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竇鋒昌:一個報紙專欄如何能辦120年

2024-03-26教育

作者: 竇鋒昌(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高級編輯;本刊學術顧問)

來源: 「青年記者雜誌」微信公眾號

導 讀

新聞之所以是新聞,媒體之所以是媒體,是因為始終有一些東西是穩定的,是不變也是不能變的。

2024年1月6日,日本【朝日新聞】的頭版上,一個名為「天聲人語」的專欄以一篇短文紀念了一下自己120歲的生日。1904年1月5日,在大阪發行的【朝日新聞】上,「天聲人語」首次亮相,文章開篇寫道:「呼雲起雨的是龍年的新年。」以中國農歷紀元,那一年是甲辰年,到如今正好完成兩個甲子。

圖為2024年1月6日【朝日新聞】「天聲人語」專欄

「天聲人語」 是一個評論專欄,每天固定刊發在頭版,每篇只有六七百字。這麽短的文章卻都要力爭表達出「微言大義」,因此惜字如金,甚至通篇不起段,需要段落間隔的地方,只以一個黑色的三角符代替。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豆腐塊」專欄,已經連續刊載了120年。

「天聲人語」為何如此長壽?第一個密碼可能就藏在專欄的名字裏。【朝日新聞】1月6日的文章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1921年,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在上海的一座戲院裏,看到了「天聲人語」四個大字出現在舞台的欄桿上,芥川推測這個詞匯很可能是從中國引入日本的。古代中國認為天是與人間相交融的存在,歷代皇帝雖然被認為蒙受了天命,但這一點是否成立,只能透過老百姓發出的聲音來判斷,因此,「民聲、百姓之聲即為天之聲」。透過回溯名稱的由來,【朝日新聞】想說的是,「天聲人語」這個專欄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是因為它能夠「毫不顧忌地,今天明天都說出真相」。

這樣一種追求也體現在進入2024年之後的幾篇專欄文章上。新年伊始,日本能登半島地震、東京羽田機場撞機等大事件接連發生。作為一個為民發聲的欄目,當然不能失聲無語。

圖為2024年1月5日【朝日新聞】「天聲人語」專欄

1月3日專欄關註的是能登半島地震。文章開頭帶有專欄一貫的文藝氣息,「冬天的日落時間較早,在黑暗中被迫疏散、忍受寒冷的痛苦是何等地艱辛,停電和停水持續,通訊狀況也惡化,一些人被困在倒塌的建築物中等待救援」。文章的結語明顯帶有悲憤:「大自然宣告著季節的變遷,有時候也會顯露出獠牙。雖然我們知道災害可能隨時發生,但在正月裏,還是忍不住會問,這是為什麽呢?」

1月4日專欄的主題是東京羽田機場的飛機事故。文章先是介紹了飛機經常發生事故的「魔鬼11分鐘」,也就是起飛後的3分鐘和降落前的8分鐘,然後回顧了1977年發生的造成583人死亡的「特內裏費空難」。最後的落腳點是羽田機場的這次事故,認為必須進行公正的調查,制定並且徹底執行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1月5日的專欄再次回到地震主題。文章指出,盡管能登半島地震已過去三天,但救援物資仍未送達。避難所內不時傳出「TKB+W」的呼籲,因為T(廁所)、K(廚房)、B(床)以及W(溫暖)仍然無法實作。文章說,災區缺乏的不僅是物資,還有資訊。地震之後,廣播電視和手機訊號中斷,傳入的資訊驟減。當無法與外部世界聯系時,人們會產生被遺棄的孤獨感。同時,流言蜚語、虛假資訊開始泛濫。文章最後說,為了制止這一情況,我們需要傳遞準確的資訊,這也是媒體的使命。

當然,作為一個天天都要出版的專欄,「天聲人語」的選題不只是重大突發新聞,在沒有大事發生的時候,它的選題非常自由發散,涵蓋人生哲理、文學藝術、自然環境、人際關系、歷史文化、教育成長、科技與未來等領域,但不管探討什麽問題,都力求以簡練的文筆寫出深度,為讀者提供思考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講,「天聲人語」不是一個純粹的時政評論專欄,而更像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小品文或雜文專欄。

比如,2023年12月23日的專欄說的是法布爾的【昆蟲記】在日本的「引入史」。當時還是大正時代,【昆蟲記】的首個譯本由無政府主義思想家大杉榮完成,並命名為「昆蟲記」。寫評論都要有由頭,此文的由頭是法布爾誕辰200周年,他於1823年12月在法國南部出生,至2023年12月,正好是200年。法布爾說過一句話:「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看到更遙遠的地平線。」有了這句話,文章也就有了點睛之筆。

再如同年12月26日的專欄,談的是日本現役最古老的星象館,在兵庫縣明石市,位於東經135度的日本標準時子午線上。那裏有一台1960年開始執行的德國制造的老型望遠鏡,可以一窺璀璨的星空,60多年來一直吸引著無數人去參觀。透過講述這段歷史,文章想告訴讀者:「在這裏欣賞美麗的星空,會讓人覺得自己身處宇宙之中,是宇宙的一部份。」

在120年的歷史中,「天聲人語」經歷了許多不同的年代,涉及的選題打上了深深的歷史烙印。比如戰後重建時期,它關註社會和經濟復興,探討日本面臨的挑戰、政治變革和社會重建等議題。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它探討日本的經濟崛起、城市化行程以及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變化。在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和經濟問題,專欄聚焦於對日本社會及政治的反思和批評。到了如今的數碼化時代,「天聲人語」在內容傳遞和讀者互動方面也與時俱進地采用了新媒體技術手段。

選題之外,「天聲人語」生命力持久的另一個原因是其優雅而深刻的寫法。前面說了,專欄的文章很短,要在六七百字的篇幅裏把道理講清楚很困難。但是專欄對此孜孜以求。這些寫作追求包括但不限於:「寒風凜冽,樹影婆娑」等簡潔而生動的描寫,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意境;「時間如白駒過隙」等巧妙的比喻,傳達出深刻的時光流逝之感;「人生如夢,夢醒時分方知真實」等富有哲理性的表達,引導讀者思考生命的真諦。

同時,要打動讀者,就要想辦法讓讀者「共情」。1月3日的文章是這樣開頭的:「或許有人與親戚朋友一同慶祝新年,或許有人選擇在旅途中與家人共度。但在元旦的傍晚,以石川縣能登地區為震源的一場強烈地震發生了。從北海道到九州,海嘯的影響範圍廣泛覆蓋了日本海一帶。電視螢幕上反復顯示著‘海嘯危險’和‘逃離’的字樣,令人胸口發悶。」這樣的寫法,一下子就把讀者拉入了地震的現場。在諸如此類長期不懈的追求之下,專欄為讀者提供了大量經典的寫作樣板,甚至成為日本不少中小學校教授日文寫作的範本。

還需要註意的是,在日本媒體界,「天聲人語」的長壽並非特例,和它類似的歷史悠久、深受讀者喜愛的專欄還有很多。【讀賣新聞】【每日新聞】都有多個評論專欄,致力於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的深度評論,為讀者提供不同層面的觀點和分析。它們是【朝日新聞】的老對手,這種互相競爭的生態無疑也是媒體著力培養百年欄目的內生動力之一。

要有百年欄目,首先得有百年大報,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日本,五大主要新聞機構都有超過或者接近100年的歷史。【朝日新聞】創辦於1879年,【讀賣新聞】創辦於1874年,【每日新聞】創辦於1872年,【日本經濟新聞】創辦於1876年,【產業經濟新聞】創辦於1933年。五大報中的四份報紙都和中國的【申報】(1872年創辦)屬於同一個時代。

媒體業之外,「天聲人語」這樣的長壽欄目也和日本歷史的連綿不斷有關。據介紹,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公司可以追溯到中國的隋唐時期,這個叫做「株式會社千年屋」的公司創辦於公元578年,屬於日本的奈良時代,盡管該公司在歷史上經歷了不同時期和所有權變更,但一直保持著其傳統的建築業務。「千年屋」的個案可能有點特殊,但是,放眼現在,三菱、三井這樣的百年老店可以說俯拾皆是。

今天,筆者講述「天聲人語」120年的故事,真正要表達的是,在這個新技術新做法層出不窮的時代,新聞媒體必須融合發展,要熱切地擁抱變化。但是不管怎麽變化,新聞之所以是新聞,媒體之所以是媒體,是因為始終有一些東西是穩定的,是不變也是不能變的。1月6日的「天聲人語」最後說,雖然有時會「無所作為」,但有一點一直在堅持,那就是「與讀者站在一起,有時憤怒,有時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