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章生一、章生二時代的龍泉青瓷

2024-06-14收藏

「雨過天青雲破處,梅子流酸泛綠時。」1994年版【龍泉縣誌·人物傳略】之章生一、章生二條記載:龍泉人,兄名生一,弟名生二,南宋初期於琉田(今大窯)同業青瓷窯。時該村有瓷窯四十余家,尤以章氏兄弟窯制品最佳。

生一所制之器,胎質堅實、薄如蛋殼,釉層豐富飽滿,釉色濃淡不一。淡白者稱米色,稍濃者稱豆綠。釉有斷紋,號白圾碎,即魚子紋。其器紫口鐵足。產品為朝廷所壟斷,精品專供禦用。因其為兄,所制之器名「哥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生二作品則繼承龍泉傳統風格,而有發展,釉色蔥翠,創造了梅子青、粉青,白胎厚釉,光澤柔和,滋潤如玉,扣之如磬,極耐磨弄。其精品皆進呈宮廷。因其為弟,所制之器名「弟窯」。又因其作品風格繼承龍泉晉唐青器,又名「龍泉窯」,亦稱「章窯」。

而在明代,陸深(1477-1544)在其所著的【春風堂隨筆】中記述:「哥窯,淺白斷紋,號百圾碎。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處州人,主龍泉之琉田窯,生二所陶青瓷純粹如美玉,為世所貴,即官窯之類,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窯。」

郎瑛(1487-1566)在其所編撰的【七修類稿續編】卷七中更為詳細地記述道:「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惟土脈細薄、釉水純粹者最貴。哥窯則多斷文,號曰百圾碎。龍泉窯至今溫、處人稱為章窯,聞國初先正章溢乃其裔雲。」

又據民國17年(1928)重修的龍泉章氏宗譜記載:龍泉章氏的先祖可追溯到唐末的章仔鈞,章仔鈞被閩王王審知奏請唐朝廷任命為高州刺史、檢校太傅充西北面行營招討制置使,長期鎮守浦城,其曾孫章重「為都官郎中,嘗獵於處之龍泉,至西寧鄉,愛其山水明秀,因家焉,是為龍泉章氏的始祖」。章氏後裔在龍泉從事制瓷業。陳萬裏先生在考察龍泉窯後曾提到,「大窯村裏有窯神廟,我曾去朝拜過,龍泉地區的燒窯人都奉章家兄弟為窯神,開窯必須拜祭。每年正月,當地的木偶戲團還會走鄉串戶演出章家兄弟的故事」,制瓷習俗,相延至今。

當代沈嶽明、鄭建明在其所著的【哥窯的新發現】一書中,認為龍泉黑胎青瓷就是文獻記載的宋代哥窯,其始燒時間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早期,最晚燒制年代可以到元代。所以,世稱章氏兄弟是哥窯和弟窯創始人,是開創南宋時代龍泉青瓷鼎盛的標誌性人物。

龍泉青瓷始於三國兩晉時期,北宋中後期日益形成自身風格,在南宋時期達到鼎盛。「靖康之恥」後,北方大批窯工隨宋室南渡,紛紛湧入浙江。南宋初年,這批窯工中有相當一部份落戶龍泉,重操舊業,他們帶來了北方的制瓷技術,與龍泉本土窯工一起融合創新,使龍泉窯燒制技藝大進,近乎「基因突變」。其核心是改變了中國制瓷史上一直沿用的一元配方工藝,在瓷土中加入了適量的紫金土,變成了二元配方,並且釉也從鈣釉改變為鈣堿釉,即石灰釉變成石灰堿釉。

同時,龍泉窯工還熟練掌握了多次素燒、多次施釉及燒成溫度和還原氣氛等復雜工藝,隨後產品結構也作了重大調整,裝飾手法也出現了變化。南宋龍泉窯可謂融合了中國制瓷工藝精華,創造出黑胎厚釉哥窯和青玉般的粉青釉、翡翠般的梅子青釉青瓷,將燒制技藝推向巔峰,展現青瓷文明自肇始起至宋代2400年發展的成熟風貌、絕代風華,至今依舊是難以逾越的高標。

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南宋雖然「偏安」江南,但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世俗生活日益精致,呈現出一個國泰民安的「詩化」時代。而接過越窯大旗的龍泉窯,也主動適應社會風尚,契合時代審美趣味,聰明地拋棄了青瓷千年積攢的深沈氣質,孕育出極富江南靈秀特質的梅子青、粉青、豆青等,釉色突出嬌嫩、明媚、靈動,在藍與綠之間找到了最曖昧的那一抹青色,充滿了生活的新鮮、輕快、活潑氣息,將單色釉的極簡審美發揮到了極致,實作釉質玉感和經典器形的完美統一,形成溫潤、沈靜、典雅、清遠的鮮明風格。而這,正是南宋思想文化風潮與宋人內心孜孜追求的體現。龍泉青瓷自然得到了宮廷貴族、文人士大夫乃至普通百姓的喜愛,負載起南宋風雅的主題,成為日常花繁香事的物質承托,定格為一個時代的符號,成為宋韻文化的典型代表。

南宋國土縮小,陸上絲綢之路幾廢,而宋金對峙,養兵日多,經濟上更為倚賴海上貿易。【宋會要輯稿】載有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詔令:「市舶之利頗助國用,宜循舊法,以招徠遠人,阜通貨賄。」【宋史】也有記載,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臣僚言以金銀博買,泄之遠夷為可惜。乃命有司止以絹帛、錦綺、瓷漆之屬博易」……龍泉窯生產工藝的成熟,使其成為當時最適合海上貿易的船貨之一。同時,南宋朝廷鼓勵瓷器出口的政策,也直接促進了龍泉窯的發展。

在窯業初始階段即已外銷的龍泉青瓷,從南宋時期開始大量外銷,南宋中後期已成為最為重要且較高檔的輸出品,廣泛銷往東亞、東南亞、中東和非洲、歐洲的50多個國家,並在元代達到外銷高峰。在龍泉成為宋、元、明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財富發祥地、輸出地的同時,龍泉青瓷擴大中華文明對世界的影響,使各文明古國的文化互相交流、大放異彩,實作從「龍泉天下」到「天下龍泉」的轉變,成就龍泉「海上絲綢之路」內陸起點、全球制造業之都的地位與榮耀。

正如復旦大學教授鄭建明所言:「龍泉窯是中國古代陶瓷發展歷史上最後形成,其文化內涵龐雜而生產地域廣闊和規模最為壯觀的一個青瓷窯業系統。它既是大江南北兩大瓷窯業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型範例,也是宋代‘官窯’和‘民窯’不同文化層次既相關聯又互相激蕩的產物,乃至可以認作是中國歷代青瓷工藝技術發展的歷史總成。」

龍泉青瓷窯系最終形成正是在南宋時代,其時在龍泉境內,由大窯、金村、石隆溪口和東區等四個片區逐漸構成了整個龍泉窯的核心區;毗鄰的慶元縣上垟,雲和縣梓坊、水碓坑,遂昌縣湖山,縉雲縣大溪灘、碗窯山,以及泰順、文成、永嘉等地也是瓷窯遍布。據考古發掘和窯址調查統計,南宋龍泉境內窯址258處,其中僅大窯就有61處,麗水其他縣窯址76處。來源:【浙江文史記憶·龍泉卷】

圖/鐘偉林

(來源:龍泉市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