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老師講到「兩個黃鸝鳴翠柳」,小學生靈魂拷問,老師一時無言以對

2024-02-10教育

中國古詩文用詞凝練、對仗工整, 不但擁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讀起來也平仄有致,讓人只覺回味悠長。

這樣精妙的詩文,必然是詩人精心推敲而成的。前兩年,有一個小學生疑惑地問老師,杜甫的某句詩詞為什麽看起來用錯了一個字。

老師一時間竟被這個學生問住了。

一字之差 大相徑庭

2年前的一個正午,陽光明媚。某小學校園裏,學生們正坐在課桌旁認真聆聽老師傳授知識。

一間教室正在講語文課,這位語文老師執教多年,對課本上的知識了如指掌。

這節課講的正是杜甫的【絕句】,語文老師深入淺出,先為孩子們轉譯了整首詩的意境,又帶領他們讀了幾遍。

接著,她問大家對這首詩有什麽感想。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新綠的柳枝上,黃鸝鳥的歌喉悅耳動聽。白鷺飛向天際,遠方是岷山千年不化的積雪。而海岸線上則停泊著從萬裏之外涉水而來的航船。

整首詩宛若一幅優美的畫卷,在孩子們面前徐徐展開。

看到孩子們沈醉在詩裏描述的優美風光中,語文教師臉上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

就在這時,一個孩子舉起了手,他問了一個就連這位資深語文老師都沒辦法回答的問題。

他說:「老師,數學老師在課上教我們,鳥類的計量單位是只, 黃鸝鳥既然是鳥類,就應該是 兩「只」黃鸝 鳴翠柳啊,為什麽杜甫說的卻是 兩「個」黃鸝 鳴翠柳呢?

「這......」聽了孩子的語文,語文老師語塞了。

倘若學生問這首詩的背景、意境,每句話應該如何解讀,語文老師可以篤定地告訴他們正確答案。

但是,這個學生問了一個她從未關註過的問題。

是啊,為什麽要說是「兩個黃鸝」呢?

難道是杜甫先生錯了嗎?

可是杜甫那樣學富五車的文豪,會犯這樣的小錯誤嗎?

這位老師並沒有將這個問題輕輕揭過,而是坦誠地告訴學生, 自己也不了解,她需要回去好好查一查。

回家後,這位老師翻閱了很多書籍,也在網絡上查了相關資料,這才發現, 關於杜甫為什麽將「個」作為黃鸝鳥的計量單位這個問題,早已有人提出了疑問, 也有很多學者對此作出了很多猜測和研究。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用法絕非是杜甫無意中犯下的一個錯誤。

古詩之美 在於細節

「詩」的巔峰時期在於唐朝。在唐朝,詩是文人的重要表達方式。

盡管唐詩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大多數詩人只以兩類格式表述,一類是五言,一類是七言。

在這之下又有絕句和律詩,更加細致地規劃了詩句的字數和韻腳。 絕句只能寫四句,律詩可以寫八句。

杜甫的這首便是絕句,因此只有短短四句,且對仗工整。

從格律上來分析, 整首詩的格調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兩個黃鸝鳴翠柳」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個」是「仄」調,「只」是「平」調,用「只」的話,這句話是不和韻律的。

而從詞性上來看,「兩個」與「一行」要更為搭配,「只」要比「個」更為突兀。

事實上,杜甫的整首詩都在遵守著這樣工整的對仗,例如「黃鸝」對應「白鷺」,「千秋雪」對應「萬裏船」。

更為精妙的是,在這樣苛刻的規律下,這四句詩竟然仍能每一句都自成一幅美景。與此同時,將它們結合在一起,又可以成為一整幅精妙絕倫的景觀。

並且,在這短短的幾句詩中,杜甫竟然還能使景色有動有靜,有聲有色。 由此來看,杜甫這個與李白比肩的「詩聖」可謂是當之無愧了。

也許有人會疑惑不解,為了所謂的優美對仗而放棄正確的計量描述方式,這樣的取舍真的值得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藏在文學的意義之中。

一生苦寒 憂國憂民

作為盛唐著名詩人,杜工部的一生實在是苦。少年時期,他家境優越,享受了幾年無憂無慮的少爺日子。優越的物質條件使他擁有了堅實的文學底蘊。

成年後,杜甫科舉不第,客居長安十年一無所獲,不但生活清貧,理想也難以舒展。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杜甫的個人命運和整個大唐王朝一樣幾番沈浮。他被叛軍抓獲,又逃跑,被皇上賞識,又被皇上貶謫。直到安史之亂平定,杜甫才得以喘息。

他回到了成都自己的草堂,內心終於感覺到了久違的安寧,於是揮筆寫下這首絕句。

「黃」、「翠」、「白」、「青」, 向來以作詩沈郁悲愴著稱的杜甫竟然一口氣用了四個顏色,可見此刻的他心情是真的很雀躍。

盡管經過了安史之亂,此刻的大唐王朝已然輝煌不復,甚至隱隱有了日漸西頹的端倪。盡管數度奔波、九死一生,杜甫依然沒能得到皇帝的賞識,還得過清貧的日子。

但是,戰爭終於平息了,終於不用再看到屍山血海,百姓鬻兒賣女的情景了。苦厄盡除,百廢待興,杜甫又怎能不開心。

他曾寫出「安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樣的詩句,可見在他心中,天下黎民的安康幸福是遠高於自己的。

在這首絕句的最後一句,杜甫說「門泊東吳萬裏船」,暴露了他內心依然關心著實事,關心著朝廷的安危和天下百姓的狀況。

船自萬裏外來,說明海上的交通已經恢復了,可見戰爭已然平息。 而這這裏的東吳,則非字面意義上的東吳,它指代的是三國時期孫權的東吳。

歷史上,孫權以知人善用著稱。杜甫期冀自己的君主能像那東吳的孫權一樣知人善用,從遙遠的長安遣船來接自己去朝廷大展宏圖。

這樣明麗的詩,尾調卻是苦的,像一杯濃茶,初嘗時香氣濃郁,再回味時已是滿嘴苦澀。

這樣一首詩,它表達了快樂、期冀、哀愁,表達了詩人的誌向和願望,它像一個迤邐的夢,是不需要切實際的。

如果為了符合韻律,讓這首詩唱出來像黃鶯的鳴叫一樣好聽,那麽把「只」寫成「個」是沒什麽所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