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在農村,沒有兒子真不行,不但受人欺負,祖屋也沒人守,很悲涼!

2024-06-08三農

城裏人總覺得農村人見識不行,骨子裏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們覺得農村人,很多不管生多少女兒,都還想要生一個兒子,是一種思想的陋習。那麽窮,還生那麽多孩子,真是可憐了那些孩子,男孩女孩不都一樣嗎。作為農村人,只想對城裏人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在農村,沒有個兒子,還真不行。我大伯家就是如此。

我大伯的一生,可以說是輝煌的一生。在農村人中算是完美,但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兒子。因為此,大伯一生的腰桿都挺不直,至死都有遺憾,在和人吵架時,都沒有底氣。

大伯生有三個女兒,就是我的大姐、二姐、三姐。本來大伯是要繼續生的,直到生出一個兒子。但伯母在生了我三姐後,身體出現了些狀況,不能再生了。大伯,就成了農村沒有兒子的家庭。在農村,沒有兒子的家庭,是受人欺負的,在和別人吵架時,人家只要罵一句「你是絕代子、絕子絕孫」,就不知道該怎樣回懟人家。

大伯在接受沒有兒子以後,性情也大變起來。由以前性情開朗,變得斤斤計較起來,同時非常的勤勞節儉。大伯內心是個要強的漢子,是的,他是沒有兒子,但在他心裏,已經做了決定,一定要讓我堂姐三姐妹讀書,有出息。在那個年代,農村人的確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一般女兒,在村小讀完三年級,基本上就不讀書了,就開始幫家裏幹農活了,兒子則可繼續讀書。

大伯家只三個女兒,所以我三個堂姐,都能繼續讀書。我三個堂姐也很爭氣,成績都是班級數一數二的。大伯和伯母勤勞節儉,在他們心裏,就是一定要讓女兒們有出息,將來不生活在農村。即便再苦再累,大伯都覺得值得。那時寨裏,和堂姐們一般大的女孩子,都是超級羨慕她們。

寨裏的人,也開始說風涼話,對大伯說,女孩子家,遲早是別人家的人,送她讀那麽多書,就算讀到北京長沙,又有什麽用。幹嘛把自己搞的那麽辛苦。但大伯都不為所動,內心就是堅持送女兒們讀書。

一晃很多年過去了。我的三個堂姐,都很爭氣。大姐讀書讀到北京,還在北京安了家。二姐讀到了省城,也在省找了丈夫。最撇的三姐,也是在縣城工作。大伯覺得揚眉吐氣,在寨子裏走路都帶風。他看見一些有兒子的家庭,兒子仍然在農村幹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心裏想到「這樣的兒子有啥出息」。

寨裏的人,也開始尊敬大伯起來。按農村人的觀點就是大伯家城裏有人,是惹不起的主。更多的心思,是想未來的某一天,我城裏的三個堂姐,有可能能幫助到他們。農村人都是那樣,「人捧有的、狗吠醜的」思想根深蒂固。大伯也覺得無限風光,在村裏有些話語權。

但後面一件事,讓大伯很心寒。因為一小塊土地,大伯和村裏的一戶人家爭執起來。雙方都是寸步不讓,吵得不可開交。農村人大多如此,為了一點土地,就會爭吵不休。那家的女人,罵得很難聽,說大伯是絕代子,絕子又絕孫,兒子都沒有一個,神氣個什麽,將來祖屋都沒得人守,還和她家爭地。

這讓大伯很受傷,氣得都病倒了。打電話給我城裏的堂姐,叫她們回來教訓那一家子。三個堂姐知道老爹氣得病倒了,都從城裏趕了回來。到這個事,她們也不好把人家怎麽樣,只是一個勁的安慰自己的老爹,別和別人爭吵,他家不缺那一點地。

大伯本以為自己三個在城裏有權有勢的女兒,會為自己出一口惡氣。那知道女兒們是這個態度,嘴上沒說什麽,但內心很受傷。都是沒有兒子的錯,要是有個兒子,誰敢這麽欺負他。從那以後,大伯總是唉聲嘆氣的。

三個女兒在老爹不開心,就商量著把老兩口接到城裏去住。正好在縣城的三姐,家裏的小孩需要帶。但大伯打死都不去,他就守著自己的老屋。伯母被三姐接到縣城帶孩子。

這個時候,寨裏又有人說,外婆帶外孫,就是鴨婆帶雞兒,費力不討好。大伯聽了後,就是打電話叫伯母回來。從此以後,老兩口就生活在寨裏,直到去世。

伯母去世後,三個堂姐覺得大伯一個生活在農村,很是孤單,要接他去城裏,大伯打死也是不願意,就一個人生活在農村的老屋裏。後來大伯也去世了,葬禮辦得很風光。但大伯去世後,寨裏的老屋就沒人居住了。

開始幾年,縣城的三姐,常回寨裏,每次都把老屋打掃得幹幹凈凈。她知道,那是爹娘一輩子的心血,也是她們兒時的記憶。可慢慢地,幾個女兒就回來得少了。老屋也變得雜草叢生,成了沒人管理的房子,讓人看起來很是悲涼。

這很悲涼,卻又是現實,農村很多沒有兒子的家庭,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