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蒙古國荒漠化危機:70%國土受威脅,牧民赴首都求生存

2024-01-22三農

蒙古國為全球第二內陸大國,距渤海近千裏之遙,占地156萬平方公裏,以高原山區為主體。該地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型氣候,全年冷冽且幹燥,植被主要為草原與荒漠,難以為人居住,人口僅300萬。

蒙古國的大牧場放牧業在國內占據主導地位。平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年平均氣溫只有-1.3攝氏度,嚴酷的氣候條件制約了農業的發展。而草原面積據估約90萬平方公裏,牧民人數近30萬,牲畜存欄總數高達7000萬頭,換言之,每個平方公裏草原上需容納80匹牛羊。

蒙古國土地類別以草原、荒漠為主,氣候幹燥易引發土地沙化。由於牧民總人口及牲畜數量的持續增長,遠遠超出草原承載力。未加控制的放牧行為已使全境76%以上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年沙化率接近2%。土地荒漠化使500條河流斷流,400個湖泊消失,牧民被迫遷往首都烏蘭巴托,形成一片貧困聚居區。

除過度放牧外,蒙古的采礦活動也對生態環境造成重大沖擊。這個「坐擁寶山」的國家蘊藏著逾80種礦產,煤礦、鐵礦、銅礦儲量皆名列世界前茅,銅儲存量更是超越20億噸,稱霸亞洲。該國主要出口礦產品,礦產品出口額高達106億美元,占GDP比例達62%,堪稱國家經濟主心骨。

然而,大規模的露天開采礦石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加速土地荒漠化。烏蘭巴托因外來遷入人口迅速增至140萬,占總人口46%,成為蒙古獨一無二的大都市。每年3-5月份,蒙古氣旋帶來30萬噸級別的沙塵竄進中國整個北部區域。去年四月那場連帶19個省市自治區、波及4億多人的沙塵暴更有沙塵直接南下至上海、浙江等地,使得全體國民皆遭當頭一擊。

中國雖成功治理了部份沙漠化地區,如毛烏素沙地已經基本消失於人們視野,但仍無法抵擋來自蒙古的沙塵侵襲。沙漠化為一個全球化的難題,只要蒙古國內沙漠化問題還未妥善處理,沙塵暴襲擊事件將仍會長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