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當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後遺癥在大學發作了……

2024-03-24教育

文 | 【中國科學報】 記者 胡瑉琦 楊晨

近日,清華大學教授甘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為什麽學生進了大學很不快樂?其中一個原因,現在大學越來越像工廠,院系像生產車間。」他還表示,即便是國內頂尖高校的學生也普遍感到疲憊、焦慮。此言一出,立即引發社會的廣泛關註和討論。

高質素發展離不開高質素人才,高質素人才來自高質素教育。然而,近年來,升學競爭、教育「內卷化」、大學「高中化」等與大學生相關的問題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為此,【中國科學報】采訪了多位專家學者,聚焦大學生成長問題,探討大學該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教育場所,幫助那些有應試教育「後遺癥」的學生重拾人生的目標和意義。

為什麽大學生更難找到自我

在談到當代大學生個人成長的現狀時,南通大學原校長施衛東教授提出,有一部份學生處於「空心化」狀態。「空心化」一詞形象概括了部份大學生因無法準確定位自我、缺少對自我需求的正確認知、缺乏持續奮鬥的動力而表現出迷茫的現象。

施衛東認為,這種現象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家庭的過分保護或期待,可能會使孩子在大學階段面臨一些適應力困擾;就業、升學等競爭壓力加重了大學生的精神負擔,致使其在面對挫折和困難時,不能有效地進行心理調適等。

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看來,比較嚴重的「空心化」指的是抑郁癥,而更為普遍、輕度的「空心化」就是人生意義感或理想、追求的缺失。「在去年釋出的【心理健康藍皮書】中,我們調研了大學生的人生意義感,發現很多人都處在尋找而沒有獲得的階段。」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人的需求會從低層次向高層次提升。在探討人生的意義時,大部份人已經脫離了安全、生理需求。當代年輕人越來越追求自我實作,這是更高層級的需求,而這條路比追求低層次的需求更加曲折,因為想要明白「我是誰」「我要走怎樣的人生道路」,本來就很困難。

青少年和大學階段是理解「我是誰」,即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年齡段。「大學生之所以越來越難找到自我,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現代社會職業分工越來越細,職業定位變得更加困難。與此同時,我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豐富,要確定‘我到底適合哪種生活方式’也會更加復雜。」陳祉妍解釋,這就產生了自我同一性達成的延緩,也就是說,生理年齡成年並不意味著心理年齡也達到了能清晰認知自我的階段。

因此,她希望家庭和高校教育能給年輕人更多探索、嘗試和參考的可能性,以及更多思考自己到底適合哪種人生道路的機會。

為什麽大學越來越像高中

說到「內卷」,大學可謂是「內卷」的重災區,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的「高中化」趨向。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大學日益嚴重地「內卷」?

同濟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李俊告訴【中國科學報】,一方面是因為外部客觀環境的變化。現階段經濟增速放緩,高等教育規模不斷擴張,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越來越多,同時招聘要求發生變化,慢慢出現了學歷「通貨膨脹」,學生越來越難找到滿意的工作。因此,不少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初,就將考研作為目標。「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內在邏輯也在發生變化。當本科學歷已經不‘保險’,最好是研究生學歷的環境下,同學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調整自己的目標。」

施衛東提到了教育體制導向的問題。「當前的教育體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以分數和績點為導向。」他說,學校透過績點、評優、評獎等方式評價學生的學術能力和綜合素質,這些指標又與學生未來的升學、就業等機會緊密相連。這就致使學生們不得不為了爭取更好的機會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績點和綜合表現。

此外,施衛東認為,從路徑依賴和慣性思維看,學生們在初、高中階段已經習慣了以分數為標準的競爭方式,進入大學後也難以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在應對大學的學習和競爭時,他們往往會沿用初、高中時期的學習方法和競爭策略,從而形成了「卷」的現象。

李俊對此表示贊同。在他看來,盡管大學的學習方式和特點與高中不同,但同學們在進入大學後,其學習和生活仍會受到高中期間學習生活方式、態度和價值觀的影響和塑造。特別是剛進入大學就確定要讀研的學生,會形成清晰的學習策略,無法自由探索並嘗試新的大學生活。

如果處理不當,這種「內卷」現象會對大學生的成長造成諸多負面影響。施衛東強調,長期忽視個人興趣和多元發展,會使學生為了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只關註如何提升成績,這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人成長;而激烈的競爭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身心健康問題;創新能力與合作精神也會在此過程中逐漸喪失,最終影響的是其未來職業發展的競爭力。

大學如何成為理想的樣子

「在一所理想的大學,學生們需要探索和嘗試,找到更適合個人稟賦、能力和偏好的目標。」李俊認為,這樣的探索和嘗試需要學校和社會的支持,但目前還比較缺乏,特別是過去學生接受的教育,並沒有教會他們探索的路徑和方法。

李俊關註到,有相當多的學生進入大學後,會出現「後勁不足」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習方式有很大關系。他們在經歷基礎教育階段漫長的學習後,對知識已經提不起興趣了,也少了求知的好奇心,因為過去的探索是為了應試。

「人的成長是連續的,不同階段之間的影響很深。盡管很難,但我還是希望在基礎教育階段能夠以保護學生興趣的方式,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從而使他們進入大學後,仍有好奇心這一內在動力,對未來抱有希望。」

施衛東則表示,高等教育要真正堅持育人目標,除了為學生提供深入的學術知識和技能外,更要培養他們成為具備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終身學習者。

為了幫助大學生在學術、職業和個人發展方面成為成熟個體,施衛東建議,高校要進一步更新課程設定,確保課程內容與當前行業和社會需求保持一致。強調跨學科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除了學術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如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領導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這些技能對於成人生活和職業成功至關重要。

此外,他還提到,需要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生涯規劃和輔導服務,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探索職業選擇,並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同時,加強心理健康支持服務,提供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幹預等服務,幫助學生應對壓力、焦慮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