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從小限制吃糖的孩子,長大後跟其他娃有何差別?至少會有這種不同

2024-04-03教育

「小寶,你怎麽在吃糖,吃糖對牙齒不好,還會變笨,快別吃了。」老公看見小寶在吃棒棒糖生氣了。

「我數學第一單元測試考了A十,這糖是奶奶獎勵我的。」小寶嘟著嘴也生氣了。

其實不單是老公,對於孩子吃糖,很多家長是 限制甚至禁止的 ,那麽那些從小被限制吃糖的孩子,將來跟其他孩子有什麽不同呢?至少會有這種不同。

小時候吃不到糖的孩子,長大有補償心理

「別給孩子限制得太嚴了,不然,就像表姨媽女兒珊珊一樣長大後會出事的。」站在一旁的婆婆語重心長地告誡老公。

表姨媽女兒珊珊發生啥事呢?

原來小時候吃不到糖的孩子, 長大有補償心理。

表姨媽是醫院裏的護士,可能接觸牙齒不好的病人多,所以,就算珊珊珊和其他女孩一樣,從小都愛吃甜食,都愛漂亮的糖果。因為 糖不但能夠提供能量,又能使得大腦分泌多巴胺,甜食讓人有幸福感。 可表姨媽從不讓珊珊吃。

但慢慢地表姨媽發現珊珊開始對甜食有了執念。每次見到蛋糕、奶茶、巧克力都會吃很多。因為珊珊從小學到高中都不住校,在表姨媽監管下,珊珊也不會暴飲暴食。

可令表姨媽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人家都說,女孩子上了大學,不用穿校服,學習壓力也沒高中那時候大,而且課程也不緊湊,所以, 女孩子都會變漂亮

可珊珊大一放寒假回來,不但沒有變美,反而胖了一大圈,之前瓜子臉簡單變了樣,腰也粗了。孩子足足重了30多斤。

原來珊珊脫離了媽媽的控制, 天天不是喝奶茶;就是吃雪糕、甜巧克力、糖果

表姨媽看到珊珊這個樣子,可擔心了,還買回來測血糖工具,說要給女兒測血糖, 擔心她吃成糖尿病來的。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說: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正如珊珊一樣,童年的事情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斑駁的銘印。

那些 小時候要不到糖的孩子,將來可能會瘋狂買糖,去補償童年的缺失。

我大學的上鋪,是一個瘦小的女孩,她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她和我們說,從小她家就不富裕,她是穿百家衣長大的,從小,她的衣服,不是鄰家阿姨送的,就是遠房親戚給的。甚至還有媽媽的衣服。

所以,她長大後,她對衣服總會有一種執念。在大學期間,她到處去做兼職,生活費從不向她媽媽伸手,每個月除了夥食費,還有會不少的錢,上鋪都會用這些錢去買衣服。

有一次我們一起逛街,我的上 鋪年中一條綠裙子,店家沒有她穿的碼數,可上 鋪還是堅持買了下來,就掛在宿舍的櫃子裏,上 鋪說:我看著這條裙子,心裏就舒服!

所以童年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將來會存在補償心理。

對於孩子吃糖不限制,但也不能縱容

可話說回來,孩子吃多了糖也不是好事,糖分,作為一種高熱量、低營養的食物成分,過度攝入會導致能量過剩,進而引發肥胖問題。

肥胖不僅僅是一個體形問題,它更是孩子們未來健康的一大隱患。肥胖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一系列健康問題,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不必要的困擾。

更為嚴重的是,過多的糖分攝入還可能對孩子們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糖分的大量攝入會幹擾身體對鈣、鐵、鋅等營養素的吸收,導致營養不均衡。

長期下來, 孩子們可能會面臨免疫力下降、骨骼發育不良、註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質素。

所以說過多的糖分攝入對孩子的健康可不是好事。那麽,我們如何控制孩子吃糖呢?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些我的經驗和心得吧!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 孩子喜歡吃糖,是天性 。就像我們大人喜歡喝咖啡、茶一樣,但是過量攝入就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所以,我們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糖果,讓他們知道糖果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份,不能成為主食。

其次,制定一個合理的吃糖計劃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體狀況和口味偏好,制定一個每天或每周的吃糖計劃。

比如,每周只允許孩子吃兩次糖果,每次只能吃一顆。這樣既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又不會讓他們過度攝入糖分。

此外, 我們還可以透過其他方式來滿足孩子的口感需求 。比如,給孩子準備一些健康的零食,如水果、堅果等。這些食物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口感也很好,能夠滿足孩子的口感需求。

最後, 我們還要和孩子進行溝通 ,讓他們明白為什麽我們要控制他們吃糖。我們可以告訴他們,過多的糖分攝入會導致蛀牙、肥胖等健康問題,讓他們 從心底裏認識到控制吃糖的重要性。

總之,作為家長,我們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糖果,制定一個合理的吃糖計劃,以身作則,提供健康的零食選擇,並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我們才能在保證孩子健康的同時,也讓他們享受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