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上海女教師事件暴露教育真實的一面,原來學生沒想象中那麽天真

2024-02-22教育

文|汋見

上海女教師出軌16歲高中生事件已經持續好幾天了,可是其熱度,卻一直不減。只不過這個熱度的重點關註內容,並不是師德師風、教育的跑偏方面,反而是對聊天記錄、女教師照片等充滿好奇,評論區不乏大量出售、求購相關資源的網友。一場本該引起警醒和重視的教育事件,卻硬生生變為了「少兒不宜」的討論區

網友們的關註重點,更多的是個人的私欲,更多的是看到漂亮的女教師,恨不得自己是那位16歲的高中生,不少人都在評論區喊出「放開那個高中生,沖我來!」

可當事件回歸理性,拋開對女教師長相、露骨聊天記錄的追尋,其實該事件最終的處理結果, 不談道德輿論壓力,女教師在法律層面,相比較丈夫,反而可能是受到懲罰最輕的那方。

因為從法律的層面看,女教師並沒有違背什麽專門的法律條文。男孩已經滿了14歲,所以女教師出軌16歲高中生,並不會因此需要負什麽法律責任。

對於女教師而言,她將面臨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壓力 。其一,丈夫吳某的離婚上訴;其二,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依據有關規定作出的處理決定,這個處理決定主要是校規校紀,嚴重點也就是被踢出教師隊伍,可也算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其三,網上的輿論壓力,網友們無疑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女教師的所作所為。

可,也僅僅如此了。

反而是女教師的丈夫,在道德的層面,其應該受到同情,本應該得到大家的關懷,可是當在法律的角度看,其將大量未打碼的聊天記錄曝光到網上,並且直指相關人員的姓名、單位,這樣將他人私密暴露到網上,確實構成了侵犯他人私密權,尤其其中之一的當事人還是一名未成年的孩子。

女教師的丈夫吳某,也將為自己一時氣憤的行為付出法律的代價。

這看上去很不公平,可這就是法律,這就是法律層面的公平,侵犯他人私密,對他人的名譽造成損害,那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再來看看學生常某,在不少人看來,16歲的學生還是一個充滿天真想法的孩子,他之所以會聊這麽多如此露骨的話,說到底,都是被女教師張某引導的,責任都是女教師的,女教師就應該為此負主要責任。真的如此嗎?

根據上海社科院釋出 【上海社會發展報告(2019)】 藍皮書顯示 報告共調查了 1958 名上海青少年,發現有過戀愛經歷的 初中生 約有 194 人(約占 9.9% ), 高中生 約有 728 人(約占 37.2% )。

透過這樣的數據,你還覺得現在的孩子都很天真嗎?尤其是高中生,透過上海的這份調查報告,上了高中的孩子,已經遠不如大家想象中那麽單純了,況且,這份報告還是2019年的報告,到了流動網絡更加發達的當下,想來數據還會再次上升。

可以說,本次上海女教師事件,也揭開了教育的「遮羞布」,不要再拿以前的老思想看待如今的孩子了。

如今的初中生、高中生遠比大家想象中早熟,尤其是14歲以上的孩子,他們的很多行為,尤其是關於異性,在如今流動網絡資訊的沖擊下,知識儲備已經很豐富了。

做出一些遠超他們實際年齡的行為,其實也見怪不怪了。

與其說是女教師的誘導,不如說沒有這個化學女教師,也會有其他女同學。這並非為女教師開脫,2019年的調查數據,還不能佐證這樣的說法嗎?

所以,大家也要理性看待如今孩子的早熟,在平時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更應該積極引導,讓學生正確認識兩性,正確處理自己的早熟心理,而不是讓孩子偷偷摸摸去釋放自己內心的早熟,反而會釀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正如此次上海化學女教師事件,事到如今,面對如此大的輿論壓力,學生未來的學習之路,勢必會受到一定影響。

堵不如疏,忽視不如正視,希望在未來的教育中,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都真正重視起來吧! #加油開學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