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晉升失敗!大學教師,「淘汰」

2024-10-02教育

職稱評審是無數教師的心頭之痛。

在一項 「哪些職業最受職稱評審之累」 的調查中, 「教師」 以73.2%的得票率,高居首位。為了評職稱有人奮戰數十年, 有人評職稱沒透過被末位淘汰到行政崗位,更有副教授晉升失敗面臨「要麽走人要麽職稱降級 」;有人憋著不評職稱,卻無法得到公平待遇。

對於高校來說,職稱評審是人才評價的重要內容,是激發學校人才創新活力的重要撬動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高度重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和職稱制度改革。

日前,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俞偉躍在國務院新聞辦釋出會上指出, 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將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至學校, 突出教育教學能力和業績,根據不同學科領域、不同崗位類別等,實行分類評價。

同月,首部從國家層面出台的職稱評審監管檔 【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 釋出。本次出台的【辦法】圍繞職稱評審領域反映突出、易發多發的問題,強調要 進一步加強職稱評審監管,提高職稱評審質素,促進職稱評審公平公正, 打通了職稱制度改革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裏」。

高校評職稱,有多難?

一個月內被兩次提及,高校職稱評審制度再次引起熱議。作為中國人才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職稱與教師薪金待遇、科研資源、上升通道等緊密相連。然而, 高校教師的晉升之路,遠比想象的漫長、艱辛。

按照有關規定,在高等學校中,高校教師職稱設定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此前,中國高學歷人才比較稀缺,教師晉升還沒有那麽「卷」。近年來,隨著高校擴招並加快引進青年人才,在嚴控職稱比例的背景下,高級職稱僧多粥少,晉升儼然成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

據論文【中國高校教師職稱晉升影響因素的事件史分析】的調查顯示,教師獲得講師職稱的平均年齡是29.8歲,晉升至副教授時的平均年齡為34.2歲,晉升至教授時的平均年齡為40.8歲。 高校教師由講師晉升至副教授平均需要5.5年,由副教授晉升至教授平均需要7年,那麽一共平均需要12.5年。

這只是晉升成功的「幸運兒」們所花費的時間,在等待晉升的隊伍裏,還有很多教師花費了十年、二十年去翻越這座大山, 未能順利晉升,仍然在原地,甚至被教師隊伍淘汰。 據半月談報道,多位博士研究生反映,有的高校在「非升即走」制度下, 青年教師3年後淘汰率甚至超過90%。

與晉升時間變長同步發生變化的,還有難度「水漲船高」的評審標準。

2021年,人社部、教育部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劃定了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的基本標準。

但這些只是可以申報各層級職稱的條件,現實的競爭更加殘酷,往往要和其他「更強」的參評教師一同競爭有限的名額。競爭之下,學校每年都在提高評職稱的條件。

不少親歷職稱評審的老師們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學校副教授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學獎項得拿到國家獎才能穩上,教授沒有國家專案基本沒戲。」更有人評了近10年教授,仍希望渺茫,「985內非強勢專業,41歲,1青基,2面上,1社科,9年副教授,看不到轉正希望。」

圖源:知乎

梳理多年來副教授評定條件的變化,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周光禮對現在的講師們深表同情:「 如今,985學校最終透過評審的副教授,其難度已經大過了評教授。 」發了幾篇論文、出版了幾部專著、拿到幾個課題……這些被量化的指標,把高校教師們困在職稱評審中。

改革中的「破」與「立」

「常格不破,大才難得。」近年來,隨著教育評價改革向縱深發展,教師職稱評聘體制也在不斷改進。

著眼於破除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等不合理的用人觀, 摒棄簡單化、數量化的評價方式, 引導高校建立以品德、能力、過程為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 是國家對高校用人評價、對職稱改革的著力點。

將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將論文、專案等由必選條件改為選項條件,不限制成果類別;推行代表作制度,加強同行評議;放寬學歷、資歷等條件限制;嚴把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考核,突出教育教學能力和業績……教學質素好不好、學生是否有進步等之前難以量化的內容,在職稱評定考察中也逐漸從「邊緣」走向中心,教師們的職稱晉升有了更為暢通、寬裕的渠道。

政策大方向指導下,各高校積極進行職稱改革的探索。

曾因「無一篇論文、無一分科研,全靠課堂教學的表現和成績評上副教授」的評審政策沖上熱搜的 南京林業大學 ,在對「教學專長型」教師進行職稱評聘時,將教學業績取代科研業績,重點考察其教學水平糊人才培養的成績,讓「潛心教學、因材施教、教學效果好」的老師也能得到應有的回饋。

面對研究成果側重於套用、農林學科教師評職稱難的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 專門開設了成果轉化與社會服務型研究員崗位,為主要從事技術開發、套用推廣等研究的教師開辟專門發展通道。

作為農林水學科齊備的農業院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率先設立科研推廣型崗位,可以「先轉後評」或「先評後轉」,針對不同類別教師細化了十多個系列職稱評審的細則,核心就是打破單一簡單的評價,向著綜合多元邁進。得益於全方位的職稱改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有上百名教師透過新的職稱評定方式得到晉升。

培養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高層次人才60余人,培育出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 長沙理工大學 ,堅持分類評價、實績導向,促進每位教師成長,形成了不容小覷的師資隊伍。例如學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師孫小琴,2016年晉升副教授職稱,2020年成為特聘教授,2021年晉升教授職稱, 短短8年成為學校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像孫教授這樣的優秀人才競相湧現,極大提升了長沙理工大學的核心競爭力。

職稱評審改革是大勢所趨,青年教師作為創新性人才,其發展之路各異,著力點不同,無論是立足教學,還是從事科研,都應激勵引導、人盡其才,讓職稱評價真正回歸學術性和榮譽性本質,讓優秀人才得到合理回報,更好地釋放人才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