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新名詞「學術呂布」 從本科到博士 跨考3校3專業!想不開還是真頓悟

2024-10-05教育

在學術圈內,近年來湧現出不少令人驚嘆的跨專業現象,其中有一部份博士生以其「跨界」能力和不斷變換的學術道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學術呂布」這一戲謔的稱謂應運而生,反映了這些學生在學術追求中的獨特經歷與復雜抉擇。我們可以從這個稱謂中窺見現代學子的學術追求正逐漸走向多元化與跨學科化的趨勢。

「學術呂布」這一名詞源於三國時期的猛將呂布。呂布武藝超群,卻因頻繁認義父並背棄他們而被冠以「三姓家奴」之名。類似的情形出現在部份博士生身上,這些學生在不同專業領域中輾轉、跨越,最終形成了「學術三姓家奴」的形象。就如近日引發熱議的一位博士生,他擁有三份全日制學歷,分別跨越了電子資訊科學與技術、材料與化工、機械工程三個學科領域。這種頻繁的跨專業行為,雖然令人敬佩,但也引發了人們對其學術深度與穩定性的質疑。

這一現象並非個例。一些博士生為了追求學術的多元性,甚至願意涉足多個不相關的學科領域。例如,一位從吉林大學預防醫學轉向廈門大學天文學的博士生,他在天體物理和宇宙學中找到了自己的第二個學術方向,這也為他贏得了「學術兩姓家奴」的稱號。這樣的故事引發了人們對「學術呂布」現象的廣泛討論——跨專業的頻繁轉換,究竟是學術視野的拓展,還是追求現實利益的一種逃避?

筆者認為,跨專業學習的確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術視角,也有助於提升跨學科思維能力。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適合走「學術呂布」這條路。跨考和跨專業的過程,絕非易事。它不僅需要學習者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和過人的學習能力,還需要他們具備明確的職業規劃與興趣導向。沒有足夠的學術基礎和堅定的學術追求,頻繁的專業轉換可能帶來知識積累的斷層,甚至讓人迷失在復雜的學術道路上。

例如,跨專業到材料與化工這樣的「天坑專業」,不僅需要極大的學習毅力,其就業前景的復雜性也讓不少學生感到壓力重重。這類跨考行為可能更多是出於現實的考慮,比如就業前景、市場需求等,而非對專業的真正熱愛。跨專業本身沒有錯,錯的是那些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盲目跨考行為。

不可否認,「學術呂布」現象確實展示了當代博士生多元化的學術探索精神。透過跨考,學生們能夠接觸到不同領域的學術思想,提升跨學科的分析能力和思維深度,這對於未來的研究和學術發展都是有益的。然而,這種多元化的學術選擇,必須基於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明確的目標導向。否則,頻繁跨專業可能會讓學術生涯變得不穩定,甚至無法在任何一個領域中取得真正的學術突破。

在我看來,跨考並不適合所有人。那些在原專業已經具備了紮實基礎的學生,完全可以透過深入的研究和專業知識的積累,在特定領域取得更為顯著的成就。學術界的成功,並非僅僅依靠廣泛的學科覆蓋,而更在於某一領域的深耕與專註。對個人興趣的準確判斷、對未來職業的清晰規劃,才是跨考和跨專業的真正動力。如果沒有這樣的準備與認知,盲目地頻繁跨考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學術上的迷茫,成為一個在多個領域淺嘗輒止的「學術呂布」。

因此,對於那些還在考慮跨專業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跟風,而是反思自己是否具備足夠的實力和熱情,是否有能力駕馭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是否有清晰的學術目標。如果對這些問題沒有明確答案,盲目追求「學術呂布」的道路可能會讓人走向迷茫。實力不強,千萬別去做「三姓家奴」,這是每一個學術追夢人需要時刻銘記的準則。

跨學科思維固然重要,但學術的真正價值,依舊在於深耕與專註。在多變的學術道路上,唯有保持初心,才能在學術世界中取得長久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