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被稱為學書者重寶的終極法帖、收藏聖品!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4

2024-03-18收藏

以古為師,悉心交流!敬請關註收藏「大成國學堂」!

(續上)

到了乾隆三十四年,乾隆皇帝以此本為底本重刻了【淳化閣帖】,並在卷首題詞中說:「內府舊藏淳化閣帖極多,而此畢士安所得賜本,拓最精好,爰特敕選工鉤摹上石,冀復舊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帖石鐫刻完成後,乾隆皇帝擔心其散失,便將畢士安賜本【淳化閣帖】與重刻的原石一同存放於圓明園的淳化軒內。不幸的是,這些珍貴的文物可能在1860年英法聯軍侵占北京圓明園時被毀,成為千古憾事。幸運的是,故宮博物院藏有該帖的拓本,使我們得以一窺其原貌。這些拓本為清刻初拓,采用經折裝,共十冊,每冊尺寸為縱30.6厘米、橫35厘米。每冊都鈐有「乾隆禦覽之寶」的朱文橢圓印和「避暑山莊」的朱文方印,裝潢考究,拓工精良。盡管已保存了兩百多年,但這些拓本字跡鋒利、紙墨如新,堪稱珍品。

這個本子在嘉慶年間,成親王永瑆曾在現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的紹興國子監本第十冊末題跋:「余昔在上書房得見內府所藏宋太宗賜畢士安本,此本楮墨正與相似,嘉慶庚午四月七日商丘陳伯恭先生攜此本與賈似道重摹初拓本相見……」這說明,這個乾隆刻本的底本在1810年前不久仍然存在,但在1860年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時,所謂的畢士安底本也遭到了淪陷。

乾隆重刻本在改變原刻整體程式的同時,也對個別字型修正了原刻的失誤,例如第八卷【此郡帖】的「非常」之「非」字,原刻失刻一筆,乾隆重摹據【大觀帖】補刻完整。盡管有的字型也有摹失,但這個本子從整套北宋拓本翻刻,在我們對比各【閣帖】本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這部帖中書家和書帖與【閣帖】相同。然而,這部帖有所不同:(一)除了帝王帖放在首卷外,其他帖完全按照時代順序排列;(二)隨文添刻了楷書的釋文;(三)卷末附有釋文考異和乾隆皇帝的禦制題跋。重刻過程中,編次之糾正,草書之釋文,卷後之考證,無一不顯其匠心獨運。

乾隆皇帝在帖首解釋了這樣做的原因:

朕幾余不自暇逸,典學之優,時及臨池。曩曾輯內府所藏前人墨跡,刻為【三希堂】【墨妙軒】二帖,廣示藝林。復念古帖流傳可補墨跡所未備者,惟宋【淳化閣帖】,鐫集尤為美富,遠出【大觀】【太清樓】諸本之上。但惜初拓與賜者絕勘,或雲版尋殘損,當時已為難得。後來翻刻愈繁,真意寢失。有誌追摹者,末由津逮。內府舊藏【淳化閣帖】極多,而此畢士安所得賜本拓最精好。爰特敕選工鉤摹上石,冀復舊觀。

第王著昧於辨別,其所排類標題,舛陋滋甚,不當聽其沿訛,以誤後學。因命於敏中等詳加考正,以次呈閱,候朕參定,分識各卷。並命搜采諸家釋文,依字旁註。其互異者折衷附記於後,以資省覽。是於考文稽古之中,兼寓舉墜訂訛之益,用嘉惠海內操覦之士焉。

特諭。

乾隆三十四年(1769)二月六日,禦筆。

清代書學,盛極一時,無論廟堂之高,抑或江湖之遠,皆以法帖為尊。故宮博物院所藏之【淳化閣帖】,乃二百載遺珍,見證了書藝傳承之不息。乾隆帝弘歷,不僅醉心於書道,更致力於文化之傳承,其重刻【淳化閣帖】之舉,便是明證。

【淳化閣帖】原石,雖已毀於歷史長河,但其精神,如佛光萬丈,化作萬千化身。乾隆三十四年起,至三十六年四月,歷時兩年有余,仿宋拓法,得四百部。並構廊列石,因帖名軒,禦制【淳化軒記】。此舉之認真,之周全,可見一斑。

乾隆帝在重刻【淳化閣帖】時,還特別強調了其教學參考的價值。他在帖首的題詞中明確表示,重刻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恢復舊觀,更是為了提供一部帶有釋文和註解的教學參考書,以適應實際需要。這一舉措,無疑對後世書法藝術的傳承與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千古巨跡、臨帖重寶

【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相較良莠不齊的形形色色【淳化閣帖】諸多翻刻本,優勢非常明顯:

1、【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選本精嚴,來源清晰。

中華文物在歷朝歷代都有進入宮廷統一管理的慣例,尤其在唐宋開始,皇家越來越重視文學、藝術文物的搜集整理,清宮繼承了前朝所有存寶,並且在康熙雍正兩朝一直不斷從民間征集優秀法帖和古版書籍書籍。在清宮幾大系統的【淳化閣帖】多達上百種版本中,乾隆皇帝親自主持選本工作,確保了所選拓本的質素和歷史價值。畢士安本體例完整、收帖最多、原刻捶拓,歷史源流清晰可變,乾隆集合滿朝飽學之士進行整理考據工作,終於確定該本為存世最優本,以此為摹勒上石原本主體,保證了其與宋代【淳化閣帖】初始原貌的最大程度接近。在當時,這種對原石的直接拓印是最為可靠的保存和傳承方式,使得重刻本在眾多淳化閣帖版本中脫穎而出,成為品質最為優異的代表。

2、【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傾國精制,制作卓越。

無論摹勒、上石、鐫刻還是捶拓各個環節,乾隆皇帝親自主持,確保以傾國之力完成新一代閣帖的復刻工作。乾隆時期的刻工技藝已達到極高水平,刻工們以極其嚴謹的態度,對原石的每一筆每一劃都進行了精細的刻畫和復刻,力求在形式和神韻上都與原石保持一致。這種對細節的極致追求,使得重刻本不僅在視覺上與原石無異,更在藝術價值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即使在捶拓一個環節,自古「官拓」和「民拓」的品質和價值都是判若雲泥。現存台北故宮的【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原官方初拓本自然不是其他任何版本所能夠比擬。

3、【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盛世留存,宋拓復現。

乾隆欽定重刻淳化閣帖的歷史地位不容小覷。宋拓畢士安所得賜本在戰火中不幸湮滅,乾隆禦制復刻本成為了現存最為接近宋代拓本真貌的【淳化閣帖】。字口清晰度和字跡神采方面,即使與另一國之重寶【宋拓南宋國子監淳化閣帖】相比,非但不落下風,且存帖更多、體例更完整且毫無失真毀和湮滅處,更不存在古帖修復產生的「銀錠」對書帖章法有破壞的問題。

4、【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考據精嚴,小楷釋文

【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在每字邊角,都增添了小楷釋文,消除了歷朝歷代臨寫【淳化閣帖】內的行草書時因無釋文而「抹黑練字」的情況,真是書法修習者的福音。此一理念,領先時代,百五十年後,國外影印【閣帖】,亦多附釋文。

且該釋文雖然沒有史冊明確書寫者,但爬梳整個編輯過程和對比每卷卷後跋文,應該出自於於敏中、王際華、裘日修、錢陳群 四人中至少一人之手筆,本身就具備極高書法價值。就此,相當於在【淳化閣帖】又增添了十大卷小楷作品。

5、【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綜合當時清宮所藏數百卷【淳化閣帖】,對文字和法帖數量做了精審的比對、增補、修訂工作,並且改正了【閣帖】早在宋代就存在的編輯問題,使得【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趨於完美。

6、清宮繼承的歷朝收藏中,還存在大量在近千年時間裏從民間收攏的魏晉唐宋真跡法帖,大量至寶並不在【閣帖】之內。乾隆皇帝將這些珍品真跡尤其是二王法帖也刻入【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使得【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已經超出了【閣帖】範疇,具備了一定「法帖總集」的性質,這是對「閣帖」這一叢帖系統的重大提升。

7、【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捶拓數量極少,使得現存台北故宮的完好拓本彌足珍貴,品質極其卓越,有「下真跡一等」的目視感,使得這套閣帖成為最有利於學書者臨摹、研究的珍品和樣板工程,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成為個人從事書法藝術和歷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我們將【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台北故宮藏】精確復制,作為極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饗書友!請註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無限接近原件超精復制品,不是網上通行的嚴重調色的低精度圖片印刷形態!

欲購專業級【乾隆禦制復刻淳化閣帖台北故宮藏】超清復制件的書友,可點選下面商品卡,品鑒與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