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嘴侃教育
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868所,含本科學校1308所、高職(專科)學校1560所,成人高等學校249所;民辦高校一共799所,接近全國高校總數的28%。
民辦高校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以高學費賺得盆滿缽滿。近幾年,民辦高校招生難現象愈發嚴重,甚至成了普遍現象,盡管「招生難」將是絕大多數高校都要面臨的問題,但民辦高校將因其特殊性最先受到沖擊,「關停並轉」或成難逃宿命。
「割」不動了!是家長沒錢了?還是家長越來越現實了?
高考錄取率逐年提高,實際上好大學仍然不好考,民辦高校容納大量低分考生,這才是高考錄取率逐年提升的根本原因。民辦高校在提升高考錄取率方面「功不可沒」!
某教育集團釋出的年度財報中顯示,年總收入為 47.56 億元,凈利潤達 19.36 億元。其業務包括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國際教育三個板塊,其中,高等職業教育分部收入 39.31 億元 。
該教育集團是港股規模最大的民辦高教公司之一,其業務遍布中國、澳洲與英國。擁有十幾所民辦高校,在校學生人數高達 30.45 萬人。
高等職業教育部份一年收入39.1億元,這真是一門好生意!
不過這種現象可能很難再重現了!
湛江某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今年的招生情況可以用「慘淡」來形容。本科批歷史組只完成了招生計劃的31%,缺額1900多人;物理組也好不到哪去,只完成了44%,缺額2200多人。兩項加起來,足足缺了4000多人!
為什麽「割」不動了? 家長們都不願意花錢讓孩子讀民辦本科了呢?是家長沒錢了嗎?還是家長越來越現實了?
在經濟學上,有個指標是「高等教育回報率」,指的是每多接受一年高等教育,收入提高多少。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時代,這一回報率普遍較高,而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回報率則明顯下降。
讀大學花費不菲,畢業後卻找不到工作,還要像父輩一樣從事辛苦的工作,讀這麽多年書的意義是什麽?
不讓孩子去讀民辦高校,不是家長有錢沒錢的問題(無數家長情願為孩子上學寧願砸鍋賣鐵),而是自我意識覺醒了!
民辦本科的學費普遍比較貴,像湛江的這所民辦高校,一年學費就要3萬多,加上住宿費、生活費等等,四年下來,沒有20萬根本下不來!「花這麽多錢讀個民辦本科學校,就業也不一定有保證,還不如去讀專科學校的好專業」每個家長裏有都有一桿 秤 。許多家長對民辦本科院校的降分補錄視而不見,而選擇公辦專科學校,正是出於對性價比的考量。
大多數民辦高校難逃「關停並轉」命運!
東北林業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寧波大學等高校均對部份本科專業點作出調整。四川大學擬撤銷了31個本科專業,公示中擬撤銷的專業包括音樂學、表演、動畫、保險學、廣播電視學、公共事業管理、電子商務等,涉及多個領域。
一些學生正讀著大學,悲催地發現自己成了這個專業最後的一批學生,是該慶幸?還是該流淚?
「招不來學生,專業就沒了」,這是不少高校正在面臨的問題!為什麽多所高校撤銷部份本科專業?沒人學,還有保留的必要嗎?不適應的總會被淘汰,這是規律。
沒有人學相關專業,專業保不住了!
沒有人報考民辦高校,學校能保的得住嗎?
教育「荒漠化」危機已經涉及,現在幼稚園、婦幼產品、奶粉、玩具等相關行業已經受到影響。
從2020年到2022年,四川的小學教學點數量直接砍半,從6735個降到了3590個。
人口大省河南從2023年到2027年,小學在校生數量預計要「瘦身」約190萬人!江西的小學生們預計要減少60多萬,湖南更是高達80多萬。這些數碼背後,將是多少個家庭的變遷,多少所學校的空曠。
2016、2017年是本世紀的出生人口高峰年,與之對應2034年、2035年會是大學入學高峰。進入2020年以後新出生人口只有1200萬,對應2038年的招生規模也只有1200萬。而2021到2023的出生人口分別只有1020萬,956萬,902萬,到2040年,大學的招生規模必定下降到900萬以內,這意味著保持全部大學數量,高校生源缺口在200多萬人。顯然缺乏辦學特色的大學,將率先關門。
之前學生基數大,不讀民辦高校就無學可上,為了有大學可讀,家長不得不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到這些民辦高校讀書,哪怕明知道被「薅羊毛」,也沒有辦法,這也正是民辦高校賺得盆滿缽滿的原因。隨著中國出生率和毛入學率的下降,沒有那麽多「羊」了,去哪裏「薅羊毛」?民辦高校「躺賺」的日子將一去不返了,可以預見,在不遠將來,絕大多數民辦高校難逃「關停並轉」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