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端州石硯人間重

2024-07-22收藏

第二次去肇慶。如果說第一次是流連山水,這一次則多了些文化元素。然則二者是緊密聯系的,例如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的石材,就來自肇慶市東部的斧柯山和七星巖北面的北嶺山一帶,而獨一無二的白料坑區就位於著名的七星巖,用白端石制作的端硯潔白無瑕、卓爾不群。

肇慶是文化悠久的歷史名城,秦始皇三十三年設四會縣,隋開皇九年設端州,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端州人開始生產硯台,端硯由此得名,並與湖筆、徽墨、宣紙並稱文房四寶。中唐之後,端硯從純文房用具演變為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實用工藝品。李賀的【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傭刓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痕。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幹膩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雲」,完整地寫出了端硯的美和用。

到了宋代,由於文化的發展,端硯的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並重,端硯除用於研墨,還是鑒賞、饋贈、收藏和研究的物件,如歐陽修的【硯譜】、唐詢的【硯錄】、米芾的【硯史】、蘇軾的【東坡誌林】等,都載有關於端硯的著述和贊美的硯銘、詩文。明代時,端硯做工巧借天工,形成鐫刻硯銘的風氣,同時由於端硯石開采多年,逐漸稀少,鑒賞和收藏端硯的風氣愈盛。清初端硯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受石刻、銀鑄、木刻(雕)等影響,在硯材、形制、雕刻技藝、花紋品評等方面大量創新。端硯的制作,要經過探測、開鑿、運輸、選料、整璞、設計、雕刻、打磨、洗滌、配裝等多道工序,過程漫長、精細而且頗為繁瑣,其中最難的是雕刻,2006年端硯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硯和歙硯、洮硯、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作為群硯之首,端硯因其「體重而輕,質剛而柔,摸之寂寞無纖響,按之如小兒肌膚,溫軟嫩而不滑」且不損毫、宜發墨、雕琢精美,聞名於世。端硯的石頭質地堅實、潤滑、細膩,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巖三地之硯石為最佳,石料花紋也遠比其他地區的硯石豐富多彩。端硯石料切開之後,裏面不經意地會出現石眼、魚腦洞、天青、翡翠、青花等紋理,雖然對硯台的實用和質地沒有提升,但若隱若現從石頭裏面透出來的花紋的含蓄美感,越看越耐看,越看越入迷。梅花坑的端硯坑洞開采的硯石則有比較多的石眼,這次在端硯博物館,就看到一塊利用666個天然石眼雕刻的【九龍硯】。

端硯潤,把手掌輕放在端硯上,10秒後,硯台上的掌印清晰可見;拿端硯磨墨,不一定要倒水,呵幾口氣,就著水汽磨一磨,就能出墨,可以用「呵氣成墨,滑如嬰兒肌膚」評價。而端硯之所以水潤,是因為它含有礦物質水雲母,能保持充足水分,而提供這種礦物質的正是肇慶的山石。硯工常在冬天上山采石,因為這時的石頭質素最好,來到山洞口,拉著繩索,循著石壁脈絡,下至洞底,用鐵釬一下一下鑿出石頭。采石工作危險且費體力,遂有「端石一斤,價值千金」之說。

文人都愛端硯。唐代書法家褚遂良的端溪石渠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從星硯、北宋書法家米芾的蘭亭硯等等,不一而足。以大家最愛的蘇軾為例吧,他平生以文為業,以硯為田,賞硯、藏硯、刻硯、贈硯,是代表性「硯癡」,每每為硯作銘,還曾言「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常常賦予端硯更多重的意義了。例如,蘇軾被貶南粵,途徑一處,看到艱難的采石過程,遂做【端硯銘】「千夫挽綆,百夫運斤。篝火下縋,以出斯珍。一噓而泫,歲久愈新。誰其似之?我維斯人」,描寫端硯采石之苦,由此又感嘆何時能遇到品質如端石一樣的人。又如,蘇軾贈其子蘇迨端硯,亦作銘「有盡石,無已求。生陰壑,閟重湫。得之艱,豈輕授。旌苦學,畀長頭」,好的硯石藏於溝壑深溪之中,得之不易,乃珍重之物,以此送給兒子,表彰和勉勵其讀書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