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80後童年玩具琉璃不對兒:300余年歷史,現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09-21收藏



輕輕一點「關註」,解鎖更多精彩!

琉璃不對兒:吹響童年的非遺之歌,300年傳承的玻璃夢

導語

嘿,你知道嗎?在那個智能電話還沒出生的年代,有一種玩具,它晶瑩剔透,輕輕一吹就能「噗嚓」作響,然後「啪」一聲碎成童年的碎片。這就是琉璃不對兒,一個擁有300余年歷史,如今已晉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奇小玩意兒。它不僅僅是一個玩具,更是幾代人心中的那份純真與回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光,去聽聽那些關於琉璃不對兒的故事吧!

一、童年的旋律,琉璃不對兒的回響

記得小時候,每到春節,集市上總是熱鬧非凡,鞭炮聲聲,糖果滿街。而在這些五彩斑斕的商品中,最吸引我們孩子的,莫過於那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琉璃不對兒了。它們細脖圓肚,顏色各異,拿在手裏沈甸甸的,仿佛握住了整個冬天的快樂。

「噗噔、噗噔」 ,輕輕一吹,那清脆悅耳的聲音瞬間在耳邊響起,就像是童年的旋律,簡單卻直擊心靈。那時候的我們,哪懂得什麽非物質文化遺產,只知道這小小的琉璃不對兒,能帶給我們無盡的歡笑和滿足。

琉璃不對兒的名字,也是那麽生動有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叫法。河南的「琉璃不得」、山西的「琉璃咯嘣」、湖北的「琉璃底動」……每一個名字背後,都藏著一段段關於童年的美好記憶。

這快樂的背後也藏著小小的憂傷。琉璃不對兒極易破碎,一不小心就會「啪」的一聲碎在地上,留下一地的玻璃渣和孩子們失望的眼神。但即便如此,那份對琉璃不對兒的熱愛和向往,卻從未改變。

二、匠心獨運,琉璃不對兒的制作秘辛

琉璃不對兒之所以能夠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因為它承載了無數人的童年記憶,更是因為它那獨特的制作工藝和匠人精神。

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龍區北郎店村和交城縣夏家營鎮覃村,這兩個地方是琉璃不對兒制作技藝的最後傳承地。每到秋冬之際,家家戶戶都會忙碌起來,為制作琉璃不對兒做好充分的準備。

「火候、配料、吹型、墩底」 ,這四個步驟看似簡單,實則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和考驗。尤其是吹型和墩底兩個步驟,更是考驗匠人的技藝和耐心。一個合格的琉璃不對兒,不僅需要形狀規整、音色清脆,還要能夠承受孩子們一次次的吹氣和摔打。

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是匠人們對傳統技藝的堅守和傳承。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將一塊塊普通的玻璃原料變成了孩子們手中的寶貝。這種匠心獨運的精神,正是琉璃不對兒能夠流傳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非遺之光,琉璃不對兒的未來展望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許多傳統玩具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琉璃不對兒卻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近年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對琉璃不對兒的保護和傳承給予了高度關註和支持。他們透過建設體驗店、展廳和廣場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這一傳統技藝。同時,還積極培養新一代的傳承人,讓琉璃不對兒的制作技藝得以延續和發揚光大。

當然,琉璃不對兒的傳承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制作過程繁瑣且利潤微薄,許多年輕人並不願意從事這一行業。但總有一些人選擇了堅守和傳承,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

未來,我們期待琉璃不對兒能夠走得更遠、飛得更高。讓更多的孩子和年輕人了解和喜愛這一傳統玩具,讓它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結語

琉璃不對兒,這個承載著無數人童年記憶的玩具,如今已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份。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玻璃制品,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精神的寄托。讓我們一起珍惜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讓它在未來的日子裏繼續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吹響童年的非遺之歌。

互動話題:
你還記得小時候玩琉璃不對兒的情景嗎?有沒有什麽特別的故事或回憶想要分享給大家?快來留言區告訴我們吧!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段美好的童年時光!

聲明:素材源自網絡,分享無冒犯之意。觀點、法律等,不代表我立場。若涉侵權,請告知,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