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一天一件文物:西周中期京叔盨

2024-09-02收藏

盨xǔ,是西周人發明的一種食器,盛放谷物飯食,出現於西周中期,流行於西周晚期,到春秋後期已基本消失。

一般認為,盨是由簋演變而來的。出土的銅盨中有自名為「盨」的,也有自名為「簋」的,可以窺見「盨」與「簋」的關系。

盨為橢方形,側有兩耳,下有四足,上有淺蓋。蓋上一般有四個捉手。

這件京叔盨高22厘米、口橫20.9厘米、口縱13.9厘米,蓋內和腹底各鑄有內容相同的 3 行 9 字銘文:「京叔作寶盨其永寶用」。

其中第二個字,從字形來看應該是「弔」diào。「弔」這個字,今天被並入了「吊」,其實這兩字完全不同。

「弔」的早期字形似乎是一個人被一條蛇纏繞,具體意思還不明。但在青銅器銘文中,這個字多被釋讀為「叔」,「伯仲叔季」的叔,排行老三的意思。至於「弔」字是如何被用來表示排行老三的「叔」的,目前仍不清楚。

回到京叔盨,此器腹壁較直,兩側有附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其下飾變體夔龍紋。

腹下四足為L形扁足,飾漂亮的卷雲紋。

圖片來自網絡

器蓋微隆平頂,頂上四鈕亦為L形卷雲紋,造型與四足一樣,只是略小。倒置則為另一盛器。

蓋頂飾與腹部一樣的變體夔龍紋,蓋沿飾與口沿一樣的竊曲紋。這也是銅盨紋飾的一個特點:器蓋與器身紋飾一致,互相對稱。

這件文物時間是西周中期,由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公安局移交,藏於陜西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