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遲來的疑惑:我們的教育怎麽了?相互傷害,一代更比一代累嗎

2024-04-02教育

文丨展現不能降

圖丨引自網絡,侵必刪

集丨本合集【遲來的XX】,或寫實,或編寫。總之,都是一些我們盼而不得,但遲早會來的事物。此前九篇,見文末合集。

昨天看到條友的微頭條,關於老師建微信群,讓家長進群改名為XX家長,或者直接改名為孩子的名字。起初我覺得老師組織的很有序,這樣想找哪個家長,就能隨時找到。可我突然就有種困惑。家長們進了群,會不會每天都被群公告轟炸。時不時在群裏被老師艾特,你家孩子作業沒交、你家孩子上課睡覺、你家孩子今早遲到、你家孩子的手工作業怎麽做的這麽差(其實就是家長做的)。

想想,我就頭皮發麻。我小時候、甚至我爸媽小時候,可不是這樣吧。家長,感覺主要就是交學費啊!現在怎麽感覺交學費,報名去學校裏線上線下陪讀。會不會,最後成材的不是孩子,是家長呢?

1丨我爸:爺爺奶奶不管,學不好,回家種地

我老家在西北省份的鄉下,爺爺奶奶務農。如果我爸不靠著求學走出去,現在一定在家割麥子。好在我爸自強、刻苦,成績很好。但最後只報了師範,因為師範有補貼,補貼可以拿來給我伯伯交大學的學費。這樣的話,我爸一個讀師範的選擇,可以盤活他們兄弟倆的求學路。這是我所知道的,我爺爺奶奶唯一管過我爸教育的一次。其他的,說真心的,也沒那個能力管。兩位老人就是認識幾個字,其他的,只能是努力種田、盡可能的湊夠學費。對於我爸他們兄弟四個,要麽學,不好好學,沒事,家裏有地。你要喜歡種,就回來種一輩子。

我爸那代人,上學是自己的事,和爺爺奶奶關系不算太大。我猜對於在鎮上或者後來去外縣學習的我爸,爺爺奶奶壓根都不認識班主任。

2丨我:爸媽有限參與,學不好,師專走起

到了我。因為爸媽文化程度都不低,對我的成長規劃,從一開始就有了,這也註定了我的教育他們會全程參與,但這也僅限於在家裏。那個時候,感覺劃分的很清楚,學校內的歸老師,學校外的歸家長。

當時需要家長做的也不多,主要就是試卷簽字、檢查作業完成度。我爸相對主動,會參與到一些難題的解答中。我不會的題目問我爸,高中以前大部份的數學題他都可以搞定。也會遇上那種一時沒解答,我都已經睡得神魂顛倒了,我爸還躺在床上思索解題思路到失眠。

那個時候,作業還是我們自己做,教室也是我們自己打掃,手工作業也是自己完成。更重要的是,沒有微信群,老師和家長的見面,除了家長會,也就只有大馬路上的偶遇了。個別上心些的父母,最多也就是期中、期末考試結束後,約幾個主科老師吃個飯,聊聊天,也算是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動態。無論做什麽,都是家長主動的。學校和老師,不會把太多工附加給家長。

對比現在的父母,我覺得我爸媽那時候作為一個學生家長還挺輕松的。

3丨10後:爸媽深度參與,學不好,全家上陣

這部份,只能到10後小朋友了。饒是我這樣一個不怕公司匯報,兼職還要幫老婆寫工作匯報的人,看到現在家長在小朋友學業上的深度參與,都害怕。

畢竟還沒有過教育小朋友的經歷,不參與,就不清楚其中的變化。一直以來,聽到的都是給小朋友減負、給學生們雙減,還以為現在都有個快樂童年。可每次去商場裏逛,各種興趣班、才藝班門口,坐滿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好有了手機,他們等待的不至於太無聊。

但也正是因為有了手機,家長們離學校和學業的距離更近了。隨時隨地可以掌握孩子動態的同時,學校也隨時隨地可以找到家長反饋、安排事宜。但也不能怪學校,所謂一級又一級,上面安排下來,學校自然只能照做。我有個同事,時不時的就得晚上五點半準時下班,不是偷懶。是沒辦法,學校隔三差五的安排他們去聽講座,親子、教育的。可能有好處吧,但說句實話,對於上學時,上了十幾年,也沒有成材的家長,指望著一兩堂講座,就掌握多麽牛掰的親子技巧,也不現實。而對於上學時,悟性高、成績好的家長,沒有這一兩堂講座,照樣有自己的辦法處理好親子關系。

家長比以前更累了。但老師們也很累,學生們更累。於是,就是開頭時的那個困惑,好像科技賦能後,我們的教育更加便捷、高效,但為啥老師、家長和學生三方參與者,比以前更累了,甚至說是在互相傷害。強度更高的學習,帶來教育質素和成果的突飛猛進了嘛?

這種情況已經存在了很多年,卷只是個結果,成因卻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