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博物館驚魂石:把父親遺骸還我!

2024-01-31收藏

大約一萬年前,一塊太空碎片墜落在格陵蘭島西北部的地球上,成為當地人獲取鐵的唯一來源。如今這塊巨大的鐵隕石——被「收藏」於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內。


這塊巨大的鐵隕石——34噸的阿尼希托 (帳篷)(Ahnighito)是太空碎片的一部份,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當地的一個小部落利用來制作金屬尖的工具和武器。直到一名美國探險家為了名望和財富將其拖過北極,並將其帶到紐約,並以4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博物館。

然而,這塊巨大的鐵塊並不是在1897年那艘船上唯一被帶到這裏的東西,同時被帶回來的還有六名因努伊特人(Inuit):47歲的努克塔(Nooktah)、他的妻子阿通加納斯卡( Ahtungahnaskaah)、他們10歲的女兒 Ahweah、一個名叫 Weestakupsi 的男子、奇蘇克(Kassuh) 和他9歲的兒子米尼克( Minik,又名 Mene)。

這六名因努伊特人被告知如果同意被博物館研究,他們將在一年內返回北極,帶著武器和工具回家。然而,大多數人最終沒有回去。這是一個關於虛假承諾、個人野心和一個小男孩的故事!小男孩長大後挑戰了那個從他那裏奪走一切的博物館,貫穿了幾個世紀的人類歷史謊言被揭穿。

在格陵蘭島,從天而降的隕鐵對當地人至關重要。環境嚴酷而偏遠,人們需要天空之鐵。15世紀到19世紀初,小冰河時期凍結了人們進入該地區的海洋通道,使得格陵蘭島陷入了與世隔絕的狀態。

1818年,英國海軍軍官兼極地探險家約翰·羅斯(John Ross)到達格陵蘭島,在其到達之前的一段時間,部落的一位婦女預言「海上將出現一艘高桿大船」。果然,1818 年初夏的一天,一艘船抵達並停泊在冰邊。愛斯基摩人認為這是一個聰明才智的奇跡,並將其描述為:

一座完整的木島,乘著翅膀沿著大海移動,在它的深處有許多房屋和房間,裏面擠滿了吵鬧的人。載滿了人的木島被降到水面上,當他們包圍這艘船時,看起來好像這個怪物生下了活生生的孩子。

約翰·羅斯驚訝地發現竟然有人生活在如此遙遠的北方。他所稱的北極高地人也同樣對見到羅斯感到驚訝,因為在與世隔絕的情況下,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人類!

他還意外地在當地發現了金屬工具和武器。最初他認為這是從沈船中沖上來的,直到他得知這些金屬來自一座山,一塊墜落的鐵隕石形成的大山。從此,該地與歐洲探險家的貿易增加,格陵蘭島成為了探險隊的目標。

19世紀末是歐洲和美國的探險時代,人們癡迷於地圖上白人尚未到達的部份。1897年,美國海軍探險家羅拔·佩裏(Robert Peary),在他富有的家庭以及國家地理學會和布魯古連藝術與科學學院(現稱為布魯古連博物館)等團體的資助下,來到了格陵蘭島西北部,他被認為是第一位系統研究格陵蘭因努伊特文化和生存方法的非因努伊特人。

佩裏與因努伊特人建立了密切聯系,他學到了大量極地本土技能,比如如何在北極條件下生存,以及如何使用雪橇犬在冰上旅行等等。

他學會了以本土方式開車和照顧狗……他學會了像愛斯基摩人一樣穿著……他學會了建造冰屋的技術....他了解了在適當的狩獵季節提供新鮮肉類的價值...他透過聆聽當地人的教學了解了哪裏的獵物最豐富,以及什麽搜尋方法最成功。他發現了當地人的心理,因此能夠以幾乎與他與一大群訓練有素的白人助手一起有效組織部落……

在探險中,佩裏還獲取了大量當地資源,其中就包括今天藏於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裏這塊從天而降的巨大鐵隕石。然而,為了給支持者留下深刻印象,佩裏生生將這塊巨型天空之石——34噸的阿尼希托 (帳篷)(Ahnighito)運回了美國,這一舉動明顯引發了之後的一系列不幸事件和連環謊言。

1899年,為了獲取更多隕石,佩裏組織了一次更大規模的探險。六名因努伊特人成為了他的助手,其中就包括一名叫奇蘇克的獵人和他的家人。然而,這次探險並沒有按出發前所承諾的計劃進行。

開篇所提的六名助手在與佩裏返回紐約後,最後竟被佩裏關押在了潮濕炎熱的地下室裏,並感染了疾病,其中四人很快不幸在紐約去世,但更為不幸的是,博物館竟然堂而皇之地以科學研究為名保存了他們的屍體!

在博物館內,這些因努伊特人的屍體更是遭到了殘忍對待。除了衛生條件的惡劣之外,博物館還展示了這些屍體,甚至進行了解剖。當時一些最著名的人類學家都對他們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包括弗蘭茲·保亞斯(Franz Boas)(也被認為是佐拉·尼爾·赫斯頓(Zora Neale Hurston)的論文導師)和阿爾弗雷德·克羅伯(Alfred Kroeber)(Ishi 的「發現者」和科幻小說家 Ursula K 的父親) . LeGuin)。

米尼克·華萊士 (Minik Wallace) 最終成為這六人中的唯一幸存者,他的父親奇蘇克是最先去世的人之一,男孩對此悲痛欲絕!在這個陌生的國家,在沒有親人支持的情況下,他懇求博物館的人員將他父親的遺體妥善安葬,並舉行只有他(米尼克)才能主持的傳統儀式。

然而,博物館已經有保存奇蘇克的屍體以供研究的計劃——如果他被埋葬,研究就不可能了。 出於避免尷尬,或者專家權威的居高臨下,或者僅僅是為了方便,博物館的策展人員最終為奇蘇克舉辦了一場假葬禮。他們在棺材裏裝滿了石頭,上面用布藏著一個填充的「屍體」,然後在米尼克的陪伴下,在燈籠的燈光下埋葬了盒子。

之後,米尼克被博物館的首席保管人威廉·華萊士收養,最初他在紐約州北部的華萊士莊園過著特權生活。他上學,學會了讀書寫字,還騎著他看似慈愛的養父母所提供的單車四處遊走。

米尼克親生父親奇蘇克的屍體則被送往華萊士自己的莊園,在那裏他經營著一個處理生物標本骨骼的車間,屍體被去肉並安裝在一個支架上。奇蘇克的屍體實質上以這種形式返回了博物館,作為極地愛斯基摩人的骨架進行展示。

當然,米尼克對此一無所知,他的養父對他隱瞞了這一點。

盡管如此,幾年後,紐約報紙還是嗅到了米尼克父親的屍骨被存放在博物館的諷刺意味,有關此事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最終,米尼克發現了這一點。

「一個下雪的下午,他和我兒子威利一起放學回家,突然開始哭泣。‘我父親不在他的墳墓裏,’他說,‘他的骨頭在博物館裏。’」

「我們詢問了他,了解了他是如何得知真相的。但在那之後,他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男孩了。他變得病態且焦躁不安。我們經常看到他哭泣,有時他好幾天都不說話。「

「我們盡力讓他高興起來,但沒有用。他的心碎了。他對周圍的新朋友失去了信心。」

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語言和大部份文化的米尼克在紐約度過的歲月充滿了痛苦和遺憾,他多次要求博物館歸還他父親的遺體,但屢屢遭到拒絕。

直到1986年,作家肯·哈珀(Ken Harper)創作了一本深入研究米尼克的書【把我父親的遺體還我】後,引起了更大的關註。這本書詳細揭示了米尼克的經歷,以及博物館對這六名因努伊特人的不公正行為。

肯·哈珀 (Kenn Harper) 堅信奇蘇克和其他三名與他一起死去的成年因努伊特人的遺體應該而且仍然可以送回格陵蘭島,因此他克服了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阻力(該博物館不願重新審查此案)。

經歷了兩國政府的繁文縟節,最終於 1993 年站在格陵蘭島北部卡納克的一座新墓前,親眼目睹了近一個世紀前米尼克無法參加的儀式。

然而,即便如此,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在展覽中仍然展示著那塊巨大的鐵隕石。這塊隕石被描述為「圈養的最大隕石」,但隕石前的牌匾僅僅提到它是由羅拔·佩裏帶到博物館的。在展覽中找不到任何有關米尼克、奇蘇克或其他五名「助手」的照片或資訊。


2023年10月,博物館開始清理1800年代以來的12000多具人類遺骸,並承諾移走展示櫃中的所有人類遺骸。這可能是一個積極的訊號,但隕石仍然是博物館的標誌性展品,至今仍未離開那裏。

註:文中相關資訊及素材源自網絡,基於其上的觀點難免存在完全錯誤‬及‬不當之處,故僅供交流參考。如不慎‬涉侵權等事宜,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