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蘇郡工巧 琢玉成器——蘇州玉雕的工藝之美與人文之韻

2024-07-22收藏

【藝匠中國·蘇州玉雕】

作者:金暉(上海大學教授)

蘇州玉雕,因其溫潤雅致、精巧秀麗的特質而聞名。明清時期,蘇州玉器的琢治工藝達到極高水平,尤以細膩、精巧、空靈、飄逸享譽天下,並以琢玉嵌寶名家陸子岡為代表,開啟了「詩書畫印」入玉的新風潮,賦予蘇州玉雕以江南文氣古韻,進一步發展出獨特的蘇作韻味並延續至今。

「玉」喻美德

考古發掘證實,距今六七千年前的蘇州地區已有玉器出現,如蘇州唯亭鎮草鞋山遺址中就發現了精美的玉琮。據南宋範成大所著【吳郡誌】記載,蘇州最早出現琢玉的工坊和名匠,可追溯至唐和五代時期,北宋朝廷也曾在蘇州設立造作局。

在【禮記】中,玉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內涵,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體現了玉的重要地位及其與國人的關系。玉的「五德之美」源於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其雲:「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玉的「仁德」主要體現在其溫潤雅致的特性;「義德」指向玉的品質表裏如一;「智德」表現為敲擊玉器時發出的和悅悠揚的聲響,如同智者發出的智慧之聲;「勇德」意為縱使刀刃劃過也不易留痕,顯示出玉的堅貞和百折不撓;「潔」則表示人如玉一般清澈剔透,擁有潔身自好的品質。這些美德不僅體現了古人對玉的重視和喜愛,更彰顯出玉所擁有的豐富的審美維度。因此,精美的玉雕也成為文人雅士高尚品格的象征。

明清時期,蘇州文人對玉更是青睞有加。明末畫家文震亨在【長物誌】中對玉的文化內涵進行了闡述,認為玉之美,不僅在於其外在的溫潤光澤,更在於其內在的品格和氣質,強調了玉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系。此外,人們常以「玉立」一詞形容人如玉一般操守堅定,保持內心的純粹,不為外界的各種誘惑所動搖,正如【論語】中所言「君子如玉」。

子岡款青玉合巹杯 資料圖片

子岡款玉荷葉洗 資料圖片

子岡款茶晶梅花花插 資料圖片

青玉薄胎餐具 資料圖片

「玉」見蘇作

蘇州玉雕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為雅與細。雅即雅氣、文人氣,雅致而不粗俗,帶有濃厚的人文氣質;細則是精雕細琢、巧奪天工。蘇州玉雕以文人喜愛的物件為主,多為爐瓶、鳥獸等陳設擺件,以及珮、墜、環、簪、鐲等,材料多采用名貴的白玉、翡翠等。其制作分為選料、開料、設計、雕刻、拋光等多道工序。在整體設計上,蘇州玉雕展現出文人雅士的審美趣味,形成了「文人玉雕」的獨特風格。同時,歷代蘇州工匠在玉雕創作中融入豐富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和民間風俗,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充滿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

明清時期,蘇州玉雕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以工妙而聞名京師。宋應星曾在【天工開物】中盛贊蘇州玉工:「良玉雖集京師,工妙則推蘇郡。」當時最為知名的蘇州玉雕名家陸子岡,大膽創新,一改傳統玉器之風,人稱「鬼斧神工」,其自創的「子岡牌」聲名遠播。【蘇州府誌】中也記載:「陸子岡,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瓏奇巧,花如毫發。」其代表作有故宮博物院所藏子岡款青玉合巹杯,以及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子岡款白玉「海屋添籌」方盒、雕玉竹節臂擱、白玉簪等。其中,「海屋添籌」方盒以仙鶴、海濤、宮殿為裝飾內容,四壁均有淺浮雕山茶花,右上角以草書陽文刻四字,做工精美、設計巧妙,乃傳世之作。

清代初期,蘇州專諸巷成為全國知名的琢玉中心,並出現了「光玉行」「打眼行」等專業作坊。乾隆帝曾寫詩稱贊:「相質制器施琢剖,專諸巷益出妙手。」從玉文化研究專家楊伯達所著【仿古玉】一書中可知,出身於蘇州專諸巷玉工世家的郭誌通、姚宗仁等人,曾為清宮造辦處玉作名匠。乾隆元年,宮廷建造如意館,蘇州成為宮廷玉料的供應地,蘇州玉匠更是參與了造辦處玉器的加工與制作等任務。

乾隆時期,主要來自中亞地區的痕都斯坦玉器,憑借獨特的藝術風格、濃厚的異域風情贏得了宮廷的喜愛。痕都斯坦玉器主要以日用器為主,如橄欖式碗和杯子等,並多采用植物紋。痕都斯坦玉器常以纖細的金絲或銀絲在玉器表面勾出花紋,並且多鑲嵌各種玻璃、寶石、金銀片或玉片,展現出華麗的風格。乾隆帝曾專門下令專諸巷仿制「痕玉」,因此,在蘇州玉雕中可以看到許多借鑒了痕都斯坦玉器元素的作品,如在玉上鏨刻詩文,或是在胎體上鑲嵌紅色料石等。由於對異域風格的借鑒,蘇州玉雕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呈現出更加多元的面貌。

「玉」藝傳承

蘇州玉雕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流傳,並在一代代匠人的手中傳承創新。

當代蘇州玉雕仍以中小件器物為主,並多以和田白玉為主要材料,涉及人物、動物、花鳥、山子、器皿等,做工精美、設計雅致,倍受大眾喜愛。自2008年以來,蘇州「子岡杯」玉雕精品展的持續舉辦,也為提高蘇州玉雕的影響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代蘇州玉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煥發出新的生命力。新一代蘇州玉雕傳承人與時俱進,致力於探索新的設計語言和表現手法,大量新作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共生之美。如「青玉薄胎餐具」系列作品采用了薄胎工藝,體現出精、細、雅、巧的特點,將精美繁復的花紋與薄如蟬翼的器壁相結合,展現出當代蘇州玉雕的巧妙構思與匠心琢磨。同時,藝術院校培養的年輕一代玉雕人才銳意探索,創作出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如「秋語江南」系列作品一改傳統玉雕的造型方式,將平面設計與現代雕塑語言相融合,以透雕、浮雕結合的方式表現空間的虛實關系,凸顯作品的唯美意境。此外,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收藏的「速寫江南」系列作品,則以江南水鄉為題材,以線面結合的寫意方式展現了水鄉民居的獨特意蘊,為當代蘇州玉雕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玉,如同一位恬靜的智者,默默地訴說著中國數千年來亙古不變的文化之美。蘇州玉雕,這門古老而富含人文精神的技藝,經由一代代匠人的雙手,煥發出無限的生機。在專諸巷的碾玉聲中,在賞玉人的把玩摩挲中,蘇州的文氣和古韻被註入每一塊玉石中,展現出獨特的東方美學意蘊。

「秋語江南」系列之銀杏 資料圖片

蓮蓮有魚 資料圖片

「山川之見」系列之一 資料圖片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07日 09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