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懷念母校——50年辦學歷史的農村高中走向沒落並停止辦學

2024-01-14教育

前言

近日網上看到一位友友寫的一篇短文:「一所農村初級中學走向沒落的軌跡」勾起了我對於母校的回憶。我作為近30年的IT行業從業者有時候自詡:「戈是打字員」。近年來因工作關系同全國各類高校交集密切,閑暇之余同教授們也交流頗多。跟隨年齡的增長,時不時也會回憶起兒時在老家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講給對於老家印象模糊的小女兒聽,也許是希望透過此種方式要她腦補父輩那時無憂無憂無心無肺的快樂時光,更多的是希望能夠了解我生活的那片故土風土人情。(文中懷念母校特指高中,為了便於辨識縣城中學稱為:「一中」,我的母校鎮中學稱為:「二中」)。

我的老家位於陜西北部靠南,方言及生活習俗更接近於渭南北部或者關中地區。全縣人口也就在20萬左右徘徊。我的初高中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那時候對全縣學校的分布大致情況:有幾所中專學校,有師範,有衛校,有技校、初中10多個鄉鎮幾乎每個鄉鎮都有一所;高中全縣只有有兩所,1所位於縣城的一中,一所位於縣南塬(縣城南邊的鄉鎮統稱)的二中(我家鎮的二中便我的母校)。每個鄉鎮所在地幾乎都有一所中心小學,大村莊輻射周邊小村莊都有一所小學。

我的小學和初中

我家在南塬的一個小鎮,鎮子不大但教育資源豐富從小學,初中,高中一應齊全。鎮上的小孩子們從小學直到上大學的時候才離開家鄉,整個學習階段上學是不用路途奔波,為吃飯和睡覺發愁。現在回想那時候基本上學條件是相當的優渥,一日兩餐都可以吃到熱乎的飯菜,冬季的晚上躺在熱乎乎的炕上呼呼大睡。

我們那時候沒有上過幼稚園,也沒有任何學前齡前教育。孩子們到了上學的年紀直接就是一年級,大家都背起書包結伴步入校園。一年級書包內也就一本語文,一本數學,一支鉛筆,一個橡皮,開始學習生活。

我上小學是最後一級的5年制。農村學校都有忙假,大概10天左右,主要是老師們要回家收麥子。那時候農村學校的老師大多數都是一頭沈,愛人是農村戶口都有地需要耕種。民辦教師,本來就有地要種。不少老師都是農村出來自己家裏也有地,都需要回家幫忙龍口奪食,搶收一季莊稼。忙假是小升初的關鍵時候五年級同學們都不放忙假的,要在校復習。五年級時候的數學老師跟我同姓同村,他也是位民辦教師。王老師忙假期間幹農活之余還要抽空要到學校給我們復習數學,那時候小升初是要透過考試,考上才可以上,考不上就要留級。五年級的班主任是位姓鄭一位幹練的女老師,後來上高中的時候她的老公是教物理的老師。那時候鎮上初中招生僅4個班大概200多個學生樣子。那時候同齡的生源學生挺多的印象。

小學5年時間大概在五處辦學點上。最初剛上一年級是在西街四隊的老公社院子。二年級則是在我們二隊一戶村民家老院子和隊上飼養室的窯洞裏完成,二年級的時候是沒有現成的桌椅。課桌子是村民用磚塊和泥巴糊成墩子然後在墩子上面架塊木板,凳子則是自己從家裏帶。三年級又回到了了老公社院子。四年級以後就搬到八年制老校區(八年制也就是原來的初中,他們搬到下面說的新街初中新校區了)。現在回想那時候上小學就像打遊擊一樣,幾乎一年就換一個地方。

老家的冬季寒風刺骨,零下10多度非常常見。雪花確實是鵝毛般大小,房檐冰柱子非常常見。學校根本沒有取暖條件,教室也入冰窖一般。1-3年級低段年齡,太小不抗凍,早晨不去,都是上半天學。我告訴我女兒我是每天上半天學,她覺超幸福,超美(早上起來大概八點多九點的樣子吃完早飯,太陽出來,才去學校;下午到三四點的樣子在放學回家;那時候農村學校都是吃兩頓飯,早飯基本上都是九點多十點吃,午飯到下午三點多,四點才吃)。取暖基本及是靠跺腳,教室裏絕對是塵土飛揚,或者找個有依靠的墻角,擠到一起(俗稱擠窩窩)。

學校裏沒有食堂,不是本村的老師們都是輪流到學生家吃飯,我們叫管飯或者派飯。吃完飯老師們也總會留飯錢,一般都互相推讓一番,最終也是沒有誰會收飯錢。淳樸的家長也只是希望老師們能夠好好用心教書給孩子們。好像是按照每家學生數量輪流管飯,一個學生一天。管了多久我也忘了,每次叫老師吃飯,總是灰溜溜的跟到老師屁股後面。我對於小學的記憶能記得的也就這些了。那也是最快樂的幾年時光。

圖片來源於網圖,我們那時候條件可以腦補下

我上初中的的時候,鎮上的初中已經搬遷到新街上了(鎮上的機關單位都搬到新街上了,主要是沿公路邊)。鎮上初中的辦學條件設施已經非常好了,三棟兩層教學樓、一棟用老師辦公室兼宿舍和廚房、有一排平房是後勤辦公室和學生竈房,有兩間鍋爐房。全鎮的初中都在這裏上,學校沒有住宿條件,學生都是自己想辦法透過各種關系找我們村子家戶閑置的窯洞,廈房住宿。多數都是拐彎的親戚朋友,是不需要付費的。

我們鎮初中的生源和質素還是非常好,吸引了周圍其他鄉鎮的學生前來上學,導致每個班級的學生都很多,大概也有60多人,一排4張課桌,中間都是座五個同學,靠墻的座2個同學。初二的數學老師女老師脾氣很火爆,動不動就教鞭伺候,直到去年遇到一位朋友的朋友也是小老鄉,瞎聊中得知這位老師多年前因病離開了我們,有時候還真想念此類嚴師。

原來的初中校院現在已經成為了鎮中心小學,老家鎮上有知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英雄,建國後擔任省部級領導,鎮中心小學已經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算是緬懷先輩的奮勇殺敵,為革命所做貢獻。

懷念我的母校二中

之所以要懷念母校二中,是因為母校的歷史非凡,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是南塬的文化中心,對於提升鄉親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傳播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我的母校在2009年8月18日起徹底停辦了,原校址如今也成了鎮上的初中,據說前幾年辦的也是搖搖欲墜,這幾年有些起色。

二中建校於1959年,直到2009年秋季停止辦學走過了風雨50年不平凡的風雨歷程。1970年開始高中招生,我上高中時候的兩任校長就是七二屆的校友。我的父親也是七三屆高中畢業,後來大學畢業於西北農學院(現西北農科科技大學),幸運的是我的大女兒研究生和她爺爺成了校友。

對於二中的記憶如果是我的中學同學劉老師他大學畢業後在母校任教多年可以寫出很多感人的故事。母校不能以我為榮,我只能是作為一個無名小卒的學生,緊靠自己的記憶隨便胡亂寫寫,沒有章法的流水賬般的堆積一篇。

現在工作關系經常看材料說到最多的也就是黨的教育總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下面就從這幾個方面回想下那時候的這幾個方面,均需要學生參與其中。那時並不知道學校安排這些活動的目和背後的教育意義是啥。

有關勞動實踐,學校有農場主要是果園。每年都會組織老師學生進行勞動,反正就是幹農活。最為有趣的就是一幫同學抗著工具邊說邊笑,邊玩耍!有的則騎單車帶同學前去。最美和高興的事情就是偷摘蘋果吃。每年的植樹節必備節目,師生都要到政府林業站指定的溝裏植樹造林。

文娛活動其他形式的,歌詠比賽,體操表演。至今還能夠說出來的幾件事情,其一、學校的院子除了建築物和家屬院以外的其他區域幾乎都會劃分給各個班級來負責打掃衛生,我們叫做清潔區,每天清晨安排同學負責打掃衛生並收拾垃圾。第二、每個班級在教室外圍區域都有一塊黑板報,教室都是大瓦房的緣故。班級每周都會更新一次黑板報內容,重要節日學校團委會組織評比。第三、每周一是全校衛生大檢查,學校有老師帶隊,各班級的衛生委員一起檢查所有教室、清潔區衛生,並給打分評比,依據分數頒發衛生流動紅旗。

有關體育鍛煉,每年秋季都開運動會,各班級都要組織報專案參賽!運動會有非常熱鬧的盛大開幕式。印象最為深刻的三件事情,其一、後勤學生竈改善夥食;其二、校體育隊拿獎到手軟,運動會這是他們的主場,輪到他們大放異彩;其三、晚上會放電影。元旦的10公裏越野賽,這兩項大型體育賽事不但學生參加,老師也參加,整個運動會期間校門是向社會開放的,周邊的父老鄉親可以進校觀看比賽。元旦越野賽在鄉村公路邊舉行,那時候車輛相對很少,沿途安排有老師和學生在拐彎處巡邏保障安全和秩序。

文體活動之籃球比賽,每天下午南操場那一排排籃球架總是滿滿的師生,有參戰的、有關觀賞的、有看熱鬧的。籃球則是有自己玩耍的,有組織的比賽的。籃球比賽班級之間比,比完之後年級之間比。那時候都是土操場,遇到夏季會事先撒點水,以免塵土飛揚,可以腦補下黃土坡上安塞腰鼓,塵土飛揚的場景。元旦的時候每個班級都要組織元旦晚會,部份同學進行才藝表演,每逢元旦晚會文藝委員總會把教室布置裝飾一番。那個時候我們每學期都要交班費,這時候也會用班費購買些水果糖,花生瓜子之類的小吃。

有關德育教育之一,周日晚看電影。電影的放映規律已經記不清了。但只要看到放電影的師傅拿起包在校門口(校門口不遠處就是上縣班車的停靠點)等班車上縣大概率就是換電影片子去了,放電影通常是放在星期天晚上。現在想想安排到這個時間也許是為緩解疲勞,老師和學生大部份都是農村的,周末回家都要幹農活,星期天下午都要按時返校。放電影的晚上學生就只上一節晚自習,周天的晚自習必備的就是點名看看誰還沒有回到學校。同學們有的拿起板凳,有的站立看。遇到放電影的晚上,學校的大門就會開啟,便於周圍的村民和鎮上的各機關單位的幹部、工人,家屬等前來觀看。

文初提到是南塬的文化活動中心,鎮上村子有五個隊,周圍5裏路左右的村子就有六七個,周圍村民也都會到學校看電影。愛國電影,其他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學校的領導放映前還會簡單的講幾句。這些都會成為同學們作文題材。

有關德育教育之二,周一早上的早操結束後全校師生都要在操場舉行升旗儀式。持旗手由每個班級輪流擔任。儀式結束後校長或者教導主任會講話,也會做本周工作安排和上周總結之類的。

有關美育教育和才藝展示。歌詠比賽,有必唱歌曲和選唱歌曲。偶爾也組織校級的演講比賽,印象中同級一班的一位楊姓同學演講是屈原方面的內容,他後來也做了老師在教書育人。

在高二的時候學校開始動工修建了三層的教學樓,非常的漂亮!在高三最後一學期大概也就是清明節前後吧,我們由大瓦房搬進了教學樓,桌椅板凳,所有的都是全新的。真實的享受了一次,那天清晨校園內一片喜氣洋洋,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的。對於現在的學校而言不算啥,在哪個時候尤其農村絕對是值得載入校史的一件大事,時任校長絕對大功勞一件。

同學劉老師提供的二中當時教學圖片

碎碎念念胡亂堆砌幾千文字這也是就一個學生離校三十年後僅有的點滴回憶,也緊以瑣事和文字懷念我的母校二中!二中母校的功勞,二中的一切都還是留給在二中曾經的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來評判為妥。

二中停止辦學,我還是從父母的口中得知。二中50年辦學歷史停止辦學了,停止辦學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我不是教育工作者,我也緊以外行的視角聊聊而已,純屬胡言亂語,並不涉及行政教育管理方面的問題。

其一、大趨勢近年來全國出生人口率的大幅下降,適齡學生總體提數量下降;前段時間有報道日本的一些大學停止招生就有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其二、城鄉一體化發展,村民經濟趨勢逐漸提升,他們對於優質教育資源要求的也是提高了很多,更加希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

其三、改革開放以後尤其近些年來人員流動範圍逐年擴大。已經不再是在固守原來幾母薄田,小的時候鄉親們可能就是周邊幹點靈活,近年來大範圍的全國勞務輸出;

其四、學校招生政策的變化,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縣兩高中,南塬幾個鄉鎮的學生就考我們鎮上的二中,一中的招生範圍是中幾社和北邊的鄉鎮學生,明確的學區的劃分。私立學校辦學後也介入開始競爭生源,全地區範圍內的優質學校各種方式進行掐尖,甚至省城的個別學校也加入進來。

其五、城鄉各類資源的不平衡和差距,促使了編制內的優質師資想盡辦法調離進城、甚至有的辭職去公職去了更優的平台發展、師資的流失。無論和種情況總之部份老師不再甘願堅守農村普教陣地,也不願意家人子女生活在農村;

其它、一個20萬左右人口規模的縣,兩所高中是不能滿足需求的,學生都去哪了呢?局外人無權也無從說起.........

總之:這些都是時代的使然、人口、資源、布局都再進行重新調整,普通百姓唯一能做的和需要做的就是適應。

後記

一、也就這一兩年吧,原來的一中也全部變為初中部了,高中學生並入名為:某某縣某某市第一中學(也就是文初提到的中專學校師範,中專停止辦學後成為高中,全地區範圍內以北邊幾個縣為主要生源第進行招生);全縣20萬人口緊有一所高中大概學生3000多學生的樣子,網絡數據沒有核實。

二、母校二中也徹底變成為鎮初級中,我的侄子上的時候三個年級可能也就不到100個學生吧,網絡上看到的幾組數碼,2018年全校大致37名學生,高中錄取為個位數。真心的為我的老家基礎教育擔心,。經過一任校長和老師的努力,目前全校三個年級大約160名左右學生,九年級45人,19人考上高中,均是網絡數據沒有核實。從網上能找到各種表揚,宣傳,對於這任校長和老師的努力必須表揚,點贊!相對城市學校農村學校沒有區位優勢,狠抓教學質素,提升整體教學質素和辦學水平!提高升學率,促進學區內的適齡學生回到學區上學是應該的,也是管理者和老師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那天學校真的沒有學生了,學校也就只有關門了,大家也就失業了。

三、高校都有招生政策,對於專業而言是有吸引優秀生源的一些列制度和措施的。從校招生辦到二級學院院長,專業負責人,專任老師,學生俯下身子宣傳學校,宣傳專業,並建立優秀的生源基地。真心希望家鄉基礎教育同樣境地的學校領導,老師,管理者,借鑒優秀農村學校的做法狠抓質素,拿出數據說話,采取各種吸引適齡生源的措施和辦法,叫家長放心的,願意把孩子上到轄區學校上學,而不是舍近求遠的去縣上,去市裏,甚至去外縣、學生家長付出人力物力甚至是拋家舍業。

四、其余的就留給各位專業人士和友友們各抒己見了......

戈是打字員 2004年1月於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