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這5種帶娃方式該改了,不但對孩子身體不好,還影響家庭關系

2024-03-31教育
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會依據自己的經驗來處理,都會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很多年輕夫妻剛結婚時,和家裏老人的關系都還不錯,可隨著女人懷孕生子,原本還算融洽的婆媳關系逐漸惡化。為什麽呢?大部份都是在月子裏或者帶娃過程中,逐步積攢的矛盾。


網上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家裏老人的哪些帶娃行為讓你難以接受?下面有很多網友的回答,在這些回答中,有5種帶娃行為是年輕父母認為不能接受的。1、把食物嚼爛再餵給孩子有些老人認為,孩子一歲前還沒有牙齒,不會咀嚼食物,於是就放在自己嘴巴瑞嚼爛再餵給孩子吃。好多農村老人都是這樣餵孩子的。我兒子小時候,我婆婆也這樣餵過我兒子,不管是菜還是肉,婆婆都要放在自己的嘴裏嚼爛,再餵給我兒子吃,當時看到後都震驚了,居然這樣餵孩子。我每次看到都會說,可是我不在時,婆婆依然那樣餵,婆婆的理由是孩子牙沒長全。每次聽到婆婆這樣說真的很無語,大人口腔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病菌,如果食物放在大人口中嚼碎再餵給孩子,大人口中的病菌會透過咀嚼過的食物傳給孩子。


2、奶粉不按說明用量沖我想在孩子一歲前,給孩子餵母乳,可每當我給孩子餵奶時,婆婆總是怕孫子吃不夠,又要單獨再給孩子沖些奶粉,而且婆婆沖奶粉從不按奶粉包裝說明上的比例沖配。比如說明上說30ml水放一勺奶粉,婆婆總會偷著再多放一勺,她的理由就是,奶粉太稀了沒營養,就要沖稠一點。結果時間長了,孩子的腸胃出現了問題。其實,奶粉沖配不是自己想放多少就放多少,而是要嚴格按照配方說明控制好量。奶粉過濃或者過淡都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3、生怕孩子吃不飽,瘋狂餵孩子老人一般都希望並喜歡自己的孫子孫女白胖胖胖的,在老人心中,胖代表孩子長得好,每次吃飯時,老人就想盡辦法讓孩子多吃。吃肉,是給孩子潤腸,幫助孩子排便,孩子要吃就給吃,不吃就不長,這都是老人常說的話,她們恨不得把所有吃的都餵給孩子。可是這樣餵孩子,孩子越來越胖,身體負擔也隨之增加。


4、尿不濕舍不得換我一個朋友的婆婆,每次把孩子換下來的尿不濕還要放在太陽底下曬曬,然後挑尿的不是特別多的在給孩子用,如果晚上婆婆帶孩子,婆婆一整晚都不會給孩子換尿不濕,因為在婆婆眼中一個尿不濕要兩三塊錢,當然要省著用。朋友說孩子的PP經常被不換的尿不濕捂得紅紅的。說了很多遍,婆婆也不聽。5、太護短,年輕父母根本不能當著老人面教育孩子隔代親,這是真的,不管老人當年是怎麽樣打自己的孩子,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到了孫子輩,年輕父母要是敢當著老人面教育一下孩子,老人就會馬上護犢子。有些年輕父母一教育孩子,老人就開始護犢子、拆台,導致孩子知道爺爺奶奶特別疼他、愛他,犯了錯,只要一喊爺爺、奶奶,就像找到了靠山,父母也拿孩子沒辦法。不知以上老人的五種行為,在你家有沒有發生過?


其實,寫這篇文並不是吐槽老人帶娃,也沒有不尊重老人的意思,我也知道老人幫我們年輕人帶孩子很辛苦,我們年輕人應該心存感激。但是,時代不同了,以前遺留下來的一些老舊、錯誤的育兒觀念和方法確實應該摒棄。如果雙方不能好好溝通,都各執己見,那時間越長,彼此積累的矛盾就會越多,很容易影響大家的關系。給幫助子女帶娃的老人幾個小建議:1、雖然是自己的兒女,但也應該彼此保持界限,不要過多幹涉兒女對下一代的教育。2、自己曾經的經驗不一定就是對的,要時刻有一顆接受新知識的包容之心,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認知。3、不要總是護犢子,嬌慣孩子,終將會害了孩子。4、帶孩子不是在幫助兒媳個人,而是在幫兒子分擔,既然幫兒子帶孩子,就不要心存抱怨,想想能在老年階段和兒孫天天在一起,一家人歡聲笑語,不也是一種幸福嗎?


也給年輕父母幾個小建議:1、老人能幫我們帶孩子,我們應該感激,只要不是威脅到孩子健康的事,有時候也沒必要太較真。2、在老人幫忙帶孩子前,可以和老人坦誠溝通一下,約定好雙方哪些是不能管,與其事後埋怨責怪,還不如提前「把醜話說在前面」。3、能自己帶孩子,就盡量自己帶,畢竟如果讓老人幫忙,時間長了,兩代人難免在育兒、教育過程中產生分歧和矛盾。老人和我們生活的年代不同,教育水平也不同,所以兩代人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觀念勢必也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大家都認為自己的帶娃方式才是科學的、正確的誰也無法說服誰。這是很多家庭矛盾產生的根源。所以,當和老人發生意見分歧的時候,作為晚輩的我們要多交流、多溝通,多理解,一般明事理的老人都會接受正確的意見。#圖文萬粉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