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中華血脈覺醒?他身為力學家卻癡迷土地,種地種到沙漠裏?

2024-06-08三農

「中國沙化土地面積大約是170萬平方公裏,哪怕只能改造其中的1%,那也是拓展了超過2500萬畝的耕種土地!」易誌堅,意誌堅,15年風雨,身為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的他帶領治沙研究團隊勇闖沙漠和科學的「無人區」,在難見生命的土地上實作了「點沙成土」的綠洲奇跡!

而在他們之前,恐怕沒有人能夠想到,讓沙漠在短時間內變成綠洲的,竟然會是一群與生態、植物、土壤、治沙等專業毫不相關的力學家。

易誌堅 (攝影/寧穎)

故事在酒裏

易誌堅並非嗜酒之人。他的日常生活中也鮮少有酒出現,但每逢待客迎賓,他總要拿上一瓶「沙之約」。「這是我們用沙漠中種出的高粱釀成的酒。」席間,易誌堅總要向客人介紹一二,「酒瓶是特制的,其中專門辟出了一塊地方,裝的是來自烏蘭布和沙漠的沙子。目前這款高粱酒的生產規模不大,我們也沒想怎麽宣傳,這就姑且算是我們團隊的一種初步產業化探索吧。」

開啟瓶塞,任由醇馥幽郁的酒香飄入鼻腔、縈繞舌尖,易誌堅與團隊的力學治沙故事也就在香氣氤氳之中被鋪展開來。

在易誌堅本人的記憶裏,直到2016年,他才與蒼茫大漠互相熟悉。從小生活在山城的他幾乎沒有直觀感受過無垠浩渺、風沙漫天,但身為力學家,他卻莫名對土地荒漠化問題很是關註。「土地荒漠化一向被大家稱為‘地球癌癥’,中國又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我一直很憂慮這個問題。」但與多數人一樣,用力學視角解決環境問題的想法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被易誌堅深入思考過,直到2009年他開始深研「顆粒物質力學」,才意外揭開了一頁別開生面的科研新章。

不過,這條從理論探索走向實踐的道路,易誌堅和團隊整整走了8年。

本質上講,顆粒物質從離散狀態向流變狀態、固體狀態轉換,依靠的是一種萬向約束關系。「如果顆粒物質可以透過改變約束來改變其狀態的話,沙子是不是也可以透過力學約束改變其離散狀態,轉變成幹時為固體、濕時為流變體的‘土壤’呢?」突如其來的靈感正是原創力學理論——土壤顆粒間的萬向結合約束關系(簡稱「ODI約束」)的來源,也是易誌堅與沙漠結緣的原點。

2013年,在易誌堅團隊的闡釋和不斷創新之下,基於萬向結合約束原理而生的植物纖維素黏合劑逐漸成為荒漠問題的高分解答——只需在沙子中混合適量的黏合劑和水,就能使沙子獲得與自然土壤一樣的生態-力學內容:既有一定的柔性,保水、保肥、透氣,可為植物根系生長提供彈性空間;又有一定的剛性去「抱住」植物根系,維持植物穩定。

真理終歸需要大規模實踐來檢驗,學校中用以模擬沙漠的一方土地較之萬余平方公裏的蒼茫大漠終不過是「方寸之間」,考慮到這一點,易誌堅便開始為這串「沙變土」的「密碼」尋找第一塊試驗田。

於是,在2016年春天,他帶領科研團隊走進了烏蘭布和沙漠。

馴服「紅色公牛」

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八大沙漠之一,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境內。在蒙語裏,「烏蘭布和」是「紅色公牛」的意思。而這片熱土的演化史,也確如其名,越來越高溫、熾熱,令人難以接近。

烏蘭布和沙漠

兩千余年前的西漢時期,烏蘭布和曾沃野千裏,與如今寸草不生的流動沙漠沒有絲毫關系,直到唐宋時期開始明顯沙化,治理手段的缺乏使這裏逐漸「沙深三尺、馬不能行」,沙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徹底淪為人類難以馴服的「紅色公牛」。

但連易誌堅自己都沒有想到,轉機出現得如此突然。實驗期僅過了幾個月,這片浩瀚的黃沙中就誕生了「綠洲奇跡」——他們憑借「沙漠土壤化」技術開拓出了一個兩塊足球場面積大小的綠洲。在一片郁郁蔥蔥與瓜果飄香中,這頭桀驁不馴的「紅色公牛」第一次在人類面前表現出「臣服」的姿態。這也是第一次,易誌堅團隊的科學設想在真實的土地上開花結了果。

作為團隊負責人,易誌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最初選擇試驗地點時,我提出了三個要求,‘要寸草不生,要有適當的水資源,以及不要有人幹擾’,阿拉善盟據此推薦了烏蘭布和,並告訴我們,烏蘭布和的條件最典型也最惡劣,如果征服了烏蘭布和,其他的沙漠就不在話下。」

易誌堅團隊創造的沙漠綠洲

勇闖無人區的腳步和信心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滯,即便易誌堅知道這將是一條孤獨之路,也是一條艱難之路。「沒有搖擺過嗎?」多年之後面對此問,他的回答一如其名:「沒有。我一直堅信自己在做一件正確的事,即便沒有人做過。」

但也正因為「沒有人做過」,在落地成果聞名業界之後,鮮花掌聲自然有,但爭議之聲也接踵而至,「新技術在現行理論中找不到支撐,會不會是‘偽科學’?」「‘沙漠土壤化’改造後的土地種植作物仍然需要澆水,是否不適用於本就缺水的沙漠?」「添加的材料有沒有汙染?改造成本會不會很高,是否具備推廣價值?」「沙漠是地球自然生態的組成部份之一,把沙漠全部變成綠洲會不會是一種破壞生態的行為?」

…………

易誌堅沒急著反駁,也沒停止研究,只是在其後近6年的時間裏,在「沙漠土壤化」造福過的內蒙古阿拉善盟烏蘭布和沙漠、新疆和田塔克拉瑪幹沙漠、四川若爾蓋修復沙化草原、西沙島礁、西藏拉薩市郊沙化帶等總面積近2萬畝的沙地上,默默收集了很多數據,用以回應種種質疑。

喜看荒漠變良田

2021年9月18日,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組織評價委員會在內蒙古烏海市召開「沙漠土壤化關鍵技術與生態治理示範工程」成果評價會。評價委員會的專家們圍繞沙漠土壤化後的各項指標,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等,認真進行了質詢。

「我們優選了一批適宜沙漠種植的植物,如狼尾草、高粱等數十種植物,產量都很高。」「根據監測,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土壤化後每畝地的用水量為300至500立方米,比當地農地灌溉定額標準節水30%以上。」「目前,團隊在技術創新、生產體系方面的各項科研成果,已獲得中國、澳洲、摩洛哥等國發明專利授權22項。」「並不是所有的沙漠都要被還原成土壤,也不是所有的沙土都能被還原成土壤,我們都是經過嚴密調查論證的,自然條件形成的沙漠還是要維持的。」針對專家們提出的質詢,易誌堅和團隊成員一一回應,數據詳實、對答如流。

經過3個多小時的討論,最終,評價委員會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沙漠土壤化’是一項原創性、突破性成果,其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明顯,對國家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義,為全球沙漠治理提供了借鑒,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漸漸地,爭議聲越來越小,直至消失,越來越多的支持和鼓勵使易誌堅常懷感激,「當初專案沒錢的時候,團隊裏很多人為了這個專案押上自己的身家甚至貸款,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沙漠變綠洲是人類的夢想,如果在我們手中,這個夢想實作了一點點,都是我們的榮幸與成就」。

荒漠變良田

而對於自身的病痛與苦難,易誌堅則習慣了風輕雲淡,「這個不用多說,現在問題都解決了」。

2017年,易誌堅罹患腫瘤,因病程尚處早期又盡快接受了手術治療才得以恢復,2024年他又剛剛做過心臟方面的手術……易誌堅每次「解決」的,其實都不是小問題。

永遠理性地直面疾病,心無旁騖地規劃自己還能堅持的工作流程,每一次從病魔掌中逃脫,易誌堅都感嘆自己是幸運的,而當沙漠的荒涼褪去,綠意再現,人們看到生態修復事業的偉大隊伍中有易誌堅,又何嘗不會感嘆一句幸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