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豫見和美鄉村|鄉村執筆、「和美」著墨,安陽市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2024-09-27三農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婷 馮子雍

曾經的省級貧困村西裴村,2015年脫貧後,搖身變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中儲糧安陽直屬庫科技賦能糧食儲備,穩穩守護著大國糧倉安全;全豐航空植保把「玩具」變成「農業生產工具」,催生中國無人機飛手新職業……

9月23日,大河報·豫影片記者跟隨「行走出彩中原·鄉村振興篇」網絡宣傳引導活動隊伍來到安陽市,一路上,田野織成豐收的答卷,村舍建成精致的花園,喜悅印成幸福的請柬,出彩中原、和美鄉村被具象化呈現。

【第一站】發展特色文化,為鄉村振興匯集源頭活水

豬豬樂園、彩虹吊橋、農耕園、采摘園,西裴村的每一處都是安陽網紅打卡地。這裏是白璧鎮最小的一個村莊,全村一共160戶、610人,卻先後被評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河南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省級基層黨建示範村。

此前,西裴村專門聘請清華大學規劃設計團隊,充分挖掘其地理區位、人文優勢,設定了「依托茶店河水系、挖掘仰韶文化內涵、打造成集近郊休閑、鄉宿餐飲、農耕文化體驗為一體的仰韶文化特色鄉村」的發展目標,並從產業鏈條、業態布局、專案體系、空間細節等方面對村莊進行了全方位高標準規劃設計。

鄉村即課堂,農民當老師。規劃重整之後,西裴村將農耕文化元素融入鄉村研學遊,客製精品研學遊產品,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截至目前,西裴小鎮已接待研學團隊40余批次、3000余人次,旅遊人數突破10萬人次。

只花一點錢,農民做老板。西裴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村發展了大小專案17個,根據每個專案的投資金額,每股金額從1000元—4500元不等,村民有意願的專案必須由村民優先入股,村民無意願入股的專案直接和村集體合作。

如今,入股村民達到101戶,占全村農戶的63%,籌集入股資金82.3萬元,為鄉村振興匯集了發展的源頭活水。

【第二站】科技賦能糧倉,帶來滿滿的安全感

如果說,夏糧收購是保障全年糧食安全的「前端」大戲,保障在庫糧食的安全則是守護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小麥收獲後,將開啟怎樣的歸倉旅途?記者來到中央儲備糧安陽直屬庫(以下簡稱「中儲糧安陽直屬庫」)一探究竟。

大型糧倉保存的糧食成千上萬噸,要想在倉儲環節減少糧食損失,就要減弱糧食的呼吸代謝、延緩糧食質素變化。因此,嚴格控制糧堆溫度和水分,就成了糧食倉儲保管的兩大重點。

在中儲糧安陽直屬庫,「科技範」已深深融入倉儲保管工作。小麥儲存期間,中儲糧安陽直屬庫采用空調控溫和內環流控溫、氮氣氣調等綠色科技儲糧技術,以實作科學控溫、綠色儲藏,延緩小麥品質變化,確保安全儲存。

「比如內環流控溫技術,就是利用軸流風機將外界冷空氣以上行方式進入糧堆,進行蓄冷,夏季再用小功率風機將冷空氣從通風口抽出,送到倉內空間,降低倉溫、倉濕和表層糧溫,從而均衡各層間糧溫,實作控溫儲糧。」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糧倉內麥堆的深處,還科學排布著上百個溫度傳感器,可以即時檢測傳遞儲存糧食的狀態,並將數據同步顯示到線上集中管控平台上。

如今,透過智能化資訊系統技術平台,糧食品種、入庫日期、等級、水分等關鍵資訊都實作了全透明和有效監督。

【第三站】把「玩具」變成農業生產工具,讓種地變得酷炫

「玩具」如何變成農業生產工具?經過十二年的時間,全豐公司在航空植保領域不斷探索和實踐,讓農民卸下了肩上的噴霧器,催生了中國無人機飛手新的職業類別,也開創了全國上億畝規模化跨區作業的先河。

目前,該公司已在全國培訓專業飛手5萬余名,完成農林飛防作業1.5億畝。開創了「你種田我打藥,你有田我來種」的服務新模式。

「沒想到種地還可以這樣酷炫!」「90後」新農人張先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2016年,在外創業的張先智回到家鄉,參加了農業部門組織的高素質農民培訓班,成為一名「飛手」。在他的記憶裏,種地是件苦差事,他父親曾經種了60畝地,打藥用的是傳統手壓噴霧器,一個人需要兩天時間。如今,張先智流轉2460畝地,采用無人植保機,三天就能打一遍藥。

近年來,全豐公司走出了一條綜合發展的新路子,建設有農業部航空植保重點實驗室和3個省級技術中心,與多家重點高校、知名專家教授開展多項產學研合作,多年來,全豐獲得各種專利授權120余項,參與起草了1項國家標準,12項行業標準的制定,產品填補了 6 項國內空白。

【第四站】打造田園綜合體,實作經濟、生態效益雙贏

田園綜合體,特色在「田園」,關鍵在「綜合」。

林州市下裏街村依托水資源優勢打造的田園綜合體,以生態農業為核心,立足研學遊一體化,打造了水產養殖、蔬菜林果、蜜蜂養殖、研學旅遊四個特色基地專案。

村南地勢低窪地帶,建了5個水產養殖基地,岸邊栽種速生楊樹,水面飄荷花、揚稻穗,水中養泥鰍、甲魚,水下種蓮藕,實作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贏。

記者了解到,村裏還栽植果樹150畝,蔬菜50畝,設計蔬菜園、百果園、萬花園,可實作農耕體驗、親子采摘、田間教學,年收入達20余萬元。開設農耕體驗旅遊專案,日均參觀學習達數百人次,年收益30余萬元。

根據旅遊發展需求,下裏街村依農戶改建民宿,同步配齊基礎設施,遊客可享受「推窗見綠,出門有田」的田園生活。

不僅如此,下裏街村結合農耕田園特色,建設農耕博物館、民俗館,開設「體驗農耕文化、感受田園氣息」相關課程,目前已成為林州市內外多所中小學的農耕體驗基地。

【第五站】用藝術加持山村,擦亮「畫家村」的文旅底色

鄉村風貌自然地融入山水之中,古樸的村落與偉岸的太行山渾然一體,高家台村莊裏的建築是石頭的世界,石梯、石樓、石板房,石地、石柱、石頭墻……行走其中,仿佛穿行在歷史悠遠的石頭畫裏。

高家台村位於石板巖鎮,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深處,八百裏太行奇絕壯麗,造就了渾然天成的藝術寫生地,記者了解到,從20世紀90年代起,石板巖鎮吸引了許多國內美術大家前來采風創作。

因此,高家台村圍繞「旅遊+寫生」的品牌定位,全力打造集旅遊、寫生、文體、攝影、鄉村康養於一體的鄉村康養旅遊新亮點。

據介紹,高家台與中央美院、清華美院等八大美院和全國200余家高校合辦寫生創作基地,與知名畫家建立合作關系,並邀請國內頂級畫家到村創作作品。

文化和旅遊相融,用藝術加持山村,給鄉村建設帶來無限可能。如今,高家台建有寫生基地、民宿、農家樂牌32家,畫材超市5家,配套設施齊全。每年接待寫生學生30萬人次,全村寫生收入470萬元,人均增收1.0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