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閑來劄記:虧錢的主要原因、向巴菲特學什麽、不變的「道」

2024-08-21股票

【虧錢的根本原因】 在我前篇劄記中,我提到了「股價思維」先生與「股權思維」先生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股價思維」先生的思維是錨定在股價上的,他們計算收益率的方式就是股價的差價,比如,50元買入,然後100元投擲,於是賺50元;「股權思維」先生呢,他的思維是錨定在股權上,「要想富、攢股數」是他們的主要目的(現金只是手段,股權才是目的),即他們希望透過賺取更多的股權資產進而達到讓自己慢慢變富的目的。

兩位先生僅僅一字之差,但其差別何其大也!

股市中,更多的是「股價思維」先生。

據我觀察,機構投資者大多數是「股價思維」先生,他們自以為掌握了資金的生殺予奪大權,便可以在股市裏呼風喚雨,但是結果很不幸,不少已經折戟沈沙。

據有關數據統計, 2020年、2021年,這兩年百億「爆款」基金集中發行,當時共有42只發行規模超100億元的主動權益「爆款」基金。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42只百億「爆款」基金已全軍覆沒,目前沒有一只規模超100億元。 其中,7只基金規模已縮水至10億元~20億元之間,降幅達8~9成。 經過3~4年市場洗禮,42只百億「爆款」基金由總發行規模6252.97億元,縮水至2024年一季度末的1619.47億元,總規模縮水74%。 並且,成立於這一輪高點的百億「爆款」基金,近3年全部負收益。

我見有的 機構投資者曾公開言稱,「僅僅依靠企業的盈利很難創造出巨大的復合收益率」,言下之意,是必然要擁有交易思維、博弈思維,想更多地去賺市場的錢,賺取股價波動的錢。這可能代表了很多機構投資者的普遍的思維方式,也即「股價思維」先生的思維方式。

說穿了,實際上這是一種博傻遊戲,我敢斷言說前幾年所謂的「茅指數」、「寧指數」這兩個大泡泡就是他們吹出來的!

至於那些喜歡跟風的廣大散戶呢?

不用說,多數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我們只要稍稍留意,網上很多「韭菜」們悲觀的言論,就不難感知到了。

所以, 在股市大多數人賠錢的主要原因也就不難找到了,即他們壓根兒就是「股價思維」先生,而他們之間博弈的結果,必然是零和遊戲,甚至拋除交易等費用,必然是負和遊戲。而且,我大A股上市公司的股價在大多數情況下定價偏高,也是一個客觀原因。

相比較於「股價思維」先生,真正能夠在股市裏穩定長期賺錢的,就是少數的「股權思維」先生,而在堅定的「股權思維」先生中間,據我觀察,更是以個人投資者居多。我自己崇拜的一些投資大佬級人物,也多是個人投資者,所以,我一向主張,投資要向這些優秀的個人投資大佬學習。

「股權思維「先生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怕股市長期低迷,更不懼怕大跌,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以利用後續資金或者利用分紅再投資,積攢更多的優質股權。實際上,真正的「股權思維」先生在買入之時,他們也不會追風買高。

這裏強調一下, 不少機構投資者和大多數喜歡跟風的「韭菜」們,是沒有「收息、攢股」這個概念的,更不要說落實我提出的投資「八字訣」

仍茅台為例,近幾日它的股價似乎暫時企穩了,實際上如果它的股價掉至1200元、1000元、800元以下,哪怕是它在這個價格上「固定」幾年不動,也不是什麽天大的事情,相反,對於真正的「股權思維」先生來講,還是好事,因為這樣有條件的,可以利用分紅積攢更多的股數,時間越久,積攢下的股數會越多,但若是股價漲上去,那後續的分紅資金,就要考慮另處配置了。

從這個角度考慮, 優質股權資產的價格上漲太高,只能讓我們長期收益最大小化;相反,優質股權資產的價格下跌或者價格長期低迷,只能讓我們長期收益最大化 。而這個簡單的常識一般的道理,並不是多數人都懂得的。

當然,可能有人會問:難道賬面上的1000萬跌至500萬,或者從100萬跌至50萬,你不感覺「肉疼」嗎?

如實說,只有「股價思維」先生才會感覺到「肉終」,但是「股權思維」先生並不這樣看,因為他知道, 價值只會遲到,而不會缺席;投資於一家公司的長期收益率,將無限接近於其長期ROE,這也是股市中的一條公理,而公理性的東西是不證自明的東西 。在股市裏,為什麽我們說「理性」是稀缺品呢?因為多數人並不會這樣想。

當然,這一點,「股價思維」先生是永遠不會懂得的,也是沒有辦法與「股權思維」先生交流的。

所以,在「股權思維」先生看來,一定時期的股價波動、市值波動都是「精確的錯誤」,完完全全是一片假象,股價波動真正有明確意義的時候,只是決定買或賣的時候,其他時間均可以視為無效波動。

股市中人,除了上述兩種先生以外,還有一種先生,姑且稱之為「現金思維」先生。比如,拿100萬存在銀行,或者買國債好不好?當然,這是「現金思維」先生的機會成本了。

但究竟是「現金為王」,還是「股權資產為王」呢?

中外股市均已經證明,從長期而言,優質股權資產才是最值得配置的資產,所以,這就推匯出我以前反復重復的一個結論:個人家庭不斷地將現金資產轉換為優質股權資產,是一次革命,一次徹底的革命!

這裏不妨說得再「量化」一點,比如,你存100萬在銀行,每年僅得一兩點的可憐的利息,但是存在優質股權資產身上呢?

雖然它其間會有較大的波動,但最終可能得到年化10%,或者更高的投資回報,就長期「金融消費者」來講,如何選擇,也就不言而喻了。

說到底,這又是一種機會成本的選擇。

【向巴菲特學什麽】 我經常思考這樣一個「老問題」:我們向巴菲特學習,究竟學習他什麽呢?至少有兩點是需要學習的:一要學習他對商業世界的思考方式。如學習他的經濟特許權思想,學習他的護城河思想,學習他60多年始終抓住商業中那些「不變」的東西,等等,這一點是毫無疑義的。二要學習他對股票市場、股價波動的態度。巴菲特說,他買入股票(公司),股市第二天關門了,對他也不會有什麽影響;他還說,如果股市一年交易一次,人們會變得更加理性。巴菲特為什麽這樣說呢?這一點,我自己是悟了多年,才感覺更明白了似的。而且我認為,股市中人多註意學習了他的第一點,而對第二點往往忽視。

巴菲特評估股權投資業績的體系是什麽呢?

就是他完全是按照收購企業的視角來評估投資業績的,即以他的伯克希爾持有股份占比來計算一年的收入、凈利潤與分紅收入的,就此他還曾經提出過「透視盈余」這一概念。相比較之下,我們股市中一些所謂的「巴粉」是如何計算投資業績的呢?他們還是按照「股價思維」先生的標準來講計算的,這種計算業績的方法,顯然就與巴菲特的做法相去甚遠。

所以,我覺得這一點,尤其值得學習。而且我認為,凡是不以此來衡量自己投資業績的,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都可以稱他們為假的「巴粉」,至少不是真正價投的思維方式。——以後,自己這個「空頭董事長」,要完全徹底地按照巴菲特的這一套去計算自己的投資業績。

【不變的「道」】 我前期劄記中談到,股市中究竟有沒有不變的「道」呢?根據我多年的投資經驗,是有的,我將之命名為「估值與人性」(當然,未必恰當,好用即可)。

以消費、醫藥為例,前幾年以所謂的「茅指數」為代表,如這「茅」那「茅」的,它們多被炒至一百幾十倍以上的市盈率估值,可謂被捧上了天堂,然而近幾年的熊市下來,他們又多被打壓至十多倍、二十多倍估值,可謂又被打壓至了地獄。

難道中國人以後不消費、不看病、不養生了嗎?難道其中就沒有優秀成長企業了嗎?

常識告訴自己,顯然不是。從估值與人性這個不變的「道」來考量,大家都跑向東邊去了,有時我們就應該向東邊去看看。什麽叫逆向思維呢?我認為這就是。經常有人怪罪說,股市中投資的大機會不多,實際上,這種大機會隔幾年就會來一次,關鍵是自己是否具備這種慧眼與決斷力。

此外,歷覽我大A股二十多年的股市生態,市場在一定時期內多是喜歡創造一些偉大的話題或故事,諸如周期為王、成長致勝、神小創新興、藍籌起舞、茅寧時代,等等,可以說,隔幾年就會吹一個大泡泡,然後就是一地雞毛。——當然,在這其間真正優秀成長的企業會「春風吹又生」。

現在明眼人應該看得出來,當下市場的存量資金又多跑向高股息、央企股了,這個泡泡何時被吹大,何時破滅呢?不得而知,但是根據經驗,我相信,終歸有一天會被他們吹爆的。

對於我大A股這一調性,做價投的應該熟悉,並且懂得如何利用之。