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水產大省廣東如何升級池塘養殖?中山魚塘尾水治理經驗做法全省推廣

2024-10-26三農

作為水產大省,廣東水產品總產量和水產養殖產量常年居全國首位,2023年產量分別為924.02萬噸、795.7萬噸。全省水產養殖總面積約715.95萬畝,其中池塘養殖總面積約512萬畝,池塘養殖是廣東水產養殖最主要的生產方式。為加快推進漁業綠色生態高質素發展,10月24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在中山召開現場會,實地考察學習中山市魚塘尾水治理經驗做法。

中山市南朗街道豐阜湖「三池兩壩」標準型尾水治理專案——生態凈化池

對於池塘養殖來說,加快推進漁業綠色生態高質素發展,是切實減少農業面源汙染、推進水產綠色生態發展、全面提升水產質素安全、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和漁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切入點,是做好水產品穩產保供、加快補齊廣東漁業高質素發展短板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漁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

中山市南朗街道豐阜湖「三池兩壩」標準型尾水治理專案——沈澱池

中山市有魚塘面積達30萬畝,漁業年總產量近40萬噸,2023 年淡水產品產量位居全省第四,漁業產值超96億元。小欖脆肉鯇、三角生魚等漁業品牌享譽全國,小欖、三角鎮分別榮譽「中國脆肉鯇之鄉」「中國生魚之鄉」。

據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介紹,近年來,中山大力推進魚塘尾水治理,持續改善水環境質素,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破解尾水治理難題方面,中山有自己的經驗做法。據中山市副市長歐陽錦全介紹,中山將養殖尾水治理納入市人大一號議案、十項民生實事重點推進,回答「推而不動、謀劃之困、施工之難、建而不用」等難題。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尾水治理面積7.8萬畝。

會議現場

此外,在強化養殖全過程銜接等方面,廣東的一些養殖企業也在不斷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中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一步最佳化「三池兩壩」處理模式,實作養殖用水迴圈利用;廣州南沙漁業產業園有限公司養殖治汙兩手抓,積極推動水產養殖從傳統模式向現代化產業轉變,實作生態經濟「雙贏」;中農國際農業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構建「蝦魚藻貝」多營養層級養殖模式,降低養殖過程的飼料、排泄物殘留汙染,在解決養殖尾水問題的同時增加養殖效益等。

中山市南朗街道華山圍簡易生態型尾水治理專案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謝駿研究員從廣東尾水治理的必要性,多項尾水處理技術和適用條件等方面給出專業的意見,他建議:「要綜合考慮治理效果、成本和可持續性。推進養殖尾水模式向更加高效、節能環保的方向發展,加大對尾水治理技術的研發和創新。」

「中山市的做法紮實管用、科學有效,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棕會強調,要示範宣傳推廣綠色生態養殖模式,不斷催生漁業新質生產力。用好用足各項政策,探索建立長期穩定達標排放的養殖尾水處理機制。強化魚塘清淤工作,最佳化養殖環境。堅持產管並舉,牢牢守住水產品質素安全底線。各地要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部門協同,在加快漁業現代化、保障水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推進漁業綠色生態高質素發展、促進漁民群眾持續增收致富等方面進一步發揮支撐保障作用。

接下來,廣東將迅速向全省推廣魚塘尾水處理技術,強化組織領導和部門協同,加強科技創新對漁業產業升級的支撐,推動各類資金投入養殖尾水處理,形成政府示範推動、養殖主體積極參與、社會各界普遍關心支持漁業綠色生態高質素發展的良好氛圍,努力開創全省漁業高質素發展新局面。

文|記者 許悅 通訊員 粵農軒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