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讓農村養老服務政策順利「下鄉」

2024-07-26三農

□黃思成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揭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現實:農村老齡化問題比城市更為嚴峻,農村老年人口占比高達23.81%,健康狀況亦遜於城市同齡群體。這一系列數碼背後,是無數農村老人孤獨的身影。日前,民政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恰如一場及時雨,首次從國家層面系統性地規劃農村養老的發展藍圖,彰顯了政府直面挑戰、破解難題的決心。

農村養老問題的緊迫性,一方面是老齡化程度在加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養老服務基礎設施的匱乏、經濟保障水平的低下,以及精神慰藉的缺失。武漢大學的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痛心的現象——農村老人自殺率的高企,這無疑是對社會服務體系的一記警鐘。面對如此困境,我們不能也不應袖手旁觀,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村養老解決方案。

首要之策,在於政府的主導與投入。作為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份,農村養老服務的改善需政府挑起大梁,透過增加財政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村老年人能夠享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和生活照料。此外,政策設計應更具前瞻性,將農村養老納入鄉村振興戰略,透過量化考核推動責任落實,打破「重城市、輕農村」的傳統思維,讓公共財政的陽光照亮農村每一個角落。

其次,要啟用社會力量,構建多元共治格局。政府之外,社會組織、企業乃至個人都是農村養老服務不可或缺的力量。透過政策激勵,吸引更多社會資源向農村流動,利用「城市反哺農村」的模式,搭建起政府、市場與社會三者之間的橋梁,形成養老服務的良性迴圈。尤為重要的是,挖掘和培養農村內部的互助潛力,依托熟人社會的紐帶,激發低齡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的積極性,形成鄰裏守望相助的良好風尚。

再者,強化科技賦能,促進智慧養老在農村的普及。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資訊科技,為農村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健康管理、緊急救援、情感交流等服務,彌補物理空間上的距離,讓科技的溫暖照進每一位老人的心田。同時,鼓勵和支持家庭內部的代際互助,利用數碼技術搭建家庭與老人之間的連心橋,讓親情成為農村養老最堅固的防線。

農村養老,是一項系統工程,更是一場持久戰。它考驗著國家的治理智慧,也對映出社會的文明程度。只有當每一位農村老人都能在夕陽之年安享尊嚴與幸福,整個社會才能真正稱得上和諧與進步。因此,加快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固然是為了應對當前的挑戰,更是為了繪就未來中國農村的美好圖景,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願景在每一寸鄉土上生根發芽,綻放出燦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