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東北孕育的頂奢特產——東珠

2024-02-25收藏

剛過去還有余溫的燃冬,最燃的地界肯定是東北,南方小金豆們被照顧得暖暖的,都單方面宣布東北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再看東北原住民們則打趣說,見識到了一個陌生的老家。

東北雖有極寒,但自然環境好,依山傍水,自古物產富饒,農耕、漁獵活動從先秦時期就已成熟。

大家都知道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現在好像有新版的了,烏拉草早年間是窮人家冬天放鞋裏保暖用的,如今條件好了,鹿茸取而代之。東北的土特產太多,小編就不一一例舉了,大家可以評論區「上貨」!

宋代有位蔡滫,在他的【鐵圍山叢談】裏,提到了一種珍珠,這種珍珠在當時就非常名貴,說的是「徑寸者價值二三百萬」,這種珍珠正是東北頂級奢侈品——東珠。

宋、元、明三朝帝後畫像中的珍珠

故宮博物院藏

東珠又叫北珠,因為從漢代開始珍珠就分南北采珠區,南地以廣西合浦地區北部灣海域所產的海水珠為代表,史稱南珠;北地以東北的松花江、黑龍江、烏蘇裏江、鴨綠江及其流域所產的野生淡水珠為代表,史稱北珠。

那麽問題來了,東珠的采收時間及其方式是怎樣式兒的呢?

眾所周知,珍珠的養成離不開貝類,大冬天的河都凍住了,肯定沒法采。那位說就待到「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之時采唄。您別忘了,東北啊,黑、吉、遼、蒙,那兒就算開春,人直接下河,腿還不直接成速凍「水腳」哇!然而值錢的東珠可不等人,要是晚了,那些大而圓的可都被勤快人搶先采走了,這可如何是好呢?

故事這才要開始……

話說遼代,契丹人征服了大東北,要求女真人每年春捺缽(契丹語,即春天漁獵季,又叫「春水」)之時,以馴養一種叫作海東青的鷹隼,抓捕北歸的天鵝與大雁等飛禽,鵝、雁會下河吃蚌肉,連同裏面的珍珠一並吞下,海東青個頭不大,但勝在飛行速度,海東青將鳥群驅趕至獵人弓箭射程內,再將其射殺補獲,為獎勵海東青,獵人會使用「刺鵝錐」將鵝腦取出,餵給海東青。

金代 玉鶻攫天鵝帶飾

觀復博物館藏

金代 玉透雕春水佩

觀復博物館藏

遼代 青玉柄包鎏金飾刺鵝錐

觀復博物館藏

對於女真族人來說,一開始只是每年定量上貢東珠還好,然而據史書記載,遼朝末年,遼天祚帝生活奢侈,遊獵無度,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其貪婪的欲望,契丹貴族無休止地向女真各部落索取東珠、海東青、紫貂皮等名貴物產。更有甚者,當遼帝冬春之際遊獵時,強令女真人冒著酷寒,鑿冰入水,采蚌取珠,以致很多女真人為此慘死江中。可以說,至此蚌殼裏進的不是砂礫,而是仇恨的種子。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遼王朝覆滅,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取而代之。東珠依然是硬通貨,更因是王權的象征而得以保留至清王朝。

清朝典章制度規定,東珠朝珠只有皇帝和皇太後、皇後在宮中舉行大典時才能佩戴。

電視劇【甄嬛傳】劇照

朝珠由佛念珠衍化而來,是滿清貴族的配飾。早期並沒有強調規制,直到雍正、乾隆之後,帝後於什麽時間、什麽場合,必須佩戴相對應的珠飾。

皇太極

康熙

雍正

崇慶皇太後(乾隆生母) 鈕祜祿氏

青金石—天壇祭天時佩戴

蜜蠟—地壇祭地時佩戴

紅珊瑚—日壇祭日時佩戴

綠松石--月壇祭月時佩戴

按清制,只有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的官員,上朝時才能配掛朝珠。

朝珠共108粒寶珠,代表12個月、24節氣、72候;4個佛頭:春、夏、秋、冬;背雲預示著一元復始;3串「記撚」(或稱紀念)則對應一個月裏的上、中、下三旬,剛好30天。

東珠的珍貴,有乾隆【采珠行】詩句為證,「入水取蚌載以至,剖劃片片光如銀。三色七采亦時有,百難獲一稱奇珍。」

觀復博物館每逢節假日,甚至整個寒暑假期間,每天都有一場「文物快閃」活動,其中這件清代的東珠朝珠就曾「閃現」於現場,與來館的客人們近距離相見,一出場便是驚艷四座,贏得滿堂彩。

清代 珍珠松石朝珠

觀復博物館藏

借用現場觀眾的話來收尾吧,「真沒想到我們東北不光接地氣,還有如此這般極奢的存在啊!」

觀復博物館

「文物快閃」現場

這一顆顆瑩潤飽滿的東珠,如同美麗的東北姑娘,之所以如此可貴,我想,必須是離不開這片黑土白水的孕育與滋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