2022年,該村成立了大地茶園紅色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紅色旅遊開發有了良好基礎。

大力整治環境 繪就生態宜居新底色

該村堅持把「生態宜居」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2023年來,拆除空心房2座,改造衛生廁所18座,投入16萬元完成村口橋頭河堤建設,爭取資金60余萬元建成黨建廣場、對巖子水村落進行人居環境美化、繪制紅色文化、民族團結、苗族文化墻800余平方米。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組織發動群眾對村內主幹道路、公共區域、房前屋後、道路兩側雜草雜物進行集中清理,積極動員群眾自發實施綠化、美化工程,全村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提升。

推進文化鑄魂 塑造文明鄉風新風尚

茶園村有漢、苗、侗、瑤、回等6個民族,歷史悠久,民族風情濃厚,活動豐富多彩,形成了吊腳樓、苗繡、打油茶、釀米酒、對山歌、竹竿舞等特色景觀的苗族文化。

該村傳承紅色基因,圍繞紅軍長征過茶園、一個禾桶救紅軍、背水缸送魚給紅軍等紅色故事,請專家學者精心編制紅色資料,把紅色資源逐步轉化為幹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大力開展以弘揚革命優良傳統為主題的鄉風文明建設活動,每年七一前後組織祭奠革命先烈活動,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堅決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客事精辦,樹立文明新風;結合紅色茶園建設,繪制革命宣傳畫,打造出「會說話」的「文化墻」,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熏陶,全村形成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社會好風尚。

「茶園村將立足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以縣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為契機,依托‘紅色銘印、自然風光、苗寨建築、苗族技藝’四大文旅資源優勢,規劃布局‘一軸、三區’(即:沿茶園溪打造紅綠融合發展景觀軸;利用村豐富的生態、民族和紅色文化資源,分別打造紅色文化教育研學區、山地特色農業區、苗寨古村落風情遊覽區),並圍繞‘一軸、三區’分期分步全力打造‘紅色文化研學+茶園溪田園風光+苗寨風情’精品旅遊路線,透過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雙輪驅動,奮力打造支部強、產業旺、文化興、村民富、環境美的鄉村振興新農村。」城步縣委宣傳部駐茶園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楊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