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建設一流大學需要斬斷學術「近親繁殖」的利益鏈

2024-01-12教育

一般意義上的學術「近親繁殖」,都用以描述高等學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學聘任本校新近畢業生在本校任教的現象,特指的是一個學科、專業或學術研究團體的成員具有師承關系,或來自於同一所學校、同一導師,甚至整個學科或專業都是由師生關系的成員所組成。類似這種由師生關系成員組成的學術研究群體,就屬於學術「近親繁殖」。

對於國內學術上「近親繁殖」的現象,曾不斷有學者發出「要摘掉這顆大毒瘤」的聲音,前幾年,也有個別大學進行了探索。但在「雙一流」建設的推動下,國內部份高校招聘的目光開始瞄向海外,使得學術「近親繁殖」的話題不再是熱點了,這只是表面現象,高校教師的「近親繁殖」現象仍十分嚴重。

早在一百多年前,時任哈佛大學校長的卓思·艾略特在【大學管理】一書中就批評過大學的學術「近親繁殖」現象。他指出,大學從本校畢業生中選聘新教師雖為自然之舉,但非明智之舉。所謂的自然之舉,是因為作為學生的培養者,互相熟悉;所謂非明智之舉,是因為不斷的留任本大學自己培養的學生會對大學發展,尤其是科研創新活動不利。

第一、現代生物學已經證明,近親繁殖危害極大。生物學角度的近親繁殖是指有親緣關系的植物或動物之間發生交配的情況,這會導致遺傳病發病率大大增加。以人類為例,夫婦雙方從共同祖先那裏獲得了較多的相同基因。很容易使對後代生存不利的有害基因相遇,從而加重了有害基因對子代的危害程度,所以容易出生素質低劣的後代。

第二、從學術角度看,由於人身存在的依附關系就很難奢談學術獨立。師徒傳承的學術基因會更明顯,形成「山頭式」的學術梯隊,阻礙學術正常交流,導致組織僵化,創造力低下等弊端,不利於大學的長遠發展。「近親繁殖」導致學術上「同質性」強,師生情結緊密,沒有外來戶或外來學者少,不利於不同學術思想的交流與碰撞;「面子」當頭,學生輩難以挑戰老師輩,不利於學術爭鳴,影響創新思維和創新人才培養;容易拉幫結派,形成學術山頭甚至演化為學術壟斷和學術強權,滋生學術腐敗。

第三、中國學術上的「近親繁殖」由於文化上的特殊性,「圈子」情結對學術發展產生更為嚴重的危害。中國傳統心理特征和文化模式表現為極強的「關系意識」,比如歷代官場上的師生提攜,現代人情、關系至上的觀念等,各種評審圈子的心照不宣,由此而衍生的學術「近期繁殖」會對於學風校風、自主創新、人才培養等造成潛移默化的不利影響,更會使得學術共同體賴以發展的學術自由和同行評議失去應有的效用。

第四、從實踐角度看,阻斷學術「近親繁殖」海外大學已經提前「探路」。19世紀時,德國就確立了「留校任教授禁止」原則,透過學術職業流動制度化嚴格禁止學術「近親繁殖」行為。美國借鑒德國經驗,建立了教師聘用的終身教職和非升即走制度。大多數美國研究型大學在招聘教職時一般不直接錄用本校新近畢業的博士生留校任教。這樣的硬性規定斬斷了學術「近親繁殖」,有利於學術交流,博采眾長,促進創新發展,幫助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減少聘用時的人情羈絆,為大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當前,中國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正在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高等教育,積極推進「雙一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創新環境、一流的學科梯隊,而這些都與學術上的「近親繁殖」格格不入,因此,這就需要相關部門以及高等學校下定決心,斬斷學術「近親繁殖」鏈條,進一步掃除不利於「雙一流」建設和創新驅動發展的障礙和藩籬。(李誌民,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