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回顧河南「神童」張易文:4歲識字,10歲讀大學,如今月薪僅2千

2024-02-06教育

神童教育一直都是教育界的熱門話題,每年都有不少神童湧現,小小年紀便已經參加高考,接受大學教育。

沒有人不希望下一代孩子是天才,是不可多得的「神童」。

但天才是稀有的,很多父母正視了自己孩子的能力,也有部份父母,認為自己孩子生來不凡,於是人為的造就了神童。

時至今日,已經有不少案例說明了神童教育的失敗,但每年依舊有不少家長對「神童教育」趨之若鶩,無視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認為自己的孩子生來天才,迫使其加速成長。

河南商丘就有一位神童,張易文連學校的大門都沒有邁入過,主要在家裏進行學習。9歲的時候便參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復讀一年後上了大學。

一切的發展看似順利,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不盡人意,張易文大學畢業後,四處碰壁,最後在父親的私塾教書,月薪只有可憐的兩千塊。

諸如此類的神童例子數不勝數,有人是真的天才少年,有人卻是父母強行灌輸的天才理念,即使有不少的失敗經驗,這些父母依舊勇往直前。

神童背後的推手

張易文在三歲之前,過的都是正常小孩子的生活,但是,三歲之後,張易文到了可以上幼稚園的年紀。

家裏開始把她送去幼稚園讀書,但幼稚園沒教學,於是張民弢把她帶回在家中自學。

張易文的父親張民弢這麽做是因為,他覺得中國目前的教育理念出了大問題,把孩子送去學校讀書,會泯滅掉孩子的靈性,會把天才教成庸才。

在這樣的考量下,張民弢決定自己對女兒進行教導。張易文在三歲的時候,她的童年就戛然而止了,她開始跟在父親後面學習認字。

張民弢雖然自己學歷不高,但也讀過書上過學,是以教女兒讀書認字完全沒有問題,再加上還有字典之類的東西進行輔助教學。

在張民弢填鴨式教學下,四歲的時候,張易文認識的漢字就已經有上千個了,讀一些簡單的文章不成問題。

而女兒四歲就能識字,也讓張民弢甚為驚喜,他生出來一個天才,是天才女兒的父親,這說出去是多麽有面子的一件事。出了名,私塾還愁沒有學生嗎?

於是,四歲的張易文開始承擔父親的教育夢想,等待某天一鳴驚人,印證張民弢的教育理念。

而女兒的學習成果,也讓張民弢覺得,他的教學能力堪比因材施教的孔聖人。覺得自己的教學才能不能被埋沒,這個連大學文憑都沒有的男人,在當地開起了私塾。

由於張民弢對傳統中國式教育十分抵觸,所以他覺得他的私塾一定得和普通學校不一樣,於是張民弢在學校裏開設的課程就是傳統國學,以及數理化基礎學科。

私塾開起來了,但是報名的人數卻沒幾個,沒有學生就無法開課,無法開課就不能實作自己的教學抱負。

張民弢對於文學是有自己的野心的,比如他曾經寫了無數批判性的文章,諷刺中國的教育,他認為自己是當代魯迅,眾人皆醉他獨醒。

所以面對私塾無人來的小挫折,張民弢絕對不會輕易放棄,他輾轉之下,想出了一個法子。大家不來報名,是因為對自己的私塾持懷疑態度,若是自己的教育水平得到肯定呢?

張民弢把目光轉向了女兒張張易文,如果張易文能夠替自己打響招牌,那私塾的生源必定源源不斷。

從七歲的時候開始,別的小朋友還在咿呀學語、玩泥巴,張易文已經在學習初高中數理化的知識了。

沒有朋友、沒有同齡人、甚至沒有一個正常的童年,張民弢把自己的夢想,寄托在了一個幾歲孩子的肩膀上。

對於張易文來說,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刷題,沒有自己的空間,全是按照父親的要求做事。中國的幼兒教育偏重於引導和趣味,但對於張易文來說,她的知識是枯燥的、沈悶的。

高中知識對於一個十七八的高中生來說,都是困難的,但張易文不到十歲,就要學習這些,如果學不會,就會被父親強制看書,學習對於張易文來說,非常枯燥無聊。

九歲的時候,張民弢替她報名參加了當年的高考。 中國高考並非要高中生才能報考,只要證明有初中、高中水平即可,由於張易文一直都在學習,所以這對張民弢來說並不難辦。

拿到同等學力的證明,張易文成了2016屆眾多高考生的一員,彼時,張易文才九歲。高考那天張民弢也去了,還和記者合了影,大力宣傳了自己的私塾。

「九歲高考,都能做到」這是張民弢印在自己衣服上的標語,為了宣傳自己的私塾,他很努力。

看著眾人的指點議論,張民弢心裏很是得意,對於「神童」一詞,他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神童大學之路

張易文雖然有同等學力的證明,但是並不代表她的水平糊正常的高中生一樣,高考的難度有目共睹,所以張易文的第一次高考不出預料的失敗。

而且幾乎稱得上是慘敗,張易文第一次高考的成績總分才172分, 沒有夠到任何一個大學的的招生要求,所以張易文落榜了。

一共六門課,考出這個成績也挺不容易,從這兒可以看出張民弢教育的問題,但他沒有反思。

反而很樂觀,依舊沒有輕易放棄「高考夢」,而是選擇稍微的違背了一下初心,給女兒報名了一個高考復讀機構,進行應試教育。

張民弢認為,中國高考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自己不擅長應試教育,所以女兒考砸了也很正常,所以他選擇把張易文送到應試教育學習一年,接著備戰。

2017年的時候,張易文再度走進了高考的考場,中途休息的時候,記者還對張易文進行了采訪。

雖然她還只是個十歲的孩子,但是言談舉止卻有著同齡人沒有的成熟,面對記者的問題,她十分沈靜的對答如流。

顯然, 經過一年的復習,張易文明顯有了很大提升,和第一年的172分想比,第二年幾乎翻了一倍,張易文考出了352的成績。

這個成績放在整個高考的考生中,沒什麽特別的,甚至很差,連個本科也上不了。而這時,張民弢又作出了一個決定,他不打算讓張易文再考了。

依據張民弢的意見,張易文填了原生的一個大專,學的電子技術。全程都沒有張易文的參與,她只是聽從著張民弢的安排。

這個學校就是原生的,張易文正好年紀小,留在本地回家也方便。被當地學院錄取之後,她上大學的訊息傳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都來慕名采訪這個神童。

張民弢的願望總算達成了,女兒成功出圈,自己的私塾將會有源源不斷的生源。 面對記者的鏡頭,張民弢看著要比張易文興奮多了。

可能是張易文的小成功讓張民弢產生錯覺,他對著鏡頭稱女兒就是神童,20歲的時候女兒將會博士畢業,從事科研活動,實作階級跨越。

神童現狀

上了大學之後,張易文依舊是記者追蹤的物件,從照片中來看,張易文小小的個子站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由於之前給學校打過招呼,所以同學們都把張易文當成小妹妹來看,對她更多的是照顧,並沒有把她當成朋友看待,是以張易文在大學還是沒有交到朋友。

張易文的生活並沒有輕松多少,大學的知識復雜又多,張易文沒有經過正統的教育,根本跟不上同齡人的學習進度。

張易文的專業課學的不好,草草的大學畢業之後,張易文才13歲,這在社會上還屬於童工的範疇,大學畢業之後,沒有任何一個公司願意要,只能到父親的私塾教書。

十三歲,正值青春叛逆期,被壓抑了很久的張易文爆發,在私塾工作期間,她就經常遲到、早退,而張民弢也沒有對女兒放松,對於女兒的行為,他一切按章程辦事。

而張易文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加沈默寡言,木訥沈默,面對別人的搭話,也都是愛答不理的模樣。

雖說面上有兩千快的薪金,但實際扣完之後,約莫只有一千塊的薪金。而面對這些,張易文也不在乎,每天沈默寡言的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而張民弢,始終沈溺於私塾事業。

小結

諸如此類的神童教育在社會上層出不窮,所有人都不希望孩子是一個普通人,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但是也要從實際出發。

有些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孩,對他采用神童教育,只會害了他。張易文就是一個被父親害了的例子,張民弢為了實作自己的夢想,把想法加到了張易文身上,毀了她的半生。

像這種神童教育的後續,拋開真神童不言,很多都是傷仲永的結局,最終也和時代脫節。

學校教育的意義的不僅是學習知識,還有增加交際能力的作用,所以學校教育是不可缺少的。

在家雖然可以學到知識,但是卻很難交到同齡的朋友,揠苗助長教育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