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穿透式學習】:如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2024-02-06教育

鄭勝輝學習與思考第2241天

前言

你好,我是陳立翰。歡迎你來跟我一起,探索那些「腦科學中的高效學習法」。

學習,是一個旅程。這個旅程的起點是外部的客觀世界,它的終點是實踐輸出的實幹世界,由起點通達終點的橋梁,是個人知識體系的構建。學習的過程,往往不是直線的、線性的,而是圓環形狀的往復上升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也可以看作是勇敢者的遊戲。正如朱莉·德克森在【認知設計:提升學習體驗的藝術】這本書中提到的,我們可以用「英雄之旅」這個圓環來理解和最佳化學習過程,在「知識、技能、動機、習慣、環境和溝通」這六個維度持續精進,彌補或消除學習者從客觀世界到實幹世界的、以上六個維度的差距,以收獲學習的成功。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叫【穿透式學習】,2020年3月出版,作者方軍。在心理學和腦科學的研究領域,我們有一個專有名詞叫「認知穿透力」。它指的是一個人看清事物的本質和透徹洞察的能力。這種認知穿透力是一種高級的思維能力。這種能力的發展,實際上是穿透式學習的結果。穿透式學習的方法,看似是一個直線的操作,事實上,它的內在過程是迴圈往復的,類似一個圓環接替一個圓環,甚至環環相扣。這個過程,就像我們前面說的,是一段旅程,是一個勇敢者的遊戲。

【穿透式學習】教我們如何跨越知識與實幹的鴻溝。它完整介紹了3個「穿透式」的學習思維、6個方法以及16種實用的指南型工具。它告訴我們如何快速地、高效地學習,迅速成為學習的達人或者職場的精英。今天我們的講書會首先介紹如何快速破冰並主動進入學習狀態、在「點、線、面」三個層次展開學習;其次,我會介紹如何順應知識的螺旋開展學習的「英雄之旅」,高效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學習小迴圈,並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最後會重點介紹「沖刺學習法」和「為求知而讀書」學習策略與深度閱讀的方法。

第一部份

好,萬事開頭難。在開啟學習的英雄之旅之前,我們可能需要破除「假裝學習」的這個迷咒。

這個假裝學習體現在兩個常見的情形中。第一種是表演(performance goal)導向的,即學生的學習動作或努力很可能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理得;同時,學習或工作的外顯動作能讓別人看得見,這樣會有一種自欺欺人的滿足感。另一方面,是我們內在的固有的惰性驅動的。比如說,我們在開始學習某些專業知識的時候,一個很常見的舉動就是到處去買書。買了之後呢,就堆砌在墻角了,遲遲不去翻看。在實驗心理學裏面,有一種視錯覺現象叫「時鐘停擺」。想象一下:在你的書房裏面,墻面上掛著一面時鐘。

當你伏案久了,猛一擡頭看,感覺那個時鐘的秒針突然停滯了、停擺了。我們在開啟學習旅程的時候,也經常會有類似的心理感受。比如說,雖然感覺自己花了不少時間,一回頭才發現停滯不前,比如就像秒針停在時鐘面板的12點到3點之間,徘徊不前。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盡快地走完一個學習的迴圈,並且要破除自己原有的「舒適圈」。

那麽,如何去破除這個開始階段的阻力和徘徊不前的困境呢?作者推薦用「最小可行產品」跟「最小阻力之路」相結合的方法。舉一個例子。在寫作的時候,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只摳細節,在一個詞語的構思上花很多時間——「走兩步,退三步」,那麽這種近乎原地踏步的情形就成為必然的了。反之,如果我們能夠在給定的時間內,把自己買來的同主題的書快速瀏覽一遍,了解書本的大概內容和重點之後,篩選出一本適合當前的書籍來好好地閱讀。或者在寫作時撇開需要馬上輸入參考文獻資訊這個執念,用自己的白話盡快地書寫、快速地寫。直到文章的框架,一氣呵成地完成——就像我現在當前所做的事情一樣,那麽你的眼界就自然變得清晰起來,對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也有了信心。

其次,還需要找一位合作者或者導師。所謂導師,就是在某些方面比你厲害的,或者有成功經驗的人。剛開始學習,比如編程或者進行復雜的數據運算分析的時候,我們可能查了很多資料,做了不少的嘗試,卻不清楚到底方法用對了沒有?或者說哪個步驟出了問題。這個時候如果能快速地定位、找到本領域的專家取得聯系,讓他們幫助我們去跨過學習的障礙,就能大大加快學習的進度。在尋求指導和幫助的過程中,我們同時也積累了經驗,那麽下次碰到同樣的問題,就能夠從容地應對,並且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去指導別人。

開啟學習之旅的破冰,可以采用最小可行產品的「畫小圈」或者「學習的小迴圈」的思路。在【穿透式學習】這本書裏面,作者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現在要用Excel完成一個特定的小任務,那就只學跟這個小任務相關的這一點知識即可。這樣,在學習的開始,不必拘泥於構築完整的知識大廈,而是在實幹世界和知識世界之間快進快出,即先把當前的問題給解決了。

這讓我想到我讀研究生時碰到的解決統計問題的經歷。當時我只需要對論文中的數據做確定類別的數據統計、分析、比較。如果我從頭開始把統計學軟件的細節琢磨透,那麽時間可能就來不及了。於是,我采用了畫小圈即小迴圈的策略。就是我直接去找同類問題的解決思路,以及在對應的軟件中選擇哪種具體的選單選項,並且尋找有經驗的學長確認。這在當時互聯網條件還不發達普及的年代,顯得更為有效和寶貴。

還是以這個統計學習為例,當我們把一個又一個類似的問題透過小迴圈的方法解決了,數據統計的學習之道也就掌握了。記住:第一次的迴圈,獲得主觀成功的經驗非常重要。事實上,這也非常符合人的認知特性。就像朱莉·德克森在【認知設計:提升學習體驗的藝術】中寫道:「 可以立刻被套用的知識是最容易吸引學習者的。而短期內不能被套用的知識,即使非常重要,也很難引起關註。 」

再來說開啟學習之旅的第二個工具,就是用知識與實幹對撞,在點、線、面三個層次上展開。

成年人的學習目標和過程,往往都是以事物和問題為導向的。如果長時間脫崗學習,既不現實,效果也不佳。這裏的點是指「提問」,就是解決具體問題。線是「樣版」,指系統地學習一種知識。面,即為提升全面地對照自己的知識體系與外部的知識體系。同樣的,還是以Excel套用為例。當你遇到需要給出一個簡單的財務模型時,這個問題比較具體、直接,是「點」的問題。那麽還需要往前拓展到具體采用什麽公式,這就變成「線」的問題。再往前拓展,是「面」的對撞,事實上是一種與外部連線的、擴大知識和能力範圍的學習行為策略的問題。比方說,在運用具體公式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找就近的導師和其他同學一起來碰撞討論。

把當前的問題和解決過程放置於一個更大的知識技能背景之下,討論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有更新的或創新之處,以及與外部知識體系的延伸等等。比如,在不同場景和任務的要求下,不同財務模型的變通性和遷移的可能性。

第二類思維,就是把所學轉化成能力。這裏涉及的知識和內容的輸出,和我上一講的【費曼學習法】有相通之處。一般在各種學術報告的末尾,主講人會在總結時提到take home message。這裏的總結一般是對當前報告或者演講內容的概括,並將你的所見所得返回到實幹世界,這就需要你將所學的轉化為輸出的學習產品,包括入門教程、培訓課程和高階的操作標準。下面我來一個一個展開說說。

如果需要你制作一個入門的教程tutorial,讓更多的人知道,那麽這些步驟和流程應當如何展開?這種入門教程可以使得學習者更快地、有效地傳遞知識。如果說你能夠具象化地轉換角色,編寫好這個入門教程,那麽你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會進一步地深入。

在開設入門課程之後,進一步將所學的變成培訓課程。這些輸出的過程讓我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去深入鉆研一些原本可能忽略的細節。所以,編寫入門教材和培訓課程,主觀上為他人,客觀上為自己。

將所學轉化為能力的較高境界,是把所學的變成操作標準。我們知道很多操作過程都有一定的流程和相應的標準。比方說電工安全操作的標準、醫院手術室消毒和避免院內感染的操作流程與檢查清單的制定和實施,以及航天員上天和出艙門的操作手冊上的流程步驟等等。當這些標準操作流程得到嚴格地遵照執行之後,事故率就大振幅下降了。我們有更多成功的商業套用的例子,在於將操作標準封裝起來,成為一種團體的或業務的標準,甚至是考核的標準。我們可以從個人的技能經驗的清單package,包括從團體、行業,比如說5G的通訊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方面,看到標準實行的重要性。

所以,當你寫出一份操作過程標準,需要有同理心,以及從第三人稱的視角去寫。就像作者提到的,我們需要「重拾戰戰兢兢的感覺,重新想象新手的忐忑」。比如,你去制作一個教人如何用手機拍攝短影片的教程。一開始,你可能要抓住使用者的自然需求以及痛點需求。即他們最需要什麽,最難的或者最容易忽略的誤區是什麽,先快速地寫出或者制作出第一版。然後,你還需要摒棄完美主義的執念,即要一股腦兒地想把自己所有知道的東西都納入進來的想法。當你釋出了第一版,使用者使用之後,得到了反饋。再進行叠代修改,使得每一道工序是積極而開放的。然後再進行第二版,或者第三版的釋出。把自己所學轉化成能力,知識就有了生產力。知識透過包裝和產出,變成了入門教程、培訓課程和操作標準,這裏面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我們得回到知識的本源和概念上的劃分上來。

第二部份

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已知的挑戰和未知的挑戰。面對已知,我們需要更好地將自己的所學與外部進行連線,讓自己更好地掌握外在的能力。然而,面對未知,對學習的過程和策略要求似乎更高。我們需要錘煉自己內在的思維模式。

未知的知識維度包括 暗默知識 形式知識 。可能大家有這樣的經歷,好像知識就存在我們的大腦和行動之中,「不言而喻」,但我們就是說不出來。這時的知識可能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經驗。當這些頭腦中的知識外化即被書寫出來,清晰化、結構化之後,不管是以哪種方式,包括文本、音訊或者影片等等存在的知識,都叫做形式知識。

個人知識的構建和一個企業組織內知識創造的螺旋過程,包括四步。這四步不斷地重復,越迴圈,我們的水平就越高。我們用知識創造的螺旋去看待學習,按順時針四個象限的方式把知識分成 共同化共感知識、表出化概念知識、連線化系統知識以及內在化操作知識 。關於這四個象限,還有知識創造的螺旋過程,我在文稿裏放了一張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看看。

知識的螺旋,圖片來自【穿透式學習】

共感化的知識是我們將師父的暗默知識變成自己的暗默知識,這一步共同化形成的知識叫共感知識。第二步,我們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寫出來。此時,把暗默知識變成形式知識,就是概念化知識。事實上,任何一個組織的制度和文化,以及公司和企事業單位的崗位說明書,都是概念化的、外顯的知識。第三步是個人知識匯聚和串聯的過程,變成團隊共有的系統知識,這裏面有多個流程、資源和要素的組合。比如,豐田公司將其生產管理、企業文化和人員管理等知識綜合起來。形成了豐田生產方式或精益生產方式。這一步過程叫連線化,形成的知識叫系統知識。

最後一步,我們從第三步的系統知識體系中學習,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獲得的實幹知識經驗又進一步變為存在於我們大腦中和行動上的暗默知識。這個內在化過程所形成的知識叫操作知識。由此可見,走完了這四步,第四步,我們又回到了第一步。每一次走完這個知識的迴圈,我們的能力就會大振幅提升。

關於怎麽把所學轉換成能力,作者還介紹了一個工具,就是用形象化比喻來展現思維模式,讓學習過程「可見」。

視覺化的好方法是用比喻與類比。美國電腦科學家和認知科學家侯世達的【表象與本質:類比、思考資源和思維之火】一書認為,範疇化和做類比是人類認知的核心。我們從小開始就對事物和各式各樣的人,不自覺地做類比和區分。類比,一方面減少事物物件的陌生感、抽象感,減少所需記憶的概念、類別的種類;另一方面,形象化地告訴自己和他人學習的過程和策略。比如,在終身學習的理念下,人們對工作中的必備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到底是短跑型的沖刺,還是長跑型的馬拉松呢?如果把它看成是短跑沖刺,那麽它要求對一個知識點需要快速並且精準地掌握。如果是馬拉松的戰術,那麽需要合理地分配時間和精力。

從小的方面說,學科學習方面,我們經常要使用到樸素的類比,就是非專業人士能夠理解的科學概念的類比,比如數學、物理、計算科學或生物學的概念。在高中生物學中,我們學過一個概念叫「頂端優勢」,我現在還記得非常清楚。它是指樹枝頂端具有很強的對地表水的吸收能力,從而彌補它表面上因為在物理距離上比較遠造成的生存的劣勢。因此,園藝工作者或者園藝的維護人員,會在特定的時候把樹枝的頂端剪除,這也是為了保證整個植株的生長。又比如,除法運算就根植於「均分」這個樸素的類比概念。「微分」的原理可以把尺子無限對折的形象化類比對應起來。形象化比喻,幫助我們想象世界、理解世界。總結而言,以上的四個步驟和四個象限的迴圈,最終將讓我們達到學習的終極目標——實踐智慧,兼具實踐和理性的平衡。

我們進一步來看下一部份內容,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習是不斷充實和修正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構建個人知識體系有兩個形象的比喻或方法途徑。第一個是「把珍珠穿成線」。我們所學過的零碎知識和多種科目,在知識點上看似是零散的、散亂的,沒有一定的邏輯關系。但是,當你某一天進入職場工作,為了實作特定的業務目標時,回首一望,這些散亂的知識技能,就像一顆顆珍珠一樣,突然能夠穿在一起了,成為清晰的、連貫的鏈條。甚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都有這樣的所謂的「註意暈輪效應」的體驗。當我們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周圍的所有的人、事物、資訊好像都成為你關註的焦點,無形中都變得有意義了,顯得那麽有啟發意義,並且凸顯出來。比如有一次,我準備給一個中學做講座,主題是中學生的學習力培養。那幾天,我也正好在晨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給這個報告做結尾。在跑步的過程中,我猛然發現,經常路過的中關村一小的校門邊上的宣傳標語為,「愛心是根,教育為本」。突然我來了靈感,這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結束語呢?

喬布斯在做蘋果電腦的時候,他需要設計電腦的字型。他不是從那個時間點開始刻意學習字型設計的,而是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旁聽了字型設計課程,在彼時碰到具體的業務時就用上了。因此,他所經歷的那些過去的點,其實已經畫出那條(延長)線了。 知識學習是把散落的珍珠穿成完整的項鏈 。

除了把珍珠穿成線,收獲成功的學習或創業,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個人知識的支柱或者知識小屋。正如房屋的設計樣式是千差萬別的,每個學習者本人的知識小屋各不相同。前面談到了喬布斯,事實上,他的知識支柱是由產品的設計和行銷、商業以及藝術與設計上的品位三個部份組成的。比爾·蓋茨的知識支柱是由軟件技術、戰略和慈善三者組成的。當然,我們大多數普通學習者很難達到以上多個學術領域輕松遊走、信手拈來的地步,但你我的目標仍然是積極主動學習,建立並讓自己擁有幾個足夠高並且相互配合的知識支柱。以我個人為例,我著力在認知神經科學、工程心理學和教育腦科學三個支柱上建設自己的知識小屋,以期達到一定的高度,並能夠做到融會貫通。

與上面的知識支柱方法對應,我們可以采用個人知識支柱畫布的方法,勾畫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自己的知識建構以及需要補足的知識支柱,做到查漏補缺。根據學習、一些工作業務的實際需要,增加或者減少支柱。我們需要考慮在職業、教育、興趣三個支柱之間,是否能形成一個不錯的知識小屋,以及在三者間的平衡。出了問題或者彼此之間有沖突的時候,及時做出調整或納入新的支柱——就是掌握新的知識與技能。

第三部份

關於怎麽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作者著重介紹了六個方法。這裏我把它們總結為三類。計劃、執行和反饋。

首先,我們來看看計劃。「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總是有目標導向的,並且具有指向一定的時間周期的。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挑戰是,經常需要快速學習一個陌生的領域。作者推薦了五天的「沖刺學習法」,這種方法是借鑒了產品叠代中的設計沖刺法。他充分利用了實踐中的求知方法,把實踐和學習融合起來。這種沖刺學習法背後有一定的底層邏輯,就是快速高效地利用時間,聚焦學習的知識領域範圍,同時特別看重理論方法與實踐結果的融合。如果我們把這個快速的沖刺學習法分成五天的工作日去規劃,那麽我們這裏構想的周一到周五的計劃大致如下。

周一,按照前面介紹的知識支柱圖,繪制已知領域和未知領域的知識支柱,快速形成一個地圖或路線圖,標明從已知到未知的可能的知識上的空白,清點已有的知識技能資源儲備,確認團隊小組達成共識的、普遍的入門知識、技能和規範,並且按照各自的專長對小組人員進行任務的分工。

周二,畫出行動路徑。評估並找出效率和效能較優的、幾條可能的行動路徑。這時候需要多管齊下。比如,我們要去建一個數學模型,需要了解潛在的幾門編程的語言,包括MATLAB、Python和R語言,了解它們的優勢和劣勢。尋找以往簡單實作的程式樣版,並且自己動手寫出簡單的建模的步驟和程式段。找出建模已有的通用程式碼段,以及需要特地開發的工具包或者程式段。

周三,鉆研要點。此時,地圖上的重點標識需要逐步地減小。任務為鉆研要點與難點,選出最優路徑。還是以上面的數學建模為例,我們需要初步確立其中的一種方法。

周四,制作原型。把所有相關的參數和條件用給定的軟件語言編制好。能夠保證程式碼的執行不出錯,背景的需求說明文件還有程式功能都要相對清楚。

周五,這一天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學習過程,拿出成果,該交卷了。不管當天的完成效果如何,我們都必須交付給使用者或者給評審方。在交付前,需要計劃最後的兩步。第一是多角度進行原型測試,比如變換問題的參數條件,多觀察和測試模型的擬合效果以及輸出的效果。第二是復盤並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沖刺學習法看似是很強迫性的、有壓力的方法,但往往也能夠轉化為學習的動力。Facebook現在Meta公司的CEO朱克伯格,曾經花了100個小時的時間,就是兩周的高強度的工作時間,學習了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面部辨識、強化學習等新技術,快速地創設了智能音箱系統。在碰到問題的時候,他先馬上做出了一個勉強可用的東西,並且及時地加以改進。這確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們在科研專案實踐中,曾經給本科生和低年級研究生設定迷你研究計劃。當導師給定具體的研究方向和題目後,學生小組需要在給定的一周內(不包含周末),去細分定義問題,尋找資料和所需要的研究資源,開展必要的閱讀調研和實驗活動,並在五天之內做出解決問題的科研報告。

作為以上計劃的有益輔助,我著重介紹和提煉書中提到的「如何為求知讀書」。很顯然,五天的沖刺學習,我們需要快速精準地尋找資料,變未知為已知。這個時候,對書本知識的渴求,不能僅僅停留在為了身心愉悅的休閑閱讀上。雖然休閑閱讀能夠無意之中擴充套件我們的思維模式,並大振幅提升我們思維模式的廣度。在閱讀和尋找資料過程中,需要克服社交性閱讀和碎片化閱讀的誘惑和弊端。現在我們基本上都用智能電話,難免會被動地接受到各種文章的推播。特別是當你刻意關註一個學科主題的時候,智能推薦就推播了源源不斷的資訊到我們的智能終端和社交軟件平台上。相反,我們需要去錘煉求知閱讀。這裏我著重推薦書中提到的「多本書的主題閱讀」和「深度閱讀」。

多本書主題閱讀,要求我們破除把一本書從頭讀到尾的這種慣性,需要我們策略性地進行同主題的、同作者的多個作品的橫向閱讀比較,以形成並掌握主要的人物畫像,形成特定的系統的知識架構。比如有一次,我在閱讀【普魯斯特是神經科學家】這本書的時候,發現普魯斯特作為法國的大文豪,對於我們大腦的結構有很多直覺,於是我就主題閱讀了他所著作的【追憶似水年華】這七卷本的書。在七卷本的書裏面,有一個細節,就是普魯斯特描繪了在1911年瑪德蓮蛋糕誕生的那一年。

在當時,生理學家還不知道頭骨內部的感官是如何連線的。普魯斯特卻已透過他細膩的文筆,揭示了我們的嗅覺和味覺是怎麽樣承擔著獨特的記憶負擔的。我也找到了後面其他作者寫的【普魯斯特傳】,以及布朗大學的心理學家雷切爾·赫茲寫的題為【檢驗布魯斯特假設】的科學論文。這樣,從不同的資料來源,我收集了材料,並且踐行了主題閱讀,橫跨文學、心理學和腦科學領域。對於普魯斯特本人的特質的人物畫像就非常具有立體感了。

其次,深度閱讀是反復讀,把書讀厚再讀薄的過程。它包括了三個步驟:整體泛讀、逐字精讀和重點深讀。

整體泛讀是語言閱讀,就是我們拿到一本書後,不著急去看裏面的內容細節。而是先翻翻書的封面設計,看看推薦語,知道出版時間,了解序言和目錄等內容。這裏的目標是快速掌握書的整體內容、邏輯結構和主要觀點等。在這一步,如果覺得內容與自己的學習目標或興趣關聯不大,就可以馬上省去時間,不去細讀。如果覺得內容還不錯,就可以嘗試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把書的框架梳理出來。與此同時,哪些章節是重點內容也就一目了然了。

接下來是逐字精讀。註意,逐字精讀,並不只是看,還需要做筆記。在書的字裏行間的間隙,做一些必要的筆記。特別是要留意書中的流程圖、進度圖或者模型圖等,這些圖表往往起到概括中心思想和提升記憶的作用,可以多在它們上面停留一些時間。

深度閱讀的第三步是重點讀。「只取一點,不顧其它」,在一個點上重點深挖。這時候,我們需要從珍珠串中找出寶貝,找出更好的寶貝。比如有一次,我出差從北京去多倫多。在飛機上,我閱讀了當勞·赫布的著名的【行為的組織】這本書。其中有一張圖片吸引了我的註意,是關於感官學習模型的圖表。它對我啟發很大。我在那張圖上停留了很長的時間去思考。在出差回來之後,專門向實驗室的課題組做了我的思考的匯報。

下面我們再來說形成自己知識體系的另一個方法——反饋。學習不僅需要有清晰的目標設定和嚴苛的執行力,也需要有及時的、清晰的反饋。反饋,有主動的,也有被動的。主動的,包括「一放一收」「有張有弛」的學習和工作節奏。比如著名心理學家榮格,他在喧囂的大都市,采用工作狂的模式;而在鄉村小屋,就采用了收的模式去寫作和思考。心由境生,有的時候,環境會調整我們學習和工作的方式。豐田公司曾經開發了一頁紙報告的方法做方案,埃隆·馬斯克采用了第一性的原理,挖掘找到問題的最基本的元素,即找到本質,這些都指明了反饋要精準,並且要扼要。

當以上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方法成為產品,我們就可以為自己和他人著手寫一份個人知識指南。如果我們慎重對待,就會從中受益,既可以自我提升,也可以幫助你的同事和朋友。把你知道的寫下來,也把你學習過程中所踩過的坑記錄下來。

結語

學習是一場英雄之旅,既需要對的方法,也需要下笨功夫。當我們經歷了從知識學習、練習檢驗、初階實踐、深入學習,到高階實踐的階梯式的螺旋式上升,並且以「知識創造的螺旋」重新看待學習,用知識與實幹對撞,我們必將最終收獲學習和事業的成功。

從知識到實踐的五個台階,圖片來自【穿透式學習】

【陳立翰·腦科學中的高效學習法】;資料來源:得到APP聽書欄目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播稿件文字及圖片和音影片均來源於網絡及各大主串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聯系我們刪除或支付稿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