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如何應對柑橘潛葉蛾的威脅?

2024-01-12三農

如何應對柑橘潛葉蛾的威脅?

蔣夢俠等

四川柑橘特別是晚熟柑桔已成為「川果」特色農業區域品牌,更是四川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特色支柱產業。 自 2015 年以來,四川省快速推動柑橘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現已成立中國最大的晚熟柑橘產區。 目前,四川柑橘種植面積已超過 3. 3 ×10 5 hm 2 ,「春見」「不知火」等晚熟柑桔已近 1. 3 × 10 5 hm 2 ,位居全國前列。 柑橘已經是四川地區栽培面積最廣、經濟地位最重要的果樹之一 。 柑橘產業在全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做出了重大貢獻 。 然而,由於柑橘多種植在四川多雨、高溫、高濕區域,導致柑橘病蟲害具有發生種類多、危害重、防控難和損失大的特點,其中柑橘潛葉蛾已成為全省柑橘園普遍發生且為害嚴重的重要食葉害蟲之一,近年來呈逐年加重發生和為害趨勢,已嚴重威脅全省柑橘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筆者依托近年來主持和參加的國家、省級科研專案,對柑橘潛葉蛾的發生為害和防控開展了系統研究,現將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 柑橘潛葉蛾的危害

柑橘潛葉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屬鱗翅目 Lepidoptera、潛葉蛾科 PhyLLocnistidae 害蟲,又俗稱畫圖蟲、鬼畫符和潛葉蟲等,主要為害柑橘及部份蕓香科植物的嫩稍和葉片,四川全域柑橘產區均有分布。 柑橘潛葉蛾主要以幼蟲潛入柑橘樹的嫩梢、嫩莖和嫩葉表皮下直接取食葉肉,在葉片內部形成銀白色蜿蜒的隧道,隧道內部充滿幼蟲的糞便,在中央形成一條黑線,被害後的葉片會產生嚴重卷曲、硬化,易脫落,甚至出現生長停滯的現象,對當年果品損失率可達 20% ~ 30%,也嚴重影響來年的產量 。 另外,柑橘潛葉蛾被害葉片形成的傷口和卷曲硬化常常為柑橘紅葉蟎、卷夜蛾、蚧殼蟲類等害蟲提供「避難」和越冬場所,並為柑橘潰瘍病菌和炭疽病等主要病害的侵入和蔓延提供了很好的通道,研究表明,柑橘潛葉蛾的為害指數值與柑橘潰瘍病、柑橘炭疽病和柑橘紅蜘蛛的發生為害度成顯著正相關系。

2 柑橘潛葉蛾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

2. 1 生活習性

經室內飼養結果表明,柑橘潛葉蛾在四川省柑橘種植區主要以蛹和老熟幼蟲在晚秋梢葉表皮下或繭裏越冬。 一般在次年 4 月下旬越冬蛹開始羽化為成蟲,成蟲羽化後多在清晨,主要以早上 3 ~ 7 時羽化最多,其次是 21 ~24 時。 成蟲羽化後當天即能交尾產卵。 成蟲具有晝伏夜出特性,即白天躲藏在葉叢中或柑橘園附近雜草叢中,傍晚以後飛入柑橘園。交尾產卵時間多在 18 ~ 21 時,約占全天產卵量的50%以上。 成蟲 1d 的活動時間和產卵時間相一致。1 頭雌成蟲平均產卵量為 20 ~60 粒,成蟲產卵對嫩梢新葉大小有嚴格的選擇性,主要以 1 ~ 3cm 長的嫩葉上產卵最多。 卵多產於嫩梢新葉背面中的中脈附近,一片葉產卵 1 ~2 粒。 孵化後的幼蟲從產卵部位的卵底面潛入葉表皮下取食葉肉。 幼蟲期共 5齡,3 齡幼蟲為暴食期,占總食量 93% 左右,4 齡幼蟲停止取食,體縮小而成預蛹,通常在葉緣附近將葉卷起包圍身體,並吐絲結繭化蛹。 幼蟲對食料不足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一葉上有多頭幼蟲共存時,並不影響其生存,高密度仍然能發育成熟,完成其化蛹和羽化的生長階段,使族群保存不衰。

柑橘潛葉蛾在四川成都、綿陽、眉山等柑橘產區1 年可發生 10 代,各代平均歷期分別為 29. 5、20. 2、18. 3、17. 4、16. 2、18. 4、21. 2、32. 5、35. 6 和 84. 6,其中卵歷期平均 2 ~9d,幼蟲歷期 5 ~22d,蛹歷期 5 ~32d,成蟲壽命 2 ~18d。 在綿陽完成一個時代,春季為 19 ±2d,其卵歷期 3 ~6d,幼蟲歷期 9 ~11d,蛹歷期 8 ~12d,成蟲壽命 2 ~ 5d;夏季完成一個世代 12±1d,其卵歷期 1 ~2d,幼蟲歷期 6 ~8d,蛹歷期 4 ~6d,成蟲壽命 1 ~5d。

2. 2 田間族群消長動態

氣候因子、天敵數量、食料豐富度和栽培措施等是影響柑橘潛葉蛾在柑橘園族群消長的主要因子 。 據調查,柑橘潛葉蛾在成都、綿陽、眉山等柑橘種植區,其 1、2、3 代族群數量較低,4、5 代族群數量逐漸增多,6、7、8 代族群數量達到全年最高峰,呈現出漸進式「單峰型」族群周年消長規律。 從時間上看,5 月上中旬開始發生為害,6 至 7 月上旬為害較輕,7 月中旬至 9 月危害重,達到全年族群數量高峰期,即春梢期難見受害,夏梢期受害較輕,秋梢期受害重,尤其晚秋梢受害嚴重。 主要是因為在春季,由於冬春氣溫低,越冬蟲態死亡率較高,潛葉蛾族群數量少,無力對春梢產生為害。 在夏季,由於氣溫偏高(30℃以上)直接影響各蟲態的正常生長,加之,夏梢與幼芽爭奪養分,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除幼樹利用夏梢擴充套件樹冠外,成年樹常常要抹除夏梢,直接減少了潛葉蛾生長發育的食源,導致夏梢受害較輕。在秋季,秋梢和晚秋梢抽發整齊,氣溫適中(潛葉蛾最適溫度範圍為 26 ~ 28℃),完全滿足潛葉蛾生長發育要求,造成潛葉蛾族群數量大,秋梢特別是晚秋梢受害嚴重 。

3 柑橘潛葉蛾綜合防控技術對策

長期以來,化學防治一直作為柑橘潛葉蛾的單一防治手段,導致害蟲抗藥性不斷增加,防控效果也不盡人意,同時果品農藥殘留超標的安全風險極大 。 近年來,筆者利用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專案,圍繞柑橘潛葉蛾化學防治的農藥減量增效,整合出了以農業措施為基礎,物理手段為支撐,生物防治為重點和科學用藥為保障的「1234」即1 查2 清3 掛4 精準綜合防控技術措施,已在全省柑桔種植區大面積推廣,並取得良好成效。

3. 1 蟲情監測,即「一查」

依托柑橘種植區所在縣(區)農業農村局構建的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體系,利用病蟲害監測點開展柑橘潛葉蛾田間普查和系統調查。 柑橘潛葉蛾的田間監測主要透過對田間族群數量消長系統調查來進行,即選擇代表性幼樹園,采取 5 點取樣方法,每點定 3 株,共計 15 株。 時間從 5 月中下旬夏梢抽發期開始至 9 月中下旬秋梢定型為止。 每 7 ~ 10d調查 1 次,10 月至次年 4 月每 20d 調查 1 次。 每次隨機調查 30 ~40 枝梢,每枝梢調查頂端 5 片葉,計數卵、幼蟲、蛹數。 將周年調查數據計算出夏梢尤其是秋梢發生期和發生危害程度,並結合氣候資料綜合研判進行蟲情和防控預報。

3. 2 農業防治措施其核心措施為「兩清」

一清即秋梢期的抹芽控梢,主要采取「去早留齊、去零留整、集中放梢」措施,旨在切斷柑橘潛葉蛾的食物鏈,以達到減少蟲源的目的。 具體措施是將桔園過早或過晚抽發不整齊的梢和零星抽發的梢抹去,配合水肥合理控制,促使其夏、秋梢抽發整齊。二清即「冬春季清園」。 一是人工清園,就是在冬季結合修剪剪除被柑橘潛葉蛾為害的嫩枝和嫩梢,並帶離桔園深埋,消滅或減少越冬幼蟲和蛹的基數。二是藥劑清園,就是選用礦物油或機油乳劑在冬季和翌年春季進行藥劑清園,直接殺滅越冬幼蟲和蛹。

3. 3 物理誘控和生物防治

其核心措施為「三掛」,一掛(釋放)天敵昆蟲,中華草蛉和亞非草蛉是潛葉蛾幼蟲的主要捕食性天敵,白星姬小蜂和金小蜂等則是潛葉蛾幼蟲的寄生性天敵,在 6 ~7 月人工釋放這些天敵對秋季潛葉蛾族群數量起著關鍵防控作用。 為保證天敵的寄生和捕食效果,可在柑橘園實施人工生草,一般選擇三葉草、紫花苜蓿、黑麥草、百喜草、紫雲英等多種草種實施全園或帶狀人工栽培,這樣既能為釋放的天敵和柑橘園自然天敵族群提供良好的棲息場所,還能夠有效地控制不良雜草的生長,以及為柑橘樹提供豐富的有機質。 二掛性誘劑,就是利用柑橘潛葉蛾雌蛾透過釋放性外激素引誘雄蟲趨向、交配的特性,6~8 月在桔園懸掛 1 ~2 個/667m 2 ,實施對雄蟲的物理誘殺。 三掛食誘劑,生物食誘劑是從多種植物體中提取出的單糖、多糖和植物酸,再透過人工合成具有吸引和促進害蟲成蟲取食的物質,可高效「吸引- 殺滅」雌雄蟲。 同樣,6 ~ 8 月在桔園懸掛 1 ~ 2個/667m 2 ,實施對雌雄蟲「雙殺」的理化誘殺。

3. 4 科學用藥

其核心措施為「四精準」,一是藥劑選擇精準:根據筆者近年來的藥劑篩選試驗結果,大面積藥劑防治可選用具有良好滲透性強和持效性長等特性的化學農藥,例如甲維鹽、氯蟲苯甲醯胺、乙基多殺菌素、四氯蟲醯胺、茚蟲威、吡丙醚、溴氰菊酯等高效低毒低風險化學農藥,特別註意這些藥劑合理混配、交替使用和輪換使用 。 二是藥劑劑量精準:為保證防治效果,同時減少農藥殘留風險,施藥時應嚴格按照藥劑推薦劑量或濃度,例如 5% 高氯甲維鹽乳劑為20 ~30mL/667m 2 、10%甲維鹽·蟲酰肼乳油為6 ~8mL/667m 2 、22% 氰蟲·甲維鹽懸浮劑為 30 ~40mL/667m 2 、200g/ L 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為 7 ~10mL/667m 2 、10%氯蟲苯甲醯胺·茚蟲威懸浮劑為20 ~ 40mL/667m 2 、0. 1% 吡蟲啉·氯蟲苯甲醯胺為25 ~40kg/667m 2 、38%蟲蟎腈·氯蟲苯甲醯胺懸浮劑為 10 ~15mL/667m 2 、60g/ L 乙基多殺菌素懸浮劑為 20 ~ 40mL/667m 2 、10% 四氯蟲醯胺懸浮劑為 30~ 40g/667m 2 、 30% 茚 蟲 威 懸 浮 劑 為 6 ~ 8mL/667m 2 、6% 阿維 · 茚蟲威微乳劑為 30 ~ 50mL/667m 2 、10%氯蟲苯甲醯胺·茚蟲威懸浮劑為 20 ~40mL/667m 2 、18%甲維·茚蟲威可濕性粉劑為10 ~14g/667m 2 、35%甲氧·茚蟲威懸浮劑為 8 ~ 12mL/667m 2 、5% 蘇雲 · 茚蟲威懸浮劑為 60 ~ 80mL/667m 2 噴施、100g/ L 吡丙醚乳油為 1000 ~ 1500 倍液/667m 2 、30%螺蟲·吡丙醚懸浮劑為 3000 ~5000倍液/667m 2 、25g/ L 溴氰菊酯乳油為 20 ~ 40mL/667m 2 、1. 8% 阿維菌素乳油為 2000 ~ 4000 倍液/667m 2 、6. 3%阿維·高氯可濕性粉劑為 4000 ~4500倍液/667m 2 。 三是施藥時期精準:8 ~9 月是柑橘潛葉蛾的暴食猖獗發生期,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針對具體柑橘園當地蟲情調查監測結果,一般來說,當柑橘園秋梢抽發期嫩梢 3mm 左右和抽梢率達 20% 以上時,潛葉蛾產卵高峰期第一次施藥,施藥後註意觀察蟲道蟲體的顏色變化,若頭部顏色變為褐色,即表明蟲體已死亡,若沒有變色,說明防效較差,可重復一次噴藥或更換藥劑進行防治。 四是施藥部位精準:柑橘潛葉蛾成蟲產卵多集中產在柑橘葉片正反面,且卵孵化後初齡幼蟲集中在葉片背面取食為害,在施藥時應做到全園全株均勻周到,即樹冠上中下、內膛外圍均要噴藥,同時還應註重對葉片背面的噴霧。

4 討論

柑橘潛葉蛾已成為四川省全域柑橘產區主要的食葉害蟲之一,一方面其潛食葉片為害直接影響柑橘當年和來年產量,另一方面其在葉片裏潛食和串食造成的傷口,加之蟲道傷口裏常有水分(露水和降雨),為柑橘潰瘍病數、柑橘樹脂病等主要病害創造了良好的發病條件,是近年四川省柑橘潰瘍病發生的普遍度和為害度增強的主要原因。 因此,強化對柑橘潛葉蛾的防控是減少柑橘潰瘍病等重大病害發生和為害的重要途徑。

在實際柑橘的生產過程中,廣大農技人員和果農普遍認為,柑橘潛葉蛾難防難治。 究其原因,一是柑橘潛葉蛾由於蟲體個體小、潛伏性強、前期為害癥狀不易被發現等,導致藥劑防治時極易錯失良機。二是 7 ~8 月是對柑橘潛葉蛾實施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而這個時期也正是我省大部份柑橘種植區多雨時期,往往施藥後就出現降雨,直接影響藥劑效果。 三是目前中國登記在柑橘潛葉蛾的化學藥劑盡管達 100 余種,但總體來說其滲透性和持效作用都不是很強,這也直接影響對柑橘潛葉蛾的防治效果。

根據柑橘潛葉蛾的田間族群數量的變化,即從春梢期→夏梢期→秋梢期其數量是逐漸增加的過程,特別是秋梢期達到年度最高峰。 在生產中,果農往往單純重視在高峰前秋季的藥劑防治,而忽視了在夏梢期和春梢期的防。 實際上在春梢和夏梢抽發時期采取性食誘劑誘殺成蟲,即防治埠前移,是有效防控柑橘潛葉蛾在秋梢抽發期的發生為害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