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那些從小被逼著演節目的孩子,長大後怎麽樣了?

2024-03-26教育

歲末年初,又到了孩子們忙著演節目的時候了。一個普通的小學班級,家長群裏熱火朝天地接龍了幾十個節目。孩子們還在睡夢中,這場文藝比武已經被家長們安排得明明白白。

小時候我也曾經是個文藝骨幹,每逢過年過節都要去班級、學校甚至區裏、市裏挑大梁,主持、唱歌、舞蹈......反正能「展示」自己的一概不落。我被賦予了一個「模範生」的殼子,好像這是我生來必須要做到的。我以為要做一名老師喜歡、家長滿意的孩子就應該這樣,他們的肯定才是我存在的意義,所以一直也沒有想過拒絕和反抗。

一開始上台,確實是有愉悅感的。因為年紀小,別人的包容度高,獲得的鼓勵就會多。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師和家庭會賦予你越來越多的期望,即便是學生本職之外的藝術特長,標準也日趨專業,每一項技能都需要枯燥嚴苛的訓練才能換來。大人的滿意越來越難得到,我開始覺得疲憊。

【加油!媽媽】劇照

高年級後,不僅要承擔學校的演出任務,我還需要參與一些社會上的表演,業余時間被占得滿滿的。除了周末,日常晚上的時間也被用上。記得有一次,放學後要趕去電視台錄節目,回到家已經十點多了,一天的作業還沒做。我趴在桌上逐漸睜不開眼睛,但是父母還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作為班長是別人的榜樣,不能因為其它活動落下學習。」我深知這個道理的正確性,但是身體卻在做著極力地反抗。那一天的作業本上,淚水洇濕了我的筆跡。

我的「逆反」心理從那一天開始萌芽了,十歲的我逐漸有了深深的疲憊感。 我開始因為自己做不到讓大人滿意而自卑,會在大型活動之前頻繁失眠,會在上台前一刻莫名哭泣,甚至偷偷寫了一些類似遺書的信,想徹底消失。

直到一次學校音樂公開課,班主任按照慣例安排我課前先上台表演一個節目「暖場」,也算是給來觀摩的外校老師們展示一下素質教育成果。其實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任務,但已經越來越抵觸當眾表演的我有些遲疑,腦子裏一下子變得空白。我覺得自己好像一個畫在氣球上的娃娃,越飄越遠,直到看不清自己的臉。音樂老師看出了我的無助,主動說了一句,「讓XX同學起個頭,大家一起合唱首校歌吧!」我頓時感到肩膀上的一塊大石頭卸了下來,也從此結束了課前表演的日子。那位音樂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解圍」,被我悄悄留在了記憶裏,那是第一次有人懂我。或許她小時候也曾經遇到過不想上台演節目的時刻, 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來「表演」是可以拒絕的。

【陪你一起長大】劇照

內心的「小惡魔」好像被點燃了一般,我開始反抗這些表演。我的腦袋開始抵觸背誦冗長的主持詞,在眾目睽睽之下冷場,後來發展到主動逃避老師的召喚,不去排練。有次暑假的文藝演出,我被「關在」大隊部一整個上午背誦主持詞,趁著中午吃飯的時間我溜出去拿了兩元零用錢,跑到泳池泡了整整一個下午。老師找不到我給家裏打電話,大人圍著學校找了一大圈。那是我第一次徹底地當逃兵,炎炎夏日我漂浮在少年宮遊池的水面上,看著泛著亮斑的樹梢上好像出現了一個氣球,那個氣球上畫著我的臉。我伸手抓住氣球,把它塞回自己的身體裏,讓我覺得重新活了過來。

我的「表演」隨著「自暴自棄」越來越少,直到上了中學終於可以安安靜靜地做一名普通學生了,這讓我獲得了久違的安逸。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去聽課,不用操心課後還要安排同學們排練節目。晚上我有充足的時間寫作業,還可以「磨洋工」偷偷看點閑書。我也終於可以塌下心思去交一兩個好朋友,告別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我覺得這些才是學生時代彌足珍貴的回憶。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劇照

隨著時間的沖淡,我也慢慢消抵了對表演的抗拒。 成年後,我開始主動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案去上成人課程,但並不是為了演給別人看。孩子學校的接龍仍在繼續,除了竹笛、嗩吶、古箏、琵琶等民樂器,大提琴、小提琴、架子鼓等西洋樂器節目也被排得滿滿當當。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特長是鋼琴無法展示,開始聯系琴行眾籌租一台電鋼運到班級教室。這個提議一出,接龍鋼琴獨奏的節目又多了十來個。

早上我拿著手機問孩子,要不要也報個節目?孩子用一如既往的堅定說,「不報!」我示意她,班裏過半數的同學都展示自己的才藝,坐在台下只當觀眾好像自己什麽都不會似的,會不會不舒服?孩子一臉詫異地看著我,「媽媽,你的想法好奇怪,我有節目看有零食吃為什麽會不舒服?」

【加油!媽媽】劇照

的確,孩子從小就是個與我完全相反的類別,雖然不會主動展示自己,但是也從來不會因為外人的眼光而內耗自己。我曾經擔心這個小「i人」會不會活得孤獨寂寞,但是每次做觀眾時,她都會站起來為自己的朋友鼓掌,會用盡平時最大的音量為同學叫好。看到她可以開心地做一個「在路邊鼓掌」的人,我不由得心生些許敬佩。如果我小時候也能有這樣強大的內心,早早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不喜歡什麽,或許會有一個更陽光的童年,比那些站在台上表演的高光時刻更絢爛多彩。

作為一個從小上台表演節目的家長,雖然我還是會給下一代選擇特長班,但是我會尊重他們的喜好和選擇。 而且我會告訴他們,學習才藝、展示才藝的目的,與取悅別人比起來,更重要的是要取悅自己。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