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陳何芳,萬燈庚:學生的課堂參與分為哪些類別

2024-01-22教育

陳何芳,萬燈庚:學生的課堂參與分為哪些類別[EB/OL].(2024-01-22)

https://mp.weixin.qq.com/s/VZTcfkWu68dliZUT9Yfhog

不同學者從各自的研究視角,對學生課堂參與的類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形成了多樣化的類別劃分。了解課堂參與的具體類別,對於我們理解文科研究生的課堂研討具有參照和借鑒意義。

兩分法:從單一維度進行兩極劃分

斯金納等人認為,課堂參與應分為消極參與和積極參與。積極參與的學生對學習充滿好奇、熱情和興趣;而消極參與的學生則可能對課堂產生厭倦感、焦慮感,甚至逃避課堂活動。[1]這篇文章認為,教師的行為,如提供清晰的目標、創造安全的學習環境、使用有效的反饋等,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參與,如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主動提問和合作學習等,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當學生參與度下降時,教師可以提供更多的個人化反饋、創造更具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或調整教學策略以重新激發學生的興趣。

裴娣娜關註教學中的學生參與,將其分為主動參與與被動參與、實踐參與與形式參與、全面參與與部份參與。[2]這三組「兩分法」突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行為和態度。主體參與是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從而實作有效學習。具體實施方法包括:創設有利於主體參與的教學環境、設計有利於主體參與的教學活動、提供有利於主體參與的教學資源等。這需要教師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

三分法:區分不同的學習參與程度

費恩等人基於問卷調查,將學生課堂參與分為三類:主動參與、被動參與和不參與。主動參與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高度的活躍性和自主性,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和活動,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相反,被動參與的學生在課堂上較為沈默,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多依賴教師的指導,缺乏自發的學習動力。而不參與或退縮的學生則幾乎完全脫離了課堂活動,他們可能對學習感到厭倦或無助,這種行為不僅影響他們自身的學習成績,還可能對班級的學習氛圍造成負面影響。[3]

孔企平從心理活動和行為努力程度的角度出發,將學生參與分為行為參與、情感參與和認知參與。[4]其中行為參與包括課堂表現和時間參與兩個方面;認知參與分為深層次、淺層次和依賴的策略三種變量;情感參與分為樂趣感、成功感、焦慮感和厭倦感四個變量。這種分類方式強調了學生參與的內在動力和外部表現。書中提出了促進學生參與的建議和策略,包括激發學生的興趣、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認知參與等。

五分法:列舉各種學習參與可能性

曾琦從多個角度出發,將課堂參與劃分為五種類別:不參與、主動的積極參與、主動的消極參與、自控下的被動參與、他控下的被動參與。[5]這種分類方式更全面地涵蓋了學生參與的各種可能性,但它與三分法並不矛盾,只是把主動和被動類別又細分為兩種狀況。總體而言。主動參與型的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高度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他們能夠主動參與討論和活動,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被動參與型的學生則更多依賴教師的引導,缺乏主動探索的動力。而消極參與型的學生則對課堂活動表現出冷漠或抵觸的態度。

系統法:分析維度具有全面系統性

王升從多個維度對學生主體參與進行劃分。從主體性維度可以劃分為自主性參與、主動性參與和創造性參與;從參與主體的角度將學生參與分為個體參與和群體參與,群體參與又進一步劃分為合作性參與和競爭性參與;從參與過程來看,學生參與可以劃分為積極參與與消極參與、自覺參與與不自覺參與、可缺性參與與不可缺性參與,以及認知性參與、表現性參與、發展性參與和奉獻性參與等;從參與結果出發可劃分為正面參與與負面參與。[6]這種分類方式更為細致和全面,能夠更好地描述學生參與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總之,學者們對於學生課堂參與的類別的劃分各有所長,各有側重點,都為文科研究生的課堂研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啟示。

[1]Skinner, Ellen, Belmont A , et al. 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 Reciprocal effects of teacher behavior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cross the school year[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3,85(4):571-581.

[2]裴娣娜.主體參與的教學策略──主體教育·發展性教學實驗室研究報告之一[J].學科教育,2000(01):8-11+49.

[3]Finn,J.D.,&Cox,D.Participation and Withdrawal Among Fourth-Grade Pupils[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2, 29(1):141-162.

[4]孔企平.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19.

[5]曾琦.小學生課堂參與結構及特點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1(02):160-162+174-254.

[6]王升.主體參與型教學探索[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